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星际屏障初计划

换源: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一直在观测一颗越来越明亮的新星,按照持续观测和连续记录的结果,确切的说,这颗被临时命名为“不速之客”的天体,大概应该相当于月球大小,飞行速度约为每秒15万公里,经过绘出它的飞行轨迹图看,它应该是有目的的旅行,不是没有目的的漫游,其目的地大概率就是地球,其动机应该是不怀好意的。经过最强大的天河超巨型计算机计算,它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还有十年。如果这样要的天体撞上地球,肯定就是彻底摧毁;如果侥幸撞不上,在20万公里内的距离擦肩而过,也会引爆地球上的核设施和引发洋流泛滥海水倒灌,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式的后果。经过严密论证和周密思考,空间站负责人报告到航天局,航天局又报告到国务院。这时,欧洲航天局、北美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也观测到了类似情况,并及时的与中国航天局进行了同步。四大航天局高层领导和专家汇聚在一起,制定了应急计划,命名为“星际屏障”计划。根据“星际屏障”计划,针对“不速之客”的应对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实施“星际攻击”计划,在“不速之客”距离地球300万公里时,使用长航程星际导弹携带的核弹攻击,把它摧毁在300万公里以外;第二个步骤是假设第一的步骤失败,启动“星际拒止”计划,在距地100万公里时使用航天飞机携带核弹进行第二次拦截;假设第二个步骤失败,就启用第三个步骤的“星际推移”计划,使用空间站矩阵,强力绑架并挟持“不速之客”改变轨道,迫使它避开地球。

经过严密计算,第一个步骤“星际攻击”计划要10000枚10000万吨当量的核弹和相应的10000枚可以飞行300万公里距离的超大型星际运载火箭。如果彻底摧毁“不速之客”,需要1000亿枚同样当量的核弹,可是只要把它炸开到达分崩离析的程度,只要10000枚包围目标分五个批次进行剥离轰炸就可以实现。如果该行动失败,则启动第二个步骤“星际拒止”计划,使用10000架航天飞机携带10000万吨当量核弹实施狼群战略进行拖拽撕扯轰炸,也可达到目的。如果该计划再次失败,则启动第三步骤“星际推移”计划,需要5000架空间站,从侧面贴近“不速之客”,形成空间站矩阵,挟持推动“不速之客”改变飞行轨道,偏离直冲地球的航线,掠过地球,驶向深邃的太空。这三个步骤,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各自的缺陷。用十年时间完成这个计划,非但要有大量的技术突破和攻关,还要消耗天量的资源和空前的人力,因此需要举全球之力协调合作,才能够完成。

这个“星际屏障”计划,经过几大航天局的沟通游说,很快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批复,又经过各国政府首脑的磋商争吵,对核弹、星际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的生产任务进行了分配,对完成标准规定了细则,对完成时限倒排了工期,列出了时间表。还成立了“星际屏障”国际联盟,统筹协调此事,总部设在北美,几大航天局都是成员单位。人类从未如此团结,从未如此为了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可是,各航天局并不知道,他们的星际导弹和航天飞机都不会有多大效果,因为他们选用攻击武器的前提是他们假设目标的构成材质是过去经常采集到的镍铁和硅酸盐陨石,而实际上这个天体材料的主要构成是地球是从未出现过的超弹性复合金属CJ,核爆的威力会大大减弱,而且该天体是绝对光滑规则并且会自主规避的椭圆体,推移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各国老百姓依旧安居乐业,不知道一场真正的天劫,将在十年后降临。

方如意也不知道,他的使命,也在十年后就要去履行。此刻,他还沉浸在他的学员优异的毕业成绩之中呢。

毕业考核,一到五班的一组搏击课成绩,均在99分以上,有100多人获得了罕见的100分,对平均成绩80分的六到十班的二组形成了全面碾压。

一组的学员扬眉吐气,二组的学员垂头丧气。毕业典礼之后,学员们簇拥着方如意到食堂会餐,大家喝得天昏地暗。

晚上回到住处,方如意还在兴奋之中。刚要躺下休息,就接到了常妧邀请他出去喝茶的电话。换做平时,他一定会婉言拒绝,因为花如雪、叶静怡、燕未名都已经够他挠头了,正不知该如何处理,他怎么还敢在别处拈花惹草。

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常妧那边一番温声细语,方如意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作者郑重承诺:非常欢迎各位读者书友发表评论和提出建议。如能提出对本书撰写有益的高质量建议,一经采纳,应用于后续章节的撰写,作者将不吝给予物质答谢和鼓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