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计划跳槽

换源:

  秦怀道将薛仁贵的情况大致向李恪讲述了一番。

听完后,李恪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他现在是……没有官职在身?”

“看起来不像吧?”秦怀道微微一笑,“从风度气质上看,他根本不像个山野村夫。更重要的是,他武艺非常高强。”

“比你还厉害?”李恪问道。

“就别拿我和他比了。”秦怀道说,“连卢国公程知节都不是他的对手。”

“什么?不会吧!”李恪轻轻惊叹了一声,忍不住扭头又看了薛仁贵几眼,轻声说:“卢国公和你父亲,可是当年我父皇秦王府里有名的虎狮双雄,是当世的猛将啊!”

“没错。”秦怀道轻轻点头,淡然地说,“估计,也就只有我父亲能与他匹敌了。”

“如此厉害……”李恪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光芒。

“殿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秦怀道微笑着轻声说,“是我把他从绛州龙门的乡下请到长安来的,目的就是想提拔他,给他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他心气很高,一直没答应我到百骑就职。”

“连百骑都不去,那他想要什么样的官职呢?”李恪有些疑惑地问。

“不清楚。”秦怀道摇头,“或许他想要的不是多大的官职,而是一种……成就感。”

“成就感?”李恪不解地摇头。

“就是说,他不想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恩惠,想凭自己的能力谋求出路。”秦怀道解释道。

“这样啊……我明白了。”李恪神秘一笑,低声说:“怀道,那你觉得我有希望把他招揽到麾下吗?”

“你可以试试,但别抱太大希望。”秦怀道说。

李恪轻轻点头,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后,他说:“我府上人手稀少,尤其缺少独当一面的武将。自从你走后,情况更严重了。上次我们奉旨去绛州,我留下独孤玥和肖扬在长安看守门户,身边就没人可用了,只有一个权万纪可供差遣,但他是不懂军事的文官,所以只要涉及军事方面,我就感觉力不从心。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效仿当年我父亲那样颁布求贤令,征集王府属官,主要以武将为主。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你觉得怎么样?”

秦怀道想了想,说:“但你这么做,会不会犯忌讳?”

李恪笑了笑:“应该不会。我现在几乎已经远离朝堂,不引人注意了。宗正寺、兵部、吏部那些人不给我派遣官员将领,还不许我自己招人吗?本来,亲王府就有权自己任命四品以下的属官。不过我会事先征得父皇同意,不让他以为我在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就行了。”

“这样就可行了。”秦怀道与他会心一笑,说:“这对薛仁贵来说是个机会,我会间接推荐他到你府上应征的。”

“真是多谢你了,怀道。来,我们干一杯!”李恪有些激动地举起酒杯。

“客气了。”秦怀道微微一笑,和他碰杯饮酒。

其实秦怀道心里很清楚,他把薛仁贵举荐给李恪,可不是为了巴结奉承,也不是碍于情面不得已这么做。

相反,他是有意为之。

自从绛州一案后,秦怀道和李恪之间很有默契,相互间有了更多的信任和了解。更重要的是,秦怀道在无形中,总是和李恪的利益、立场比较一致。两人之间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相连。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而且,这次回京后,因为高阳公主的事情一闹,秦怀道感觉自己在百骑好像做到头了。皇帝说得好听,是给秦怀道放长假让他回家过年休息,实际上是给即将接手百骑的李君羡争取时间,准备取代他。

其实就算皇帝不这么做,秦怀道自己也想离开百骑了。这个职位吃力不讨好,麻烦事多,更重要的是现在因为高阳公主的事,自己身份变得很敏感,实在不适合继续留在后宫任职。

与其等着被人赶走,不如自己先找好退路。如果离开百骑和皇宫,秦怀道的出路无非两条:一是明升暗降,调到六率十二卫担任将军,就像当初被清除出去的长孙濬一样;二是像程知节那样,调到偏远州县担任地方武官。

显然,第二条出路比第一条好得多。

到地方当个州城都督,或者当个军府的折冲都尉,好歹也是一方势力,远比被调到错综复杂的十二卫老牌军旅中,做一个孤单无助、被人轻视、难有出头之日的小将要好。

前不久秦怀道刚回长安时和李恪会面,无意中听他说,皇帝因为他在绛州的功劳,赐他世袭“荆州刺史”,年后就能上任。

到时候李恪要被调走,自己何不和他一起去荆州,当个都督呢?就算做不成都督,当个司马或者长史,再不济当个州官别驾或者府兵都尉也行啊!

