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看清车内之人,微微一怔,是裕王府的长史,姓赵,之前因李荣保一案曾打过几次交道。
“赵长史,别来无恙。”林逸拱了拱手。
“林公公客气了,快请上车吧。”赵长史侧身让开位置。
林逸钻进马车,车厢内布置得颇为雅致,正中坐着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癯,眼神深邃,正是和硕怡亲王胤祥,人称“十三爷”,当今雍正皇帝最为倚重的兄弟。
“奴才林逸,参见王爷。”林逸连忙躬身行礼。
“免了。”胤祥摆了摆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林逸,坐吧。”
“谢王爷。”林逸在胤祥对面的软垫上坐下,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这位权倾朝野的亲王深夜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马车缓缓启动,在寂静的夜路上行驶着。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轻微的“咯噔”声。
车厢内一时无人说话,气氛有些凝滞。
还是胤祥先开了口:“林逸,你在江南查案,做得不错。”
“王爷谬赞了,都是托皇上的洪福和年大将军的指挥。”林逸谦恭地答道。
胤祥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年羹尧……他确实是员猛将,只可惜……”他话锋一转,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深深地看了林逸一眼,“你在江南,除了查案,似乎还遇到了一些……麻烦?”
林逸心中一紧,知道胤祥指的是李香君之事。看来,这位王爷的消息也十分灵通。
“回王爷的话,确有一些宵小之辈,因查案之事对奴才心怀不满,暗中滋扰,所幸有惊无险。”林逸含糊地答道,不敢提及李香君的名字。
“哦?只是宵小之辈吗?”胤祥的语气意味深长,“本王怎么听说,年大将军对你的某些‘私事’,也颇为‘关照’啊?”
林逸额头渗出冷汗,连忙道:“王爷明鉴,奴才与年大将军之间,并无私怨。大将军对奴才,也只是……正常的同僚往来。”
“是吗?”胤祥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眼神却锐利如刀,“林逸,本王今日找你来,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场面话。本王想知道,你对年羹尧,究竟是如何看的?”
林逸心中叫苦不迭。这位王爷,果然是为了年羹尧而来。只是,他要自己表明立场,这可就难办了。无论自己说什么,都可能引来麻烦。
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王爷的话,奴才以为,年大将军乃国之柱石,战功赫赫,为我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只是……大将军性情刚直,有时候……行事或许会急躁一些。”
他尽量说得委婉,既肯定了年羹尧的功绩,又点出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胤祥听了,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性情刚直?我看是骄横跋扈,目无君上!”
此言一出,林逸心中巨震。胤祥这话,说得如此直白,可见他对年羹尧的不满,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王爷……”林逸不知该如何接话。
“林逸,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看得清眼下的局势。”胤祥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盯着林逸的眼睛,“皇上对年羹尧的容忍,已经快到极限了。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一是因为西北战事未平,仍需倚重年羹尧;二是因为……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将年羹尧及其党羽一网打尽的时机。”
林逸听着胤祥这番话,只觉得心惊肉跳。这几乎是赤裸裸地告诉他,雍正要对年羹尧动手了。
“王爷,奴才……奴才只是内务府一个小小的管事,这些军国大事,奴才实在……”
“你不是小小的管事。”胤祥打断他,“你是皇上安插在太子身边的人,是皇上信任的眼睛和耳朵。而且,你在江南查案,与年羹尧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对他的一些不法行为,想必也知道一二。”
林逸心中一凛。看来,胤祥已经知道了不少内情。
“王爷想让奴才做什么?”林逸索性不再拐弯抹角。
胤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本王喜欢和聪明人说话。本王需要你,暗中留意年羹尧及其在京党羽的动向,若有任何不轨之举,立刻向本王,或者直接向皇上密报。”
“这……”林逸有些犹豫。这可是个掉脑袋的差事。年羹尧势力庞大,耳目众多,自己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你放心,”胤祥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本王会为你提供必要的掩护。而且,事成之后,皇上定不会亏待你。”
林逸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从他踏上这辆马车开始,他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的漩涡。
