第95章 姐的爱情观,和剧本一样清醒

换源:

  夜色如墨,书房内只有键盘敲击声在空气中轻轻回荡,像雨滴落在窗台,清脆而孤独。

苏绾指尖微顿,删除了“剧本”二字,屏幕上只剩下简洁而意味深长的《她与他》。

一字之差,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开启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她长长吁出一口气,不是如释重负,更像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执笔者,从来都是她自己。

与此同时,沈砚的访谈节目播出后,社交媒体彻底炸开了锅。

“我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沈砚在镜头前眼神清澈,语气坦荡,没有丝毫的怨怼或失落。

这番话像一颗深水炸弹,在习惯了娱乐圈卖惨博同情、或痛斥前合作方以证清白的观众心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紧接着,他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动态:“比起热度,我更在乎意义。”

评论区瞬间被潮水般的留言淹没。

“哥你是认真的吗?这格局,我直接跪了!”

“说实话,之前觉得沈砚被苏绾坑惨了,现在看来,人家根本不在乎那点事业波折,他在大气层!”

“这才是真正的双向奔赴啊!一个清醒独立,一个通透豁达,娱乐圈清流!”

“以前觉得苏绾太冷,现在才明白,能让沈砚说出这种话的女人,得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黑子们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只有我注意到沈砚说的是‘没有失去’,而不是‘不后悔’吗?他真的成长了,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得失,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收获!”

风向,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逆转。

那些曾经质疑苏绾、同情沈砚的声音,此刻纷纷倒戈,变成了对两人精神境界的赞叹。

沈砚的粉丝群体也经历了一场微妙的洗牌,一部分执着于他昔日巅峰流量的粉丝黯然离场,而更多被他此刻通透态度吸引的新粉,以及更加坚定的老粉,则汇聚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

他的人气,竟以一种“破而后立”的姿态,不降反升,且粘性更强,口碑更是实现了惊天逆袭。

几天后,林晚抱着一堆零食溜进苏绾的书房,打算和她分享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却见苏绾正对着电脑屏幕,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专注而温柔。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咖啡香,窗外的风穿过百叶窗,轻拂过她的发梢。

林晚好奇地凑过去,屏幕上赫然是小说的写作界面,而文档的名字,正是那本她曾经瞄到过的《她与他的剧本》。

“哟,苏大编剧,还在琢磨你的感情线呢?”林晚挤眉弄眼地调侃,“粉丝们可都说你和沈砚是神仙眷侣,现实比剧本精彩多了!”

苏绾闻言,轻轻一笑,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然后优雅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

“剧本已经写完了。”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只是想看看,清醒的感情,究竟能不能走得更远。”

林晚咂咂嘴:“你这话说的,好像你俩已经怎么着了似的。不过说真的,沈砚那小子现在可真不一样了,以前觉得他帅则帅矣,但总有点……嗯,偶像包袱。现在,啧啧,那股子通透劲儿,简直了!”

苏绾不置可否,只是端起手边的咖啡,浅啜一口。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她那份惯常的清冷多了一丝暖意。

不久,苏绾受邀参加一场备受瞩目的青年创作者论坛。

主持人是一位资深媒体人,问题也相当犀利:“苏老师,您的作品多以深刻的社会议题和复杂的人性著称,几乎没有纯粹的爱情故事。您是否认为,在您看来,爱情在宏大的叙事中不值一提?或者,您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真正纯粹的,甚至是以您自己为蓝本的爱情剧?”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都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苏绾身上。

大都知道她和沈砚之间那段被外界无限解读的“合作”,这个问题无疑是在将她架在火上烤。

苏绾却依旧从容,她拿起话筒,清澈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首先,我不认为爱情不值一提。相反,它是人类情感中最复杂也最迷人的一种。至于纯粹的爱情剧……”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初雪消融,带着一丝罕见的明媚,“我已经在写了。”

“哗——”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惊呼声。

“主角是我自己。”她轻描淡写地补充道。

掌声更加热烈,甚至有人开始尖叫。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衣香鬓影。

苏绾作为今晚的焦点,被不少人围着敬酒、攀谈。

她应付得体,却也疏离。

宴会接近尾声,人群渐渐散去。

沈砚端着两杯香槟,走到独自站在露台角落的苏绾身边,递给她一杯。

“恭喜。”他声音温和,带着真诚的笑意。

“谢谢。”苏绾接过酒杯,与他轻轻碰了一下。

夜风微凉,吹起她额前的碎发。

远处城市的灯光闪烁,如同星河倾泻。

两人沉默片刻,沈砚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苏绾,我不想再等什么剧本杀青了,也不想再扮演别人眼中的角色。我想知道,有没有可能……我们,不是角色?”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是他褪去所有光环和伪装后,最真实坦诚的表白。

苏绾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温柔却异常坚定。

她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重量,更能看到他眼底那份小心翼翼的期盼。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没有拒绝的冰冷,也没有接受的欣喜,只有一种平静的了然。

“沈砚,”她轻声说,“你现在已经是自己的主角了,光芒万丈,不需要我的剧本为你增色。”

沈砚的心,猛地一沉,随即又奇异地松弛下来。他明白了。

她不是在拒绝他这个人,而是在坚持她对感情的定义——独立,清醒,不依附。

深夜,苏绾独自坐在书桌前,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辉煌,却不及她此刻内心的澄澈。

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文档的标题,她几乎没有犹豫,敲下了那四个字——《她与他》。

没有“剧本”,没有预设,没有旁人的期待,只有最纯粹的“她”和“他”。

她纤长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停顿了片刻。

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合作的日日夜夜,那些争执与理解,那些未说出口的默契与试探。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下来,然后,指尖开始在键盘上轻盈地跳跃。

第一个字,第二个字……一行行文字,如同涓涓细流,从她的指尖淌出,汇聚成故事的开端。

镜头缓缓拉远,她的身影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专注而宁静。

背景音乐低沉而悠扬地响起,一个温柔的女声画外音低语:

“这一生,她从没忘记,是谁执笔。”

苏绾写得很投入,直到东方既白,才感觉到一丝疲倦。

她揉了揉眉心,保存了文档,起身准备去休息。

就在她合上电脑的刹那,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新邮件的提示音。

发件人是她合作多年的出版编辑。

邮件内容很简短,询问她是否考虑将手头正在创作的,那部名为《她与他》的作品,提前进行版权洽谈。

编辑在邮件末尾加了一句:圈内已经有风声,对您这部“自传体”爱情故事,期待值爆表。

苏绾微微蹙眉。

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部作品的细节,更不用说将其定义为“自传体”。

风声从何而来?

她隐约感觉到,平静的水面下,似乎有暗流在悄然涌动。

她没有立刻回复邮件,只是将手机放在一边,目光再次落回那紧闭的笔记本电脑上。

那里,存放着她刚刚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开篇。

此刻,她并不知道,这份凝结了她真实情感与理性思考的文稿,在不久的将来,会以一种她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被林晚翻开。

而那一次的无意发现,将会掀起另一场远超所有人预料的波澜。

但眼下,苏绾只是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悄悄脱离她的掌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