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闪烁?”
李世民猛地坐直身体,“宇宙为何物?闪烁又是何意?”
这次连房玄龄都摇了摇头:“臣不知。”
“‘宇’乃上下四方,‘宙’为古往今来,合为‘宇宙’,或指天地万物。”
“但‘闪烁’……”
他看向殿外的天空,“莫非是星辰明灭不定?”
光幕画面一转,来到一个摆满仪器的房间。
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男子边吃着片状食物(薯片)边说:“整个宇宙的辐射背景波动,以宇宙尺度来说微乎其微。”
“你想测出百分之五的波动,相当于让整个宇宙变成一盏坏掉的灯……”
“辐射?”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这些词汇如同天书。
他看向阶下的天文学家僧一行:
“卿可知‘辐射’为何物?”
僧一行早已看得目瞪口呆,闻言连忙叩首:“陛下,臣研究天文历法数十载,从未听过‘辐射’二字。”
“但看画面中仪器所示,似乎与星辰运行有关。”
光幕中的仪器突然发出“滴滴”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曲线开始剧烈波动。
李世民屏住呼吸。
只见画面中的男子猛地站起来,指着屏幕喊道:“红线!出现了!宇宙真的在闪烁!”
太极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仰头看着天空中的光幕,仿佛能透过它看到那片闪烁的宇宙。
李世民的手指深深陷入凭几的木纹里,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
原来在他所认知的“天”之外,还有如此浩瀚神秘的“宇宙”?
而那“宇宙闪烁”,又意味着什么?
..................
.....................
晚清同治年间,藻园内的气氛却与唐明两朝截然不同。
慈禧太后斜倚在铺着西洋绒毯的软榻上,由宫女伺候着品尝冰镇银耳羹,目光却带着几分不屑扫过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光幕。
身边的李莲英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说:“老佛爷,您看这……是不是洋人的妖术?”
“妖术?”
慈禧放下白玉汤匙,用绣帕擦了擦嘴角,“哀家看未必。”
“洋人虽蛮夷,却也懂些奇技淫巧。”
“这光幕悬在天上,倒像是他们新发明的‘影戏’。”
她虽没读过多少书,
却在洋务派大臣的耳濡目染下,对“西洋科技”有了些模糊的概念。
光幕中,
汪淼戴上一副奇特的眼镜(三K眼镜),走出实验室。
当他抬头望向夜空时。
画面中原本寂静的星辰突然开始明灭不定,整个宇宙如同一块呼吸的蓝色水晶,在黑暗中脉动。
“嚯,”
慈禧挑了挑眉,来了点兴趣,“这影戏做得倒逼真,天上的星星还能一闪一闪的?”
李莲英连忙附和:“老佛爷说得是,洋人的玩意儿就是花哨。”
但很快,
光幕中的场景切换到了数据分析室,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曲线,声音带着颤抖:
“振幅超过百分之五了!整个宇宙的背景辐射都在波动!”
“辐射?”
慈禧皱起眉头,她听过“放射线”,知道是洋人的一种杀人武器。
难道这光幕还和杀人武器有关?
她坐直身体,示意李莲英:“把李鸿章叫来,让他看看这‘西洋影戏’是何意思。”
不多时,
李鸿章穿着朝服匆匆赶来,看到光幕时也是一愣。
当听到“应用物理”“宇宙闪烁”等词汇时,他多年洋务积累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低声对慈禧说:
“老佛爷,‘物理’是西洋的一门学问,研究万物之理。”
“‘宇宙’则是他们对天地的称呼,比我朝‘天圆地方’的概念更为广阔。”
“哦?”
慈禧来了兴致,“这么说,这光幕里演的是真的?天外还有更大的世界?”
“臣不敢确定,”
李鸿章擦了擦汗,“但看画面中人物的反应,似乎是在进行某种科学实验。”
“那‘宇宙闪烁’,或许是他们发现的一种天象。”
慈禧沉默了片刻。
脑海中却飞速盘算起来。
她想起近年来被洋人欺负得抬不起头,割地赔款如同家常便饭。
如果这光幕真的来自“天外”。
那是否意味着还有比洋人更强大的力量?
若能得到这股力量的帮助,何愁大清不能重振雄风?
“小李子,”
慈禧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传哀家的旨意,让总理衙门立刻去查,这光幕里的‘汪淼’是何许人也,想办法把他请来。”
“哀家要跟他谈谈,看看这‘宇宙闪烁’能不能为我大清所用。”
李莲英愣了一下:“老佛爷,这……光幕里的人怕是在万里之外,怎么请?”
“怎么请?”
慈禧瞪了他一眼,“让李鸿章想办法!”
“洋人不是有什么‘电报’吗?发个电报过去!就说哀家有请,赏他三品顶戴!”
李鸿章在一旁听得嘴角抽搐,却不敢反驳。
他知道老佛爷又犯了想当然的毛病,但也只能躬身领命:“臣……遵旨。”
.....................
.....................
光幕中的汪淼看着闪烁的宇宙,脸上露出了震撼与恐惧交织的表情。
而藻园内,慈禧却握着佛珠,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在她看来,
这诡异的天幕不是天罚,而是老天爷赐给她的“天威”!
—要能掌控这“天外之力”,别说洋人,就算是真正的“老天爷”,她慈禧也要斗上一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