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金雕为何受刘彻喜欢?能口....人言?

换源:

  他要先从内部控制舆论,避免谣言进一步发酵。

“另外……”刘彻顿了顿,似乎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将上林苑中,朕平日里赏玩的那些鹰隼、雀鸟……暂时都处理掉!或者……送到别处去,别让朕看见!”

他确实喜欢鹰隼,喜欢狩猎,这是他作为尚武帝王的爱好。但现在,为了“避嫌”,他不得不暂时牺牲一下自己的这点“小爱好”了。他可不想再被人指指点点,说他“果然喜欢鸟”。

做完这些“内部处理”后,刘彻又开始琢磨如何在公开场合挽回形象。

“摆驾长门宫!”他突然对身边的侍从说道。

侍从一愣:“陛下……去长门宫?”那里可是废后陈阿娇幽居之所,陛下已经很久没去过了。

“怎么?朕去看看废后,有何不可?”刘彻瞪了侍从一眼。

他决定,要故意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陈阿娇(或者其他后妃,比如卫子夫)的“关爱”和“温情”。比如,去长门宫探望一下,送些赏赐;或者在朝堂上,公开褒奖一下卫子夫的贤淑等等。

他要用这种方式,向天下人传递一个信息:朕心里装的是美人,不是什么扁毛畜生!朕的感情生活很正常!

然而,刘彻的这些应对措施,虽然看似雷厉风行,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严令廷尉彻查,可能会牵连无辜,激化矛盾,甚至被人利用,变成新的政治斗争工具。

宫中禁止谈论鸟类,处理掉观赏鸟,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反而显得心虚,坐实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故意去探望废后或表现对其他后妃的关爱,也可能显得过于刻意和虚伪,引来更多关于帝王薄情、作秀的猜测。

这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荒诞的“形象危机”时,似乎也有些……用力过猛,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天幕,这面扭曲的镜子,不仅照出了(被捏造的)“黑历史”,更考验着每一位帝王的应对智慧和心理素质。

未央宫内,气氛微妙。

汉武帝刘彻虽然强作镇定,试图用雷霆手段应对这场“藏雕”风波,但那份弥漫在宫廷内外的尴尬和八卦气息,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以滑稽诙谐、能言善辩著称的侍中东方朔,瞅准了一个机会,晃晃悠悠地来到了皇帝面前。

“臣东方朔,参见陛下。”他嬉皮笑脸地行了个礼,眼神中却闪烁着促狭的光芒。

刘彻看到他,心里就“咯噔”一下,没好气地问道:“东方先生有何事?莫非……又是来给朕说笑话的?”他现在可没心情听什么笑话。

“非也,非也。”东方朔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臣乃是听闻宫中近日有‘异闻’流传,特来向陛下请教一二。”

刘彻心里暗骂,这老滑头,明知故问!但他也不好发作,只能耐着性子问:“哦?是何异闻啊?”

东方朔故作神秘地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臣闻,近日长安城中都在传说,陛下乃当世‘驯鸟’第一高手!不仅能令猛禽俯首帖耳,更能……呃……与其心意相通,情意绵绵?”

“放肆!”刘彻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东方朔!你竟敢也来消遣朕?!”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东方朔连忙后退两步,脸上却依旧带着笑意,“臣并非消遣陛下,实乃……好奇!好奇耳!”

他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臣闻古之圣君,或爱民如子,或雅好琴棋,或寄情山水。陛下独辟蹊径,钟情于飞禽,此等‘雅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斗胆请问陛下,那传说中的‘金眼巨雕’,究竟是何等神骏?竟能得陛下如此青睐?莫非……它真能口吐人言,或者……身负异能?”

东方朔这番话,看似是在好奇询问,实则句句都在调侃和挖苦,把“金屋藏雕”这事儿说得活灵活现,仿佛真有其事一般。

刘彻被他气得脸色发青,指着他,你了半天,却硬是找不到话来反驳。跟东方朔这种人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

“你……你给朕滚出去!”刘彻最终只能无奈地挥手,下了逐客令。

“臣遵旨!”东方朔笑嘻嘻地行了个礼,转身离去,嘴里还意犹未尽地嘀咕着:“唉,可惜可惜,未能一睹神雕风采……”

气走了东方朔,刘彻的心情更加郁闷了。连东方朔都敢拿这事儿来调侃他,可见这“金屋藏雕”的流言,影响有多坏!

而就在此时,另一位大臣,主父偃,则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与东方朔的滑稽不同,主父偃是一位更注重实际政治、颇具战略眼光的臣子。他对天幕事件的看法,也更为严肃和深远。

“陛下,”主父偃躬身行礼,语气沉重地说道,“天幕之事,臣亦有所耳闻。臣以为,此事绝不可等闲视之!”

刘彻见他神色严肃,也收起了几分烦躁,问道:“主父先生有何高见?”

“陛下,”主父偃抬头,直视着皇帝,眼中充满了忧虑,“自天幕降世以来,先有明太祖‘秘史’流传,动摇其国本;再有秦始皇‘妄念’公之于众,引天下耻笑;如今,又轮到我大汉……虽然‘金屋藏雕’之说荒诞不经,但其对我朝皇权威信之损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天幕以其诡异之力,肆意编排、揭露(或真或假)皇家隐私,将帝王拉下神坛,供万民围观、议论、甚至嘲笑!长此以往,百姓对皇权之敬畏将荡然无存,朝廷之号令将难以推行!国将不国矣!”

主父偃的话,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刘彻的心头。他不得不承认,主父偃说的是事实。皇权的神秘感和威严,正在被这该死的天幕一点点地消解。

“那依先生之见,朕该当如何?”刘彻问道。

主父偃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二策可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