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打字机下的生命

换源:

  经过无数次的奔波、斡旋、巨额的贿赂以及难以想象的压力。

奥斯卡·辛德勒,这位行走在刀尖上的商人,终于奇迹般地,打通了层层关节,获得了来自柏林高层的批准!

他被允许将他的工厂,连同他名单上所列的“必需的技术工人”,从即将被清空的普拉绍夫集中营,搬迁到他位于捷克苏台德地区的家乡小镇——布瑞恩利兹!

这个消息传来,对于那些已经被绝望笼罩的“辛德勒犹太人”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

这意味着,他们暂时…逃离了奥斯维辛的魔爪!

拥有了一线渺茫的生机!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是那份真正决定生死的名单的最终确定和上报。

天幕的镜头,聚焦在了那个昏暗的、拥挤的工厂办公室里。

伊萨克·斯特恩,以及几位协助他的犹太人,正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旁,面前是一份长长的、经过无数次修改的名单草稿。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焦虑,但也有一丝如释重负和…神圣的使命感。

最终的名单,被确定下来。

大约有1100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名字的入选,都意味着辛德勒付出的巨额金钱和承担的巨大风险。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人名单。

这更是一份生命的契约!一份用金钱、智慧、勇气和良知,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生还者名单!

接下来,是名单的正式录入。

画面中,出现了那个在后世被无数次提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

斯特恩,坐在那台老式的、发出清脆敲击声的打字机前。

他的手指,略带颤抖,却异常坚定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将名单上的名字,敲打在泛黄的纸张上。

嗒…嗒…嗒…

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是一声生命的宣告。

每一次换行,都承载着一个灵魂得以延续的重量。

镜头特写着那些被打出的名字:

伊扎克·斯特恩…

波尔德克·费佛伯格…

米拉·费佛伯格…

维克多·刘易斯…

丽莎·特劳布…

一个个原本普通的名字,在这一刻,都因为被赋予了“生存”的资格,而闪耀出异样的光芒。

辛德勒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

他可能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

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但眼神中那复杂的情绪——疲惫、焦虑、欣慰、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却无法掩饰。

他知道,这份名单的诞生,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财富。

他从一个挥金如土的富商,变成了一个…即将破产的“穷光蛋”。

他也知道,这份名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一旦被纳粹发现其中的猫腻,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看着打字机下不断增加的名字,看着那些即将获得一线生机的生命。

他的心中,或许…也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一种超越了金钱和物质的、更高层次的价值感?

天幕前的诸天万界,在这一刻,都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那清脆的打字机敲击声,仿佛拥有某种魔力,敲打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弦之上。

李云龙不再骂骂咧咧,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份名单,看着那些名字,眼神中充满了敬意。

“好小子…真他娘的…把人救下来了…”他低声说道。

高启强看着那份名单,看着辛德勒的身影,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一生都在追逐名单,但眼前这份名单的意义,却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或许才是…最有价值的一份名单…”他喃喃自语。

安欣和赵刚等人,早已是泪流满面。

他们为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感到庆幸,也为辛德勒和斯特恩等人的付出深深感动。

梅长苏看着那份名单,仿佛看到了当年赤焰军那份蒙冤的名单,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更多的是对眼前这份“生者名单”的欣慰。

“一纸文书,系千人生死…功德无量矣。”

庆帝看着那份名单,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动容。

他或许依旧信奉铁血手段,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于黑暗中拯救生命的行为,本身就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范闲看着这经典的一幕,内心也是感慨万千。

“辛德勒的名单…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这是人性的证明,是黑暗时代里最耀眼的光啊…”

名单,终于打印完成。

一份沉甸甸的、承载着上千个生命希望的文件,被小心翼翼地收好。

接下来,就是漫长而危险的转移之路。

他们,真的能顺利抵达那个名为布瑞恩利兹的“应许之地”吗?

新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