到那时,两人联手在荆州岂不是能只手遮天?总好过现在窝在百骑和皇宫里,面对无数压力和麻烦,一天都不得清闲。而且担任百骑使,很难再得到晋升,做得再好,也最多得到皇帝的口头表扬。要是稍有差池,就可能掉脑袋。百骑使,表面风光,实际上是个性价比极低的差事,哪比得上到地方当个土霸王舒服呢?

就连秦琼也不止一次跟秦怀道说过,有机会的话,不妨离开百骑这个是非之地。如果有战争,从军出征赚取军功是上策;如果没有战争,到地方掌管军事事务,只要运气不是太差不出大问题,治理地方有功就容易升迁。

到地方基层锻炼一两年再回来升官,这种迂回的做法很多京官都采用过,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

秦怀道感觉自己现在好像到了仕途的瓶颈期。这次绛州之行自己是有功的,可只得到了一些田亩和银布赏赐,还有个军中随处可见、毫无价值的骁骑校尉勋官。如果不另寻出路寻求突破,就只能等着被皇帝踢出百骑,随便被指派到哪个军队里混日子,甚至被扔到边关守城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秦怀道毫不犹豫地先把薛仁贵推荐给了李恪。等这一步完成,就轮到自己跳槽了。到时候,最好还能带上几个百骑的心腹。李恪现在实力薄弱,这个时候去投靠他,他肯定会感激涕零,极为重视。再加上两人的交情和利益关系,到了李恪阵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不是轻而易举?

这可比在皇宫里如履薄冰、朝不保夕要好上一万倍不止啊!

盘算到这里,秦怀道开始在心里仔细琢磨“跳槽计划”了。

……

秦府正厅里,酒宴还在继续。

后厢跨院里,刘氏和秦霜儿正在和武媚娘闲聊家常,突然听到府里很热闹,还有人在后院比武,都很惊讶。看到前院停了不少车马,肯定是有重要客人来访,她们这些女眷不好到正厅露面,于是找府里的下人询问。

这一问不要紧,问清楚之后,三个人都愣住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刘氏惊讶地说。

秦霜儿眨着眼睛看着武媚娘说:“怎么连高阳公主也来了?”

武媚娘微微一笑:“她是公主,想去哪个臣民家做客是她的自由吧。”

“媚娘啊……”刘氏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夫人有话就直说吧。”武媚娘坦然地笑着说。

“哎……”刘氏轻叹一声,说:“三郎和高阳公主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大家都知道,你听了肯定心里不高兴。三郎不懂事,只能我这个当娘的代他向你赔不是了。”

“夫人言重了。”武媚娘依旧面带微笑,轻松地说:“这件事,怀道已经跟我坦诚地详细说明了。他们俩之间的所有事情我都知道。”

“啊?”刘氏和秦霜儿都愣住了。

“就是这样。”武媚娘说,“我和怀道之间感情很深,彼此完全信任。我相信他说的一切。就算皇帝要把高阳公主赐婚给他,我也没意见。”

“啊?……”刘氏和秦霜儿又惊呼一声,都张大了嘴,几乎能塞进一个拳头。

“你们不用惊讶。”武媚娘嫣然一笑,说:“我不是说漂亮话,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像怀道这样的男人,有别的女人喜欢是很正常的。就算是比别人多几顷薄田的农户,家里有点积蓄还想多纳几房妾室呢,我怎么可能天真到强迫怀道只守着我一个女人呢?既然改变不了,他身边多一个女人也没什么。既然对方还是公主,那就更好了。这样说不定还能给怀道提供方便和助力呢。而且,高阳公主对怀道确实是一往情深,很让人感动。你们放心,我不介意怀道身边多一个高阳公主的。”

“真的啊?……”刘氏喃喃地说,诧异地看着武媚娘,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秦霜儿摇头叹息:“媚姐,你的心胸真开阔,又聪明睿智。难怪我三哥那么喜欢你呢!看来不只是因为你倾国倾城的容貌,还因为你的智慧和胸怀。哎呀,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既给了你绝世容颜,又给了你这么聪明的头脑。我怎么一样都没有呢?”

