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选秀:掖庭报名处的手帕疑云

换源:

  建元七年秋,皇城内外,因一场选秀而沸腾。新帝大婚在即,掖庭需充实,各州府官员纷纷行动,精心挑选秀女送进京城。一时间,皇城门槛几乎被踏破,送亲的轿子、马车在宫门外排起长队。

杜明兰身着素白麻衣,混在秀女队伍之中。她本是书香门第之女,生于富贵,长于诗书,却因一场无情大火,家破人亡。养父母念其可怜,将她收养,视为己出。然而,养母为保亲生女儿的前程,狠心将她送入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宫中。

队伍缓缓前行,终于来到掖庭报名处。此处紫檀木案后,端坐着几位命妇和女官,为首的正是内务府总管太监刘德海的夫人张氏。她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位秀女,不放过任何细节。

“杜明兰,上前!”张氏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威严。

杜明兰心中一紧,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去,盈盈下拜:“民女杜明兰,拜见各位大人。”

张氏拿起画像与户籍文书,仔细端详,而后皱眉道:“这画像与真人有几分差异。”

杜明兰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回答:“回大人,前日家中失火,许多旧物不保,此画像还是六年前所绘。如今民女已十五,容貌自然有所不同。”

张氏又盯着她看了几眼,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轻笑道:“此帕乃前日由宫中贵人所赐,说是要赠予今科秀女中的一位有缘人。杜姑娘可有兴趣一试?”

杜明兰心中一动,接过丝帕。帕上绣着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针脚细腻,绣工精湛。她刚要道谢,指尖突然触到一抹凸起。借着余光,她发现是帕角藏着的一枚细如发丝的银针。

杜明兰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谢贵人赏赐,民女定当珍视。”

张氏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去后面候着吧。”

杜明兰回到偏殿,独自坐在角落。她取出丝帕,在烛火下细细端详,终于在针尾处发现了一抹异样的色泽——那是剧毒孔雀羽独有的颜色。若不小心触碰,必死无疑。

正当她思索如何应对时,一阵香风袭来。沈月蓉,杭州织造之子沈万山的掌上明珠,袅袅婷婷地走来。

“杜明兰,听闻你是罪臣之女,却不知你如何有脸入这皇宫。”沈月蓉嘴角挂着嘲讽的笑。

杜明兰神色不变:“民女虽是罪臣之女,但能入宫,亦是皇上的恩赐。沈小姐若是无事,民女告退。”

沈月蓉恼羞成怒:“你别得意!我母亲已与柳如意商量好,定不会让你好过。那丝帕就是个开始,你还是小心为妙。”

说完,沈月蓉扭着腰肢离去。杜明兰握紧丝帕,暗暗思忖:这宫中果然危机四伏,若不想被算计,就得主动出击。

就在这时,尚衣局尚宫梁玉前来传旨:“杜明兰,皇上赐你新衣一袭,今夜皇上大宴群臣,你且好好准备,届时自有宫女引你去偏殿歇息。”

杜明兰跪地谢恩,待梁玉走后,急忙打开锦盒。那是一件华丽至极的宫装,可当她检查袖口时,发现一块异样布料。剪下一看,竟是罕见药草粉末,遇水即化,毒性猛烈。

“好一招连环计。”杜明兰冷笑,将这些危险物品一一收好,心中已有打算。

三更时分,大多数人已入睡。杜明兰却换上一身黑衣,悄悄离开偏殿。根据白日里观察,她怀疑沈侧妃就住在不远处的宫殿。

她轻手轻脚地穿过回廊,躲过巡逻的侍卫,来到一座隐秘庭院前。此时,一阵轻微的香气飘来,一个小黑影闪进一间屋子。杜明兰悄悄跟上,躲在窗下。

她从袖中取出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轻轻拨开窗户纸,看到屋内一位身着华丽衣裳的妇人。妇人手中正拿着那枚银针,在烛光下端详。

