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桂系钢军,鏖战刘行!

换源:

  就在川军在大场镇一带浴血奋战的同时,淞沪战场的另一处关键区域——刘行镇,也同样上演着惊心动魄的鏖战。

而在这里唱主角的,是另一支以顽强善战著称的地方精锐——桂军!

天幕视角切换,展现出桂军部队的风貌。

与川军的“杂乱”和“剽悍”不同,桂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齐、硬朗、沉默!

他们的军装相对统一(虽然也未必全是中央军的制式),武器装备也略好于川军(但也有限),士兵们个个身材精悍,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和狠厉!

行动坐卧之间,都带着一股军人的铁血之气!

系统旁白介绍:“桂军,来自八桂的子弟兵。在军阀李德林、白建生的整训下,以‘山地猛虎’、‘钢军’之名著称。其士兵多来自八桂山区,吃苦耐劳,纪律严明,作战极其勇猛顽强,尤擅山地作战和阵地防御。”

画面展现桂军某部刚刚抵达刘行镇附近,迅速构筑工事的场景。

他们的动作标准而高效,挖掘战壕,堆砌沙袋,布置火力点,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与川军那种略显“随性”的风格截然不同。

“哦?狼兵?”天幕前的李云龙来了兴趣,“听说过,都说桂军能打硬仗,跟中央军也能掰掰腕子。就是人看起来……都跟闷葫芦似的,不像川娃子那么能咋呼。”

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支风格迥异的部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打仗的。

很快,“鬼子”的进攻就开始了。

同样是猛烈的炮火准备,同样是坦克引导步兵冲击。

但是,桂军的防御,却展现出了与川军不同的特点。

他们不轻易发起反冲锋,而是依托着工事,进行着极其顽强、极其冷静的层层抵抗!

天幕展现:

“鬼子”的炮弹落下,桂军士兵们迅速躲入掩体,炮击一停,立刻回到阵位,用精准的步枪火力进行还击!他们的射击纪律性极强,不轻易浪费子弹。

面对“鬼子”坦克的冲击,他们同样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但他们会组织起精干的爆破小组,利用地形,冷静地等待坦克靠近,然后从侧翼或后方发起攻击,力求一击必中!虽然同样要付出巨大牺牲,但显得更有章法。

当“鬼子”步兵冲到阵地前沿时,桂军的机枪火力会突然爆发,如同铁扫帚般将敌兵扫倒!即使阵地被突破,他们也会逐屋、逐巷进行抵抗,利用地形与“鬼子”周旋,绝不轻易后退!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纪律性和承受伤亡的能力!

一个镜头:一段战壕被“鬼子”炮弹击中,数名桂军士兵被炸伤,血肉模糊,但周围的士兵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依旧冷静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向敌人射击!

没有慌乱,没有哭喊,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镇定!

“……厉害!”李云龙看得暗暗点头,“这帮狼兵,是真他娘的硬!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挨了打,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纪律性……比老子的独立团还强!”他不得不承认,单论战场纪律和顽强防御,这支桂军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赵刚也赞叹道:“‘钢军’之名,果然不虚传。这种坚韧的防御意志和严明的战场纪律,正是我们军队需要学习的地方。”

古代时空。

那些治军严谨的统帅,如秦之蒙恬、汉之周亚夫、明之戚继光,都对桂军的表现赞赏有加。

“令行禁止,死不旋踵!此乃强军之基石也!”

“其阵型稳固,其心不动,虽泰山压顶亦不乱!善守者也!”

戚继光更是抚须道:“此军颇得吾‘束伍’练兵之法精髓,人人用命,层层设防,倭寇虽强,亦难速破!”

刘行镇,成为了“鬼子”在淞沪战场上遇到的又一个硬钉子!

桂军将士们,用他们钢铁般的纪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这里与数倍于己的强敌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或许不像川军那样充满着张扬的血性,但他们那种沉默的坚守,那种冷酷的顽强,同样令人敬畏!

八桂子弟,名不虚传!

他们用行动证明,无论来自何方,龙国的军人,都有着同样的钢铁脊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