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镇的鏖战,已经持续了数日。
天幕之上,展现的是一幅被炮火反复蹂躏、几乎看不出原貌的战场。桂军的阵地,早已被打成了一片废墟,但就在这片废墟之上,八桂子弟们依然在顽强地战斗着。
“顶住!给老子顶住!一步都不能退!”一个桂军的团长,胳膊上吊着绷带,站在一处摇摇欲坠的断墙后面,用带着浓重广西口音的普通话嘶吼着。
他的身边,是伤亡惨重、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弹药也已经严重不足,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如同身后的青山般坚毅!
“鬼子”的又一轮进攻开始了!
这一次,他们似乎也打出了火气,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和火力!
坦克在前方开路,后面跟着黑压压的步兵!
炮弹如同不要钱般砸在桂军阵地上!
“机枪!给老子狠狠地打!”团长吼道。
阵地上仅存的几挺重机枪发出了怒吼,子弹如同鞭子般抽向冲锋的敌群!
步枪手们也依托着掩体,冷静地进行着精准射击!他们不像川军那样喜欢把手榴弹当土豆扔,而是会等到“鬼子”靠近到最有把握的距离,才奋力投出!
轰!轰!
虽然火力密度远不如“鬼子”,但桂军的防御异常坚韧!他们充分利用了每一处断壁残垣,每一个弹坑洼地,构筑起了一道道相互支援的火力点。
天幕展现了一个经典的桂军防御战术:
当“鬼子”步兵冲到阵地前沿时,正面的机枪和步枪火力会突然减弱,甚至停止射击,仿佛阵地已经被摧毁。
就在“鬼子”以为得手,放松警惕,准备跃入战壕时,侧翼隐藏的火力点(藏在废墟里,或者临时挖的侧射掩体)会突然开火!交叉火力瞬间将冲进来的“鬼子”打倒一片!
紧接着,战壕里的桂军士兵会猛地跃起,用刺刀和手榴弹,对残余的“鬼子”进行反击!
“漂亮!”天幕前的李云龙看得忍不住叫好,“这手侧防火力打得好!出其不意!小鬼子肯定想不到!这帮广西兵,打仗是真有脑子!”
他发现,桂军虽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打起仗来,章法严谨,战术运用也相当娴熟,与川军那种依靠血勇和“野路子”的打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各有各的长处啊!”李云龙感慨道,“川军冲锋猛,桂军防守稳!要是能把这两拨人捏到一起,取长补短……啧啧!”他开始琢磨起自己以后带兵练兵的路子了。
战场上,战斗还在继续。
“鬼子”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退!
桂军阵地前,留下了层层叠叠的“鬼子”尸体!
但桂军自身的伤亡,也同样触目惊心!
一个排打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
一个连的军官全部阵亡,由士兵自发组织继续抵抗!
弹药耗尽了,就用缴获“鬼子”的武器!
连缴获的武器也打光了,就用刺刀、石头、甚至拳头!
天幕捕捉到一个细节:一个年轻的桂军士兵,胸口中弹,靠在墙角,眼看是不行了。他看到几个“鬼子”冲了过来,用尽最后力气,从怀里掏出一本线装书,用火柴点燃,然后奋力扔向了不远处一堆尚未爆炸的炮弹箱……
轰——!!!
剧烈的爆炸吞噬了一切!
“……”所有观看者都沉默了。
这是何等惨烈的战斗!又是何等坚韧的士兵!
古代时空。
那些以坚韧、善守著称的将领,如守卫钓鱼城数十年的王坚,此刻也是肃然起敬。
“守土之责,重于泰山!此军,无愧‘钢军’之名!”
面对“鬼子”如同潮水般的进攻,桂军将士们,就如同那坚硬的岩石,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寸土必争”的誓言!
八桂子弟,以钢铁般的意志,在刘行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一道令侵略者难以逾越的屏障!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这种坚守,或许难以持久。
但此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