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天爷要亡我大唐?

换源:

  “传旨,”

朱棣突然站起身,龙袍在身后猎猎作响,“明日辰时,朕要亲往天坛祭天。”

解缙大惊:

“陛下!祭天乃国之大典,需提前三月筹备,如今仓促行事……”

“等不得!”

朱棣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方孝孺不是说朕诛他十族吗?朕偏要让上天看看,朕才是天命所归!”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另外,命锦衣卫去抄方孝孺的旧宅,若发现任何与‘天幕’相关的书信,格杀勿论。”

当解缙与朱能退出奉天殿时,已是子时。

月光透过廊柱,

将他们的影子拉得细长。

解缙望着天空中依旧明亮的光幕,喃喃道:“朱能将军,你说这‘宇宙闪烁’……真的是祥瑞吗?”

朱能握紧了刀柄,盔甲在夜风中发出轻响:“是不是祥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百姓相信它是。”

而在钦天监的偏房里。

李时勉正对着一幅手绘的“天幕星图”愁眉不展。

图中汪淼的形象被画成头戴“琉璃”的仙人,旁边用小字标注:

“疑为文昌星降世,主文运昌盛”。

他叹了口气,拿起朱砂笔,在图的角落添上一行字:“若三日之后天无异象,此图即焚之。”

.......................

..........................

唐朝贞观七年的太极宫凌烟阁,此刻却成了临时的军事推演场所。

李世民将一幅西域舆图铺在大案上,用玉镇纸压着四角,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

天空中的光幕已持续三日,

汪淼戴上三K眼镜的画面正在循环,那“整个宇宙闪烁”的场景,让久经战阵的皇帝也感到一阵心悸。

李世民手指敲击着舆图上的高句丽位置,那里还贴着去年征辽时的战报。

三天前看到“宇宙闪烁”时,他第一个念头竟是:

若有此等力量,何需派大军跨海征辽?

但随即而来的恐惧更甚——若“天道”站在敌国那边,大唐的万里江山又能支撑多久?

“僧一行,”

李世民转向侍立在侧的天文学家,“你说那‘三K眼镜’,能否仿造?”

僧一行连忙叩首,手中捧着新绘制的“浑天黄道仪”草图:“陛下,臣试过用琉璃打磨镜片,却无法呈现‘宇宙闪烁’之景。

那‘三K’之名,或与‘三才’‘五行’有关,但具体……”

他摇摇头,额角的汗珠滴在图上,晕开了墨线。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

侍卫匆匆入内禀报:“陛下,城南法相寺的玄奘法师求见,言有‘天幕’的佛法解释。”

李世民与李靖对视一眼,挥手道:“宣。”

片刻后,

玄奘身着僧袍步入殿中,手中托着一部梵文贝叶经。他并未像寻常僧人般叩拜,而是直视着李世民:“陛下,贫僧以为,‘天幕’所示,乃‘六道之外的琉璃世界’。”

“那‘死亡倒计时’,或是‘众生无明的业火流转’。”

武将们面面相觑,唯有房玄龄若有所思:“法师是说,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示现?”

“非也,”

玄奘翻开贝叶经,指着一段梵文,“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宇宙闪烁’或许是‘空’的显现,提醒世人放下对‘有’的执着。”

李世民沉默了。

他不懂佛法,但“放下执着”四字却像针一样刺痛了他。

作为开创贞观之治的帝王。

他执着于疆土、执着于国祚,如今面对“天外之力”,这份执着显得如此可笑。

他突然起身,走到李靖面前:“李卿,传朕旨意:暂停对高句丽的用兵准备,将陇右道的铁器半数调入长安,打造……”、

他顿了顿,看着光幕中汪淼震惊的脸,“打造一批能‘照见天道’的铜鉴。”

当玄奘退出凌烟阁时,正见李震在廊下擦拭横刀。

“将军还在为‘神画’忧心?”

玄奘合十行礼。

李震收刀入鞘,望着天空的光幕,声音低沉:“法师说‘诸法空相’,可某手中的刀是实的,高句丽的城墙是实的,这‘天幕’带来的恐惧,也是实的。”

而在太极宫的兵器监里,首席工匠正对着一堆碎琉璃唉声叹气。

他刚试过用八重琉璃叠加,却连光幕中“三K眼镜”的万分之一效果都无法达到。

旁边的小徒弟怯生生地问:“师父,会不会……那眼镜根本不是琉璃做的,是天上的星辰磨的?”

..........................

..........................

清朝光绪二十年的颐和园乐寿堂,慈禧太后正对着西洋镜里的“天幕倒影”蹙眉。

三天前李鸿章跪在丹墀下。

说“宇宙闪烁是西洋最新的‘电光影戏’”,可如今那画面还在天上挂着,连最顽固的守旧派都开始窃窃私语,说这是“老佛爷垂帘听政惹怒了上苍”。

“小李子,”

慈禧将西洋镜摔在桌上,鎏金镜匣磕在紫檀木上发出闷响,“李鸿章呢?不是说去发电报请‘汪淼’了吗?回电了没有?”

李莲英连忙递上毛巾:“老佛爷,李中堂说……这‘电报’发往‘天外’,怕是收不到回电。”

“废物!”

慈禧抓起桌上的翡翠镇纸就想砸,却在看清镇纸上的“万寿无疆”四字时忍住了。

“哀家不管他是‘天外’还是‘地内’,总之得把那个戴眼镜的找来!”

“哀家要问问他,这‘宇宙闪烁’能不能用来打鬼子!”

正说着,

奕?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身后跟着抱着一摞电报稿的章京。“老佛爷,”

奕?咳嗽了几声,将一份译好的电文呈上,“这是驻英公使发来的,说西洋各国也在热议‘天幕’,伦敦天文台称是‘未知天体现象’。”

慈禧抢过电文,

上面的洋文她一个不识,只能看旁边的中文批注:

“……或与特斯拉先生的‘全球电力系统’有关……”

她把电文扔在桌上:“特斯拉?是不是那个发明电灯的洋人?让他来见哀家!”

奕?无奈地摇头:“老佛爷,特斯拉先生远在美洲,况且这‘天幕’之事,科学界尚无定论。”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倒是荣禄那边传来消息,说义和团的大师兄们在天津设坛,要‘请神破了这天幕妖法’。”

“好!”

慈禧眼睛一亮,“让他们来!哀家倒要看看,是洋人的‘电光影戏’厉害,还是我大清的神拳厉害!”

她想起海战的惨败,心中憋着一股邪火,此刻巴不得找个由头打压洋务派。

当奕?退出乐寿堂时,

正见李鸿章在长廊下徘徊,脸上带着苦笑。“中堂还在为‘电报’发愁?”

奕?叹了口气。

李鸿章指了指天空的光幕,汪淼摘下眼镜的画面正在播放:“王爷,您说老佛爷要是知道,这‘天幕’里的‘神球’能把定远舰切成碎片,还会想着让义和团去‘破法’吗?”

而在颐和园的电报房里,

一个留洋归来的译电员正对着空白的电报稿发呆。

三天前他奉李鸿章之命,尝试向“光幕中的未知坐标”发送电报,内容从“大清国慈禧太后问安”到“恳请仙人助我抗倭”,发出去的电波如同石沉大海。

旁边的老电报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别费劲了。”

“我看这‘天幕’啊,怕是老天爷的‘西洋镜’,咱们凡人可够不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