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十年磨剑
春去秋来,转眼五年过去。源潮二十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给他的只有那个破旧的棋摊和十几本泛黄的棋谱。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源潮在坟前跪了整整一夜。
“爹,我要走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您总说棋道如海,我守着这个小摊,永远看不到海的尽头。“
他收拾简单的行囊,将最珍视的几本棋谱贴身收好。临行前,他绕路去了晶彩家的药铺,却只在门口远远望了一眼。晶彩正在柜台前抓药,二十岁的她出落得更加标致,发间别的不再是木簪,而是一支精致的银钗。
源潮摸了摸口袋里那颗已经磨得发亮的红炮棋子,最终没有走进去。
接下来的十年,源潮走遍大江南北。他在茶馆赌棋,在街边设擂,与各路高手过招。他曾在黄河边与一个老船夫连下三天三夜,学习“仙人指路“的奥妙;也曾在蜀道险峰上与一位隐士对弈,领悟“铁门栓“的精髓。他的棋风渐渐形成——如潮水般变幻莫测,时而温和如涓涓细流,时而狂暴如惊涛骇浪。
在金陵城的茶馆里,他遇到一位擅长“列手炮“的老镖师。那局棋下到残局时,老镖师使出一招“弃车保帅“,源潮苦思半日,最终以“马后炮“反杀。老镖师输后非但不恼,反而将祖传的《炮局精要》赠予他。
“小子,你这棋风像潮水一样,让人捉摸不透。“老镖师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夫行走江湖四十年,没见过这样的路数。“
巴蜀之地的深山古寺中,一位百岁老僧用“屏风马“将他杀得丢盔弃甲。源潮在寺门外跪了三天,老僧终于开门相见,教他“以柔克刚“的道理。
“棋如人生,过刚易折。“老僧的白眉垂到棋盘上,“你看这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却能穿石裂岸。“
江南水乡的游船上,他与一位歌妓对弈。那女子棋风轻灵飘逸,如柳絮随风,竟用“飞相局“连赢他三局。最后一局,女子用“闷宫“杀法取胜后,在棋盘旁留下一枝梅花便飘然而去。
十年间,他下了三万七千多局棋,胜率高达九成。唯一几次败绩,都是输给了那些传说中的古谱传人。在岳阳楼畔,他挑战“自出洞来无敌手“的传人谭溪涧,结果被对方的“洞玄变“杀得片甲不留;在峨眉山脚,他偶遇“金鹏十八变“的传人释觉大师,百步之内便告负。
这些失败非但没有挫败他的锐气,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挑战四大宗师的决心。每次败北后,他都会在客栈里彻夜复盘,将对手的杀招拆解研究,融入自己的“潮汐流“中。
三十岁那年,源潮感觉自己准备好了。他按照四位宗师实力的由弱到强,首先选择了“自出洞来无敌手“的传人——洞庭湖畔的谭溪涧。
临行前夜,他在长江边的小客栈里整理行装。十年来积累的棋谱笔记装了满满一箱,但他随身只带三样东西:父亲留下的《源氏棋谱》、那颗红炮棋子,以及一本记录所有败局的《破绽集》。
窗外,江涛拍岸,月光如水。源潮取出红炮棋子放在棋盘上,又摸出一支在金陵买的银钗——与当年晶彩戴的那支极为相似。十年了,不知她是否还记得那个教她下棋的少年?
“待我战胜四大宗师...“源潮对着银钗轻声说,“定回去寻你。“
次日清晨,他乘舟渡江,向洞庭湖进发。船行至江心时,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潮儿,记住...棋中之王非象莫属...“
当时他不解其意,如今想来,或许与四大古谱有关?源潮望着滚滚江水,暗自发誓一定要解开这个谜题。
洞庭湖上烟波浩渺,源潮乘一叶扁舟来到君山岛。谭溪涧的草庐就在岛上一处隐蔽的山洞旁,洞口刻着“自出洞来“四个遒劲大字。
“晚辈源潮,特来请教'自出洞来无敌手'的真谛。“源潮在草庐前深深一揖。
草庐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踱步而出。他身材瘦小,双目却炯炯有神,手里把玩着两颗玉石棋子。
“十年了,终于又有人敢来挑战。“谭溪涧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听说你这些年走遍天下,收集了不少奇招怪式?“
源潮不卑不亢:“晚辈不敢称收集,只是学习。今日前来,望谭老不吝赐教。“
谭溪涧哈哈大笑:“好!那就下一局。不过我有个条件——如果你输了,要留下你最珍视的一样东西。“
源潮摸了摸口袋里那颗随身携带十年的红炮棋子,坚定地点头:“一言为定。“
棋局在草庐前的石桌上展开。谭溪涧执红先行,第一步就走出了“自出洞来无敌手“的起手式——炮二平五。这正是当年源父教给他的那个开局。
源潮心中一动,谨慎应对。前二十步,双方势均力敌。谭溪涧的棋路确实神出鬼没,常常在看似平常的一步后隐藏着致命杀机。第三十五步时,谭溪涧突然走出一手怪招——马三退一,将马退回了原始位置。
“这是...?“源潮皱眉思索。
“洞玄变。“谭溪涧捋须微笑,“看你能不能破。“
源潮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想起父亲当年的教导,但谭溪涧的变化显然更加精深。思考了一刻钟后,源潮走出了一步大胆的车八进三,直接威胁黑方空虚的右翼。
谭溪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有意思。“
接下来的十几步,双方攻防转换极快。谭溪涧试图构建一个“闷宫“杀局,而源潮则巧妙周旋,同时暗中布置“钓鱼马“的陷阱。第六十八步时,谭溪涧突然长叹一声:
“好一个'潮汐变'!老夫输了。“
原来源潮在看似防守的几步中,已经悄然完成了攻势转换,形成了“八角马“与“侧面虎“的双重威胁,谭溪涧的老将已无路可逃。
“承让。“源潮拱手,“谭老的'自出洞来'确实名不虚传,晚辈侥幸取胜。“
谭溪涧却哈哈大笑:“好!好!三十年没人能破我的洞玄变了。按照约定,这个给你。“他取出一本手抄棋谱递给源潮,“这是我毕生研究'自出洞来无敌手'的心得,现在它是你的了。“
源潮郑重接过,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棋中之王非象莫属“。他心头一震,抬头看向谭溪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谭溪涧神秘地笑了笑:“等你战胜四大宗师,自然明白。“他顿了顿,“下一个你要挑战的是'金鹏十八变'的释觉大师吧?告诉你一个秘密——他住在峨眉山金顶,但只在月圆之夜与人下棋。“
源潮深深一揖:“多谢谭老指点。“
离开君山岛时,夕阳将湖面染成金色。源潮站在船头,望着浩渺的湖水,思绪万千。十年磨剑,今日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他想起了晶彩,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等战胜四大宗师后,他一定要回去找她,把这一路的故事都讲给她听。
他摸了摸怀中的棋谱和那颗红炮棋子,轻声念道:“棋中之王非象莫属。“湖风拂过他的面庞,仿佛在回应这个未解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