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朕,扫六合,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换源:

  他们都明白,一个分裂的国家,必然会导致内耗不休,民不聊生,最终难以抵御外侮。

汉高祖刘邦摸了摸下巴,点了点头,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几分市井气的口吻说道:“嗯,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不过嘛,这想法是对的。

天下乱哄哄的,确实不是个事儿。

当年俺跟项羽那小子争天下,不也是为了把这乱糟糟的局面给收拾了嘛。”

唐太宗李世民也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结束纷争,使天下归于一统,消除兵戈,使万民乐业,此确乃历代君王之大志。

秦王能有此等抱负,可见其非寻常之人。”

他自己也曾扫平群雄,开创贞观之治,深知统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然而,在肯定嬴政统一志向的同时,他们对于嬴政将要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却各自存有疑虑。

宋太祖赵匡胤,这位以“杯酒释兵权”完成内部统一,以仁厚著称的开国皇帝,此刻眉头微蹙。

他虽然也认同统一的必要性,但对于嬴政言语间流露出的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可能采取酷烈手段的倾向,持保留态度。

他心中暗道:“统一天下,固然是好事。

但若是以生灵涂炭、民怨沸腾为代价,则不免有失仁德。

为君者,当以民为本,慎用武力,方为长久之计。”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同样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血帝王,则更关注统一之后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

他深知,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他看着嬴政,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心中盘算着:“这小子,口气不小,看样子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

统一天下,或许他能做到。

但统一之后呢?如何治理这偌大的国家?如何防止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诸位帝王心中各有所思,他们都在等待着,看这位志向远大的始皇帝,将如何一步步实现他口中的“使命”,又将为这个天下带来怎样的未来。

高台之上的嬴政,似乎感受到了诸帝目光中的探究与疑虑。

他神色不变,继续沉声自述道:

“欲成统一大业,非一人之力可及。

朕深知,人才乃国之栋梁,邦之基石。

故朕亲政之后,便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朕下令,不论其出身贵贱,不论其国籍为何,只要身怀真才实学,能够为我大秦统一大业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者,朕皆虚席以待,委以重任,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随着他的话语,观影画面中,几位在秦国统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人物身影,一一浮现。

首先出现的是一位身着儒服,目光锐利,神情坚毅的中年文士。

他便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来官至秦国丞相的李斯。

画面显示,李斯原是楚国上蔡的一名小小仓吏,因不甘平庸,怀揣着建功立业的雄心,来到秦国。

他凭借其卓越的才干和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得到了嬴政的赏识和重用,逐步从一名普通的客卿,擢升为廷尉、客卿,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身披铠甲,目光深邃,颇具儒将风范的人物。

他便是著名的军事家尉缭。

尉缭原是魏国人,因其精通兵法,善于谋略,被嬴政以诚意打动,招揽至秦国。

他为嬴政分析天下形势,制定统一战略,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思想,成为嬴政统一六国的重要参谋。

此外,画面中还闪过了如姚贾、顿弱等诸多客卿的身影。

姚贾能言善辩,以外交手段离间六国;顿弱则以重金收买六国权臣,为秦国统一扫清障碍。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都在秦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画面展现了嬴政与这些贤才俊杰在朝堂之上讨论国事,在书房之中虚心求教的场景。

年轻的秦王,虽然已然亲政,但面对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却能放下身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展现了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一面。

观影画面重点展示了嬴政与李斯之间的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那便是著名的《谏逐客书》事件。

当时,韩国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阻止其东进的步伐,派遣水工郑国入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开凿一条沟通泾水和渭水的巨大灌溉渠,此即“疲秦之计”。

然而,郑国的阴谋不久便败露了。

此事在秦国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国的宗室大臣们,本就对大量在秦国效力的六国客卿心怀不满,认为他们占用了秦国的资源,甚至可能怀有异心。

借着郑国“疲秦”之计败露的机会,他们纷纷向秦王政进言,鼓动秦王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效力的客卿,以“净化”秦国的官场。

在宗室大臣的强大压力下,秦王政一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下达了逐客令。

李斯作为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驱逐之列。

画面中,李斯在即将离开咸阳之际,怀着对秦国前途的忧虑和对自身抱负的不甘,连夜写下了一篇慷慨激昂的奏疏——《谏逐客书》。

在这篇奏疏中,李斯痛陈逐客之失,他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历代君王任用客卿而使国家强盛的历史事实,如穆公用由余、百里奚而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使秦国崛起,惠王用张仪而散六国合纵,昭王用范雎而远交近攻等等。

他指出,正是因为秦国能够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地使用各国人才,才使得秦国能够不断强大,最终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若此时驱逐客卿,无异于自断臂膀,自毁长城,只会让六国称快,而使秦国失去统一天下的良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