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戈特的怀疑与试探

换源:

  奥斯卡·辛德勒的工厂,在普拉绍夫集中营那片绝望的土地上,如同一片小小的绿洲。

这里的工人,相比于主营区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囚犯,境遇要好上太多。

他们能得到相对充足的食物。

他们很少受到看守的随意打骂和虐待。

最重要的是,他们似乎…不太容易“消失”。

这种“异常”,自然不可能永远不引起怀疑。

尤其是对于阿蒙·戈特这样生性多疑、且掌控着生杀大权的集中营指挥官来说。

天幕的画面,开始聚焦于戈特对辛德勒及其工厂产生的怀疑和进行的试探。

或许是某次酒后,戈特看着辛德勒依旧春风得意的样子,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

或许是他手下的党卫军军官向他汇报,辛德勒工厂的“生产效率”与其工人数量和消耗的资源不成正比。

或许是他偶然发现,辛德勒名单上的一些“技术工人”,连最基本的机器操作都显得笨手笨脚。

总之,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开始疯狂滋长。

戈特开始用他那套残忍而直接的方式,试探辛德勒的底线。

画面中,可能出现戈特突然带着卫兵闯入辛德勒工厂的附属营区,进行“突击检查”的场景。

他故意吹毛求疵,随意指认几个看起来身体虚弱或年纪较大的工人,声称他们是“无用的废物”,要将他们立刻带走,“送去该去的地方”。

面对戈特的突然发难,辛德勒的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但他脸上却不能表露出丝毫的慌乱或不舍。

他必须立刻启动他那高速运转的大脑,用最快的速度,想出应对之策。

他可能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去,一边用更昂贵的礼物来转移戈特的注意力,一边用各种理由解释:

“哎呀,我的司令官阁下,您看这几位,虽然年纪大了点,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工厂里很多关键设备都离不开他们啊!”

“这个小伙子,别看他瘦,手巧得很,是抛光组不可或缺的人才!”

“您放心,他们绝对是‘对战争有用’的!我保证!为了帝国的胜利,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甚至可能需要当着戈特的面,假意训斥几句那些被挑出来的工人,表现出自己“铁面无私”、“只重效率”的态度,以打消戈特的疑虑。

每一次这样的试探,对辛德勒来说,都是一场极其惊险的表演和博弈。

他需要准确把握戈特的心理,既要满足他的贪婪和虚荣,又要巧妙地将话题引开,保护自己的工人。

他需要随机应变,口若悬河,将谎言说得比真话还可信。

他更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恶魔的注视下,保持镇定,甚至强颜欢笑。

天幕前的观众们,看得是心惊肉跳,手心冒汗。

李云龙紧张得直搓手:“这狗日的戈特!真不是东西!就会找茬!辛德勒可千万顶住啊!”他此刻已经完全站到了辛德勒一边。

高启强看着辛德勒那滴水不漏的应对,眼中充满了赞叹:“厉害!实在是厉害!这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心理素质…绝了!面对这种压力还能保持冷静,甚至反过来利用对方的心理…这是顶级的谈判专家!”

安欣则看得心都快碎了,她无法想象辛德勒每次面对戈特时,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恐惧。

梅长苏也看得十分投入,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在誉王和太子之间周旋的影子。

“与虎谋皮,步步惊心。辛德勒此番周旋,其凶险程度,比之朝堂争斗,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戈特生性多疑残暴,辛德勒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累及数百生灵。此等智慧与胆魄,令人钦佩。”

除了直接的试探,戈特还可能采取更阴险的方式。

比如,突然下令提高工厂的生产配额,或者故意克扣分配给工厂的原材料,给辛德勒制造难题。

比如,故意在辛德勒面前虐杀其他囚犯,观察他的反应,看他是否会流露出“不合时宜”的同情心。

每一次,辛德勒都需要小心翼翼地应对,既要完成戈特的要求,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底线和秘密。

这个过程,如同在悬崖峭壁上走钢丝,没有任何容错的空间。

戈特的怀疑和试探,如同悬在“辛德勒犹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而辛德勒,这位曾经的投机商人,此刻却如同一个最坚韧的守护者,用他的智慧、财富、甚至尊严,一次次地化解危机,守护着他方舟上的乘客。

观众们的心,也随着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而起伏不定。

他们既为辛德勒捏着一把汗,又对他展现出的超凡能力和人性光辉,感到由衷的敬佩。

但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战争的持续,局势只会越来越严峻。

更大的危机,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