“奴才……遵命。”林逸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
胤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很好。本王没有看错你。这是联络的暗号和信物,若有紧急情况,可用此物与本王府上的人联系。”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佩,递给林逸。
林逸接过玉佩,入手温润。
“记住,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谨慎。”胤祥再次叮嘱道。
“奴才明白。”
马车在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停下。赵长史掀开车帘:“王爷,到了。”
胤祥点点头,对林逸说道:“你先在此处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本王会派人送你回宫。记住,今晚之事,不可对任何人提起。”
“奴才遵命。”
林逸下了马车,看着马车消失在夜色中,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的人生将更加凶险,但也……更加刺激。
次日,林逸神色如常地回到宫中,继续在上书房伺候太子弘历。
几天后,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固伦温宪公主身体不适,请太医诊治。
林逸心中一动。这位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九女,雍正的亲妹妹,性情温婉,深得太后和雍正的喜爱。只是,她自幼体弱多病,常年居于深宫养病。
因公主府邸的一些日常用度归内务府广储司管辖,林逸作为副总管,偶尔也需要过问一下。
这日,他正奉命核查公主府的用度清单,恰好在御花园遇到前来散心的温宪公主。
公主坐在一顶轻便的软轿上,由几名宫女簇拥着,脸色有些苍白,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林逸连忙上前行礼:“奴才林逸,参见公主千岁。”
温宪公主微微颔首,声音轻柔:“林谙达(满语,意为师傅或管事)免礼。”她认得林逸,知道他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也是内务府新晋的副总管。
“谢公主。”林逸起身,见公主精神不佳,便关切地问道:“公主凤体可好些了?奴才听说公主前几日宣了太医。”
温宪公主轻轻叹了口气:“劳林谙达挂心了,不过是些老毛病,不碍事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逸身上,若有所思地说道:“林谙达,本宫听说,你刚从江南办差回来?”
“是,公主。”
“江南……是个好地方吧?”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回公主的话,江南风光秀丽,物阜民丰,确实是个好地方。”林逸答道。
公主幽幽地说道:“只可惜,本宫自幼体弱,怕是无缘得见了。”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林谙达,你在江南,可曾听说过年大将军的威名?”
林逸心中一凛,不知公主为何突然提起年羹尧。他小心地答道:“年大将军威名赫赫,奴才自然是如雷贯耳。”
温宪公主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她看了一眼左右的宫女,宫女们会意地退后了几步。
她看着林逸,轻声说道:“林谙达,你是个聪明人,也是皇兄倚重之人。本宫……有几句话,想提醒你一句。”
“公主请讲,奴才洗耳恭听。”林逸躬身道。
温宪公主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年大将军功高盖世,这自然是好事。但是……过刚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锋芒太露,未必是福啊。”
林逸心中一震。公主这话,与苏培盛、甚至裕王胤祥的某些言论,竟有几分相似!
“公主的意思是……”
“本宫没什么意思。”温宪公主摇了摇头,“本宫只是觉得,林谙达你年轻有为,前程远大,不该……不该卷入一些不必要的纷争之中。京城的水深,有些人,有些事,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权势熏天之人。”
她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真诚:“林谙达,你辅佐太子,责任重大。万事……都要以太子和皇兄为重,切莫因为一时的意气,或是某些人的拉拢,而站错了队,误了自己,也……辜负了皇兄的信任。”
林逸听着公主这番话,心中百感交集。他能感受到公主话语中的善意和担忧。这位久居深宫的公主,对朝局的洞察,竟也如此敏锐。
“多谢公主金玉良言,奴才铭记在心。”林逸真心实意地说道。
温宪公主微微一笑,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你能明白就好。本宫也乏了,回去了。”
“恭送公主。”
看着温宪公主的软轿远去,林逸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公主的这番话,无疑是再次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
看来,雍正与年羹尧之间的裂痕,已经深到连后宫的公主都有所察觉了。
一场针对年羹尧的风暴,恐怕……真的不远了。
而他,林逸,又将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一片乌云,正从远处的天边,缓缓压了过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