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斗争

换源:

  光幕继续讲述着波尔布特的下落。

旁白声音响起:“金边陷落,红色高棉政权覆灭。但波尔布特和他的核心追随者们,并没有被消灭。他们再次展现出惊人的生存能力,逃往了高棉国西部靠近邻国暹罗国(泰国)边境的偏远丛林和山区。”

画面上,出现了波尔布特等人狼狈逃窜、再次进入丛林的景象。与他们当年进入丛林建立根据地时的“意气风发”相比,此刻显得落魄不堪。

“在这里,他们重新集结残余力量,依靠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丛林掩护,继续进行游击战争。而这一次,他们能够苟延残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

“邻国暹罗国,出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将红色高棉作为对抗安南国影响力的缓冲),对其采取了默许甚至某种程度的纵容态度,为其提供了庇护所和后勤补给通道。”

“而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一些原本对红色高棉暴行进行谴责的西方国家(主要是鹰酱)和龙国,因为共同反对安南国及其背后的北境巨熊国,也开始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或明或暗地向红色高棉残余势力提供援助和支持,将其视为牵制安南国的一颗棋子。”

画面上出现了一些示意图,展示了红色高棉在泰柬边境的活动区域,以及暗示国际援助物资流入的场景。

上海明家。

明楼看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讥讽。“果然如此。国际政治,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昨天还是不共戴天的恶魔,今天为了地缘政治的需要,就可以变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即便是红色高棉这样犯下滔天罪行的组织,只要还有利用价值,就总能找到支持者。”他对这种冷酷的现实政治逻辑看得非常透彻。“暹罗国的算盘,鹰酱和龙国的默契……这背后,是大国博弈的棋局。可怜的还是高棉国的老百姓,他们的苦难,远远没有结束。”

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听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鄙夷地啐了一口:“呸!丧家之犬!打不过人家,就跑到邻居家摇尾乞怜!还有脸活着?要俺说,就该把他们彻底消灭干净!省得再去祸害老百姓!”他对这种依靠外国势力苟延残喘的行为极为不齿。

赵刚则感到深深的悲哀。他看到了国际政治的残酷和虚伪。“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和地缘平衡,竟然可以容忍甚至支持这样一个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集团……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光幕上的时间快速流逝,展现了红色高棉倒台后,高棉国漫长而痛苦的岁月。

旁白声音低沉而充满痛惜:“红色高棉政权的垮台,并没有给这个饱受创伤的国家带来立刻的和平与安宁。恰恰相反,高棉国陷入了另一场更加漫长、更加复杂的内战深渊。”

画面上,展现了此后十多年间高棉国内战乱不休的景象:不同派别的武装力量互相厮杀,战火连绵,村庄被毁,人民流离失所。

“由安南国扶植起来的新政权(洪森政府),控制着首都和大部分国土,但其合法性受到质疑。”

“流亡海外的西哈努克亲王,重新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奉辛比克党)。

“前首相宋双,也领导着一支被称为‘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的反越武装。”

“而苟延残喘的红色高棉,依然盘踞在西部边境地区,成为内战中最顽固、最残忍的一支力量。”

“这四股主要势力,在高棉的土地上相互攻伐、缠斗不休,背后则各有不同的国际势力支持。高棉国成为了大国博弈和地区冲突的牺牲品,人民在无休止的战乱和贫困中苦苦挣扎,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光幕前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惋惜。推翻了一个暴政,却迎来了更漫长的动荡和苦难,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独立团驻地。

李云龙叹了口气:“唉,这叫什么事啊!打跑了一个坏蛋,又来了好几个,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赵刚心情沉重:“战争的创伤太深了。一个国家经历了如此浩劫,想要恢复和平与秩序,重建社会信任,是何其艰难。外部势力的干涉,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

天津站。

余则成看着那混乱的局面,想到了中国的近代史,同样是军阀混战,列强干涉,人民遭殃。“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何等宝贵。”他心中感慨。

上海明家。

明楼目光深沉:“一个失败的国家,往往会成为各种势力角逐的战场。高棉的悲剧,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外部力量的操纵和内部势力的撕裂。”

虎头山根据地。

周卫国和队员们看着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平民,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们打鬼子,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

光幕最后,带来了一丝和平的希望,但也暗示了其艰难。

旁白继续:“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解决高棉问题的时机才逐渐成熟。在万国联合组织(联合国)的主导和各方努力下,高棉冲突各方开始进行艰难的和平谈判。”

画面上出现了各方代表在巴黎等地进行谈判的场景,以及万国联合组织维和部队进驻高棉的画面。

“最终,冲突各方签署了和平协议,万国联合组织向高棉派遣了大规模的过渡时期权力机构和维和部队,监督停火、遣散武装、组织大选,帮助高棉国逐步走上和平重建的道路。”

“然而,和平的曙光来之不易,重建之路依然漫长而艰辛。红色高棉的幽灵,以及它所带来的深重创伤,仍然在这个国家的上空徘徊……”

光幕至此,关于红色高棉政权覆灭和后续影响的部分告一段落。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唏嘘和对和平的珍视。但关于那个始作俑者——波尔布特的个人命运,似乎还没有结束。他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所有人都等待着光幕的进一步揭示。

光幕上的画面,再次聚焦于那片高棉西部与邻国暹罗交界的茂密丛林。时间进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旁白声音低沉地响起:“随着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巨变,红色高棉失去了往日的国际支持和利用价值。同时,高棉国内的和平进程也在艰难推进。内外交困之下,苟延残喘的红色高棉内部,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分裂的种子早已埋下,此刻终于爆发。”

画面上,显现出红色高棉残余势力内部紧张对立的气氛。曾经团结一致对抗外部敌人的表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猜忌、分裂和权力斗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