“侧妃娘娘,奴婢已按您的吩咐,将帕子和香囊送进去了。”黑衣老嬷嬷低声说道。

“哼,一个孤女,也敢在本宫面前逞强。那杜家养女,本宫绝不会让她好过。”沈侧妃恶狠狠地说道。

杜明兰心中一凛,正要继续听下去,突然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她抬头,看到了刘公公严肃的脸。

“杜贵人莫怕,是奴婢。”刘公公松开手,低声说,“圣上早已察觉沈侧妃的野心,派奴婢前来助贵人一臂之力。这下人证物证俱在,沈侧妃必死无疑。”

次日清晨,一场风暴在皇宫中掀起。沈侧妃勾结老嬷嬷欲谋害秀女的恶行被揭发。更令人震惊的是,证据直指她与宫外势力勾结,妄图扰乱后宫。

皇帝震怒,当即下旨:沈侧妃废为庶人,逐出宫门;参与谋害的黑衣老嬷嬷杖毙。同时,对于此次选秀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谋,皇帝下令彻查。

杜明兰因机智揭露阴谋,得到皇帝赏识。皇帝当众宣布,封杜明兰为贵人,赐居撷芳殿。

“爱妃聪慧过人,朕心甚悦。”皇帝看着杜明兰说道,“往后可多为朕分忧。”

杜明兰盈盈下拜:“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厚爱。”

此后,杜明兰在后宫的地位逐渐稳固。然而,她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后宫之中,争斗永无止境。

皇帝为培养继承人,常让太子李承乾参与朝政之事。杜明兰因才智出众,被皇帝安排教导太子琴棋书画。表面上,她与太子相处融洽,实则暗中观察。

一日,太子在书房中烦躁地踱步。杜明兰轻声问道:“殿下为何忧心?”

太子叹了口气:“近日朝中大臣党派纷争不断,父皇身体又欠佳,我怕……”

“殿下多虑了。朝中之事,自有机谋应对。贵人只是想提醒殿下,此时更应稳固自身实力。”杜明兰安慰道。

太子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异样:“贵人果然不凡。朕自幼丧母,身边无人可信。你如此聪慧,若能助我一臂之力,日后必有重谢。”

杜明兰心领神会,从此暗中协助太子处理一些事务,助他在朝中树立威望。

然而,他们的举动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七皇子联合几位皇子,向皇帝进谗言,指控太子谋反。

皇帝大怒,下令将太子废黜,禁足东宫。杜明兰也被牵连,打入冷宫。

冷宫之中,杜明兰并未放弃。她明白,此时唯有绝地反击,才能重获生机。

她暗中联络在宫外的人脉,收集七皇子等人谋反的证据。同时,她利用在冷宫中接触宫女太监的机会,散布消息,动摇七皇子等人的党羽。

一日,七皇子派人送来一封密信,试图劝降杜明兰。杜明兰将计就计,假装同意,约七皇子见面。

七皇子带着一群侍卫前来,见到杜明兰后,正要发难。杜明兰突然抛出证据,揭露七皇子谋反之事。同时,埋伏在外的禁军迅速赶到,将七皇子等人一网打尽。

皇帝得知消息,龙颜大悦,立刻恢复杜明兰的贵人之位,并封她为贵妃,掌管后宫事务。

“爱妃此次立下大功,朕心甚慰。”皇帝欣慰地说。

杜明兰行礼谢恩:“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往后,定当辅佐皇上,管理好后宫。”

太子被废后,七皇子一党倒台,新太子之位空悬。杜明兰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智慧,在皇帝面前力荐七皇子之弟——善良且聪慧的三皇子。

经过深思熟虑,皇帝决定立三皇子为太子。在杜明兰的悉心教导下,三皇子迅速成长,掌握了朝政大权。

几年后,皇帝驾崩,三皇子顺利登基。杜明兰因辅佐有功,被尊为皇太后。

回首往昔,从掖庭选秀时的孤女,到如今后宫之主、皇太后,杜明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深宫中杀出一条血路,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这深宫,也不过是本宫的棋盘罢了。”杜明兰坐在高高的凤椅上,眼神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