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始皇不杀功臣,秦始皇表示我有说过这话吗?

换源:

  苏滋:其实后世人评价秦始皇确实是因为李贽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这段话的原因。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朕在想这所谓的掀翻一个世界的意思应该是推翻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开创了新的郡县制度。

苏滋:其实说实话,秦始皇其实就是暴君,秦朝的灭亡也有他的原因。

秦始皇嬴政:难道朕做的不够好吗?我估计肯定是那帮人天天反对我。

苏滋:其实就算是你死了晚一点,你还真可能会看到起义军遍地,毕竟秦朝制度太过僵化了,不过,该如何平定,得看你的了,毕竟你的名将必定会有老死的一天。

秦始皇嬴政:但是我们秦制,可是从商鞅开始就已经传下来,而且我对商鞅极为感兴趣,难道这是必死局吗?

苏滋:是的,没错,秦朝亡于暴政,其实就是必死局,而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继位之后,更是加深了秦朝灭亡。

秦始皇嬴政:胡亥,别给朕东张西望的,好好看着天幕。

苏滋:你们知道胡亥有多厉害吗?

公元611年(隋朝)

隋炀帝杨广:三年时间就能把大秦给折腾亡国了,这一点我不如他。

公元1378年(明朝建国十年后)

明太祖朱元璋:标儿,你可一定要记住,等你未来继承皇位之后,绝对不能像胡亥学习。

明朝太子朱标:父皇,儿臣,明白了!

旁白:

胡亥:父皇,我灭了你第七个不敢灭的国家。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看到此段话后,大发雷霆。

秦始皇嬴政:朕都灭了六国,统一天下了,难道还有我不敢灭的国吗?

李斯:陛下,这天幕说的我们不敢面的国家就是我们的大秦啊!

秦始皇嬴政:什么?我大秦交在胡亥的手上,三年就亡国了!

公元前208年(秦朝)

秦二世胡亥:这天幕简直胡说,纯属放屁,自我大秦统一天下以来,百姓可谓是安居乐业,臣民无不称颂皇帝功德盖世,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苏滋:其实说实话,后世人洗白秦始皇有以下几点,第一点,秦始皇施仁政,不杀一任功臣,就能证明秦始皇不嗜血。

首先,秦始皇不杀一任武将这个确实是可以肯定的,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搞清楚秦始皇为什么不杀功臣的原因。

公元630年(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觉得是杀功臣好,还是不杀功臣好?又或者是如何处置功绩呢?

房玄龄:陛下,臣觉得功臣乃为对国家有功之臣,必定要给其好处,和是平,战是用。

唐太宗李世民:唐爱卿说的没错,我纵观古今历史,发现秦始皇虽然没有杀害功臣,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很仁慈,汉高帝刘邦,登基称帝之后,时常皇位做不好,而导致了大量功臣武将被杀。

苏滋:秦始皇不杀功臣,并不是因为想要他善,而是因为秦始皇只有这些人可用,没了这些人,谁护着边境,谁护着他?

其实我还是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秦始皇对功臣的态度的一些故事。

我就拿李信灭楚国失败来说事吧!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李信,朕当年没杀你,那主要是为了让你能够改正你的性格。

李信:陛下,多谢您当年的不杀之恩,都怪我当年太过猖狂,疏忽敌人的实力了。

秦始皇嬴政:已经没必要了,毕竟我们秦朝可谓是开疆阔土都未曾输过,有时候确实会飘,不过已经没关系了,毕竟天下已经统一了。

由于苏滋觉得如果一个人讲的话,那么他的手势必会废掉。

于是乎他就点击了旁白。

旁白:

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名将,是秦王政时期少壮派将领的代表人物。

公元前225年,秦王便准备攻灭楚国,在此之前,秦王政就派遣王贲(王翦的儿子)多次击败楚国,并且魏国也被王贲引黄河水灌城而亡。秦王政因李信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认为李信贤能勇敢,在一天中,秦王政问李信打败楚国需要多少兵力才够用。

““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史记·王翦列传》

李信回答最多只需20万人,而秦王政又问大将王翦,而王翦回答,至少也需要60万人。此时可谓是高下立判,李信和王翦所需士兵相差3倍,为此,秦王政还嘲笑将军王翦,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反而是夸赞李信将军果断勇敢,最终命令秦王嬴政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王翦的建议没有被采用,便推脱有病,回家乡养老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前文所说的结果,李信率领的秦军被楚将项燕率领的楚军大败。

楚军还杀死了秦军七个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而李信最终率残部逃奔回秦国。秦王政收到消息后,大为震怒,而败军之将的李信难免会被嬴政处理,嬴政对李信的具体处理在史料中没有记载,嬴政只是收到李信兵败的消息后,便亲自乘快车去往王翦的老家,去请王翦并向王将道歉,表示没有采用王翦的计策,导致李信使秦军蒙受了耻辱,最终嬴政答应了王翦需要60万兵力的请求,王翦率军攻楚,秦王政还亲自去送别。

李信在攻打楚国兵败,让秦军遭受耻辱后,秦王嬴政已经对李信失去之前那样极为器重的情况,李信之前打败燕太子丹时,史料的记载对比之下还算记载不少,嬴政还夸赞了李信,而李信自从攻打楚国失败后,有关李信的记载直线下降,只在个人列传中提了一笔,而有关秦始皇的本纪中则没有提到,而李信之死更是没有记载,看来嬴政有可能不想让李信写进史书。

苏滋:后世人评价秦始皇不杀功臣,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接着,第二点就是,现在史学家开始创作出了秦始皇压根没说过的话。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到底是啥话啊?后世人可真是喜欢为我编造话语啊!

旁白: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

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

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宣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

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

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朕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了?真的好无语,难道是我的未来吗?不应该啊,朕怎么可能会喊这么重声音。

公元前208年(秦朝)

秦二世胡亥:现在天下大乱,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昭告天下,天下百姓应该不会造反了吧!

赵高:陛下,此句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大秦的军队可以说是虎狼之师,所向披靡,臣民无不对,皇帝陛下称赞歌,我大秦真可谓是天下无敌呀!大秦必定会延续千年。

秦二世胡亥:可是,屏幕上说我现在离亡国差不多一年了啊!

赵高:陛下,你就相信臣的吧!有臣在,大秦王朝怎么可能会一年之后就亡国了。

公元前200年(西汉):

汉高帝刘邦:我虽然是个百姓出身,但好歹我和秦始皇是同一个时期的,我对秦始皇可了解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绝对不是始皇帝说的,肯定是后世人瞎编造的。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你和朕是同一个时期的,朕怎么没见过你呢?

公元前200年(西汉):

汉高帝刘邦:我是大汉的开国皇帝,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天幕上写的是西汉。

公元975年(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可不嘛,我建立的明明是宋朝,可天幕,非要说是北宋。

苏滋:这件事情,等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公元前200年(西汉):

汉高帝刘邦:政哥,你知道吗?其实我和你只相差了三岁而已。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所以你是亡我大秦的皇帝喽!

公元前200年(西汉):

汉高帝刘邦:其实攻入咸阳的,不仅仅有我,还有一个人,你肯定知道他们的爷爷。

公元前216年(秦朝):

秦始皇嬴政:所以他是谁啊?

公元前200年(西汉):

汉高帝刘邦:他就是项羽,也就是楚国最后一位将领项燕的孙子,同时他也是和我争夺天下的人。

秦始皇嬴政听到项羽是项燕孙子之后,直接懵逼了,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