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会说:“臣闻古之明君,用人唯贤,不避亲疏,如此方能使天下才俊归心。某事某处,或可再加斟酌,以示公允。”或者在礼仪问题上,他会强调:“汉家礼法,乃维系人心之根本。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更应恪守礼度,方能使天下归心,名正而言顺。”
天幕上的文字对荀彧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探讨:“荀彧作为曹操集团的首席谋臣和长期担任尚书令的重臣,他不仅为曹操提供克敌制胜的战略方针,也肩负着匡正辅助君主的职责。史书上记载他‘有所规益,归之于郭嘉’,意思是说,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被曹操采纳后,常常将功劳归于已经去世的郭嘉或其他同僚,足见其谦逊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美德。然而,面对他认为的原则性问题,或者当曹操的某些行为可能出现偏差,损害到国家利益或他所坚守的道义底线时,荀彧是否也能像古代那些犯颜直谏的忠臣一样,不避斧钺,直言劝谏呢?他内心那份‘忠贞之诚’,或许更多地体现在这些不易被史书记载,却又时时发生的日常细节之中。这些看似微小的劝谏,积累起来,便构成了他作为一名士大夫的风骨。”
曹操的视角中,他对于荀彧这种时不时冒出来的“不合时宜”的建议,心情是复杂的。当他意气风发,想要一展雄心之时,荀彧的这些“降温”之语,有时会让他感到不快,甚至有些扫兴。他会觉得荀彧过于迂腐,不够“识时务”。然而,当他冷静下来,细细思量荀彧的话,却又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荀彧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是从大局出发,为了曹魏政权的长远利益着想,或者至少是为了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他对荀彧这种“忠直”的品格,既有欣赏,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股肱之臣,但同时,荀彧言谈中时常流露出的对汉室的维护,也让他对这位重臣的内心深处,始终存有一丝难以消除的提防和警惕。他知道荀彧是为了“公”,但这个“公”的最终指向,与他曹操的“公”,未必完全一致。
荀彧的视角中,向君主进献良言,匡正其失,是作为一名臣子应尽的本分。他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真正的忠诚,并非一味地阿谀奉承,顺从君主的意志,而是在君主可能犯错的时候,能够勇敢地指出,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即使这些话语可能会逆耳,可能会触怒君主,但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天下苍生,或者符合他心中所坚守的“道义”和“礼法”,他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提出。他并非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并非不知道曹操的雄猜与威严,但他更看重自己作为一名士大夫的操守和责任。
远在未来的唐朝,名相魏徵看到天幕上展现的荀彧可能存在的劝谏行为,不由得深以为然,抚须点头。他一生以直谏闻名于世,深知劝谏之难,也深知劝谏对于一个王朝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他心中暗道:“为人臣者,当以国家社稷为重,见君之过,而不犯颜直谏,乃是陷君于不义,非忠臣所为也。荀文若身处乱世,辅佐强权,若能时时以道义规劝,不失为难得之风骨。”他仿佛从荀彧的身上,看到了一丝与自己相似的影子,那就是对原则的坚守和对君主的责任感。
现代·网络弹幕也因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哇,荀彧也会怼老板吗?我还以为他一直都是温文尔雅,从不发火的。”
“估计是很委婉的那种‘怼’吧,毕竟曹老板的脾气可不好惹。高情商劝谏。”
“敢于在那种环境下说真话,坚持自己的原则,真的非常不容易啊!”
“这才是古代士大夫应有的风骨!‘文死谏,武死战’,虽然情况不同,但精神是相通的。”
“曹老板内心OS: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你能不能挑我心情好的时候说?有时真烦人,但又离不开你。”
“荀彧:丞相,这事儿吧,我觉得……哎,算了,还是得说。为了你好,也为了大家好。”
“这种劝谏,其实也是在维护曹操的形象和统治基础。真正的忠臣,不是只知道拍马屁的。”
天幕画面流转,将镜头对准了荀彧与他同时代的曹魏核心人物之间的交往,从中展现他为人处世的器度和风范。
首先出现的是荀彧与郭嘉的互动。画面中,两人常常在曹操的帅帐或尚书府中一同议事。郭嘉年轻,洒脱不羁,思维跳脱,常常能提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奇谋妙计。而荀彧则沉稳持重,目光深远,更擅长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长远规划,并负责将这些规划落到实处,尤其是后勤保障和内部治理。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却能相互欣赏,配合得天衣无缝。郭嘉的奇谋,常常需要荀彧的稳健来承托和实现;而荀彧的大略,也因郭嘉的灵动而更添色彩。他们之间,有一种英雄相惜的默契。史载郭嘉早逝,荀彧痛惜不已,并力荐其子郭奕,足见二人情谊之深。
接着是荀彧与程昱的场景。程昱性格刚猛果决,甚至有些狠辣,与荀彧的温和儒雅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在曹魏集团的草创初期,尤其是在曹操东征徐州,后方兖州发生叛乱的危急时刻,正是荀彧与程昱等人通力合作,坚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城,才为曹操保住了最后的根据地。画面中,面对叛军的汹汹气势,程昱主张坚决抵抗,手段强硬,而荀彧则负责安抚人心,调度资源,稳定内部。他们在危难关头,能够抛开性格差异,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共同渡过难关。
然后是荀彧与贾诩的互动。贾诩以其深邃的智谋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而闻名。他不像郭嘉那样锋芒毕露,也不像荀彧那样积极任事,更多的是在关键时刻给出精准的建议,然后便深藏功与名,力求自保。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