“你这孩子,莫不是在埋怨爹娘没把你生好?”刘氏没好气地笑骂一句,拉着武媚娘的手轻轻拍着,感激又开心地说:“媚娘啊,怀道能娶到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其实怀道和他父亲的脾气有些像,和普通男人不同。他们也许多情,但绝不滥情。只要是身边的女人,肯定会格外尊重和珍惜。我只是秦家的偏房小妾,但翼国公一直对我敬重有加,从来没把我当可有可无的小妾看待。这么多年我们相濡以沫,被抛弃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我知道。怀道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其实他对高阳公主,又何尝不是出于恩义的心思,才接受了她呢?”武媚娘说,“高阳公主其实也是个可怜的女子。要是我是怀道,也肯定会被她感动,从而无怨无悔地接受她。我虽然先到这里,但又怎么忍心拆散他们,让怀道身边少一个为他奋不顾身的好女子呢?”

“说得真好!”刘氏点头称赞,“我们是妇道人家,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为了自家男人好就行。不过你放心,我会经常告诫怀道的,让他收敛心思,别在外沾花惹草。他要是敢欺负你或者辜负你,我第一个不饶他!”

“谢谢夫人!”武媚娘嘻嘻笑着说,“怀道待我很好,他一直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我相信他!”

“哎!……”秦霜儿摇头,长叹一声,“我哥走了什么运啊?居然能遇到你这么通情达理的好女子!”

“遇到他,也是我的福气。”武媚娘微微一笑。

……

正厅上,酒宴快要结束了。

喜欢喝酒的程知节最先喝醉了。他在大厅里又喊又笑,闹得很厉害。李恪和秦怀道也都多喝了一点,不胜酒力的薛仁贵早就想走了,只是碍于情面一直坐着。

只有高阳公主没怎么喝酒,一双眼睛亮晶晶地一直盯着秦怀道,时不时给他抛几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搞得秦怀道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

撤去宴席后,程知节父子被留在秦府,安排了客房住下。薛仁贵如获大赦,立刻告辞,秦怀道亲自送他到府门口。

“将军请留步,不必远送了。”薛仁贵拱手说道。

“薛兄慢走。”秦怀道微笑回礼,不多说话。

薛仁贵转身走了几步,脚步有点踉跄,大概是真的喝多了些。但没走几步,他又停下来,转身朝秦怀道走来,像是下了某个决心,郑重地抱拳说:“将军多次有意提携我,我却一直不识好歹,请将军恕罪!”

“薛兄这是哪里的话?我只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秦怀道说。

“秦兄出身贵族,却不嫌弃我这个平民,和我结交,让我很惭愧。”薛仁贵说,“其实我一直拒绝加入秦兄所在的百骑,并不是对秦兄有意见。”

“哦,那是为什么呢?”秦怀道问。

“那是因为……我平生的愿望是驰骋疆场,报效国家,而不是做皇帝身边的侍卫。”薛仁贵拱手说,“将军恕罪,我……实在对百骑没兴趣!”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秦怀道呵呵笑道,“其实,我在百骑也只是权宜之计,我对这个职位也不是很热衷。我当初的想法,不过是想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你打开一条仕途之路罢了,并没有想强留你在百骑的意思。”

薛仁贵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么说,将军也只是把百骑当作一个过渡的地方?”

“差不多吧!”秦怀道呵呵笑了笑,“我出身将门,从小受家父熏陶,作为将领应当马革裹尸,怎么会甘心在皇室后宫里做个供人使唤的侍卫呢?”

“原来将军也是志在四方!”薛仁贵的神情变得轻松释然了许多,笑着说。

“男儿志在四方,我和薛兄的想法其实差不多。”秦怀道说,“当初竞选百骑使,只是为了给自己打开一扇门。现在门打开了,我也该走了。可能过不了多久,我就会调任。所以,我现在也不会再提举荐薛兄进百骑的事了,因为我自己都要走了,呵呵!”

“是吗?将军可有想好出路?”薛仁贵问。

秦怀道一笑,说:“暂时还没有。不过你放心,如果我有机会领兵出征,肯定会叫上你!”

“如果能这样,薛某感激涕零!”薛仁贵用力抱拳。

“薛兄客气了!”秦怀道回礼,心中庆幸地想:原来是这个原因啊,薛仁贵不想当侍卫,只想上阵杀敌!不错,这很符合他的性格。他太谦虚、实在,还有几分老实。风云变幻的皇宫确实不太适合他。看来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很明确——驰骋疆场,快意杀敌,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