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帮山神村引水,招人做豆腐

换源: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公鸡的打鸣声便此起彼伏地在山神村响起。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偶尔还夹杂着几声犬吠。龙天武早早地起了床,昨晚他兴奋得几乎没怎么睡好,满心都在想着今天帮村民引水的事。这不仅是他对村民们的承诺,更是他进一步融入村子、积累人脉的好机会。“一定要让全村都顺利用上自来水,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他一边整理着衣物,一边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

村长李信也没闲着,他按照昨天的约定,身披一件厚重的蓑衣,头戴斗笠,早早地召集了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不一会儿,众人就在村头集合。大家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竹子,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期待的是,要是真能像龙天武说的那样,以后用水就不用再大老远地去挑了;忐忑的是,昨天只是在李信家试验成功了,不知道推广到全村会不会出问题。

人群中,一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道:“这竹子引水,在村长家是成了,可咱村这么多户人家,能行吗?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旁边一个年轻后生也附和道:“是啊,我听说这竹子引水,要是有一处没弄好,水就流不过来,那可咋办?”众人听了,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一片。

龙天武站在人群前,眼神坚定而自信。他身着一件简单的粗布麻衣,虽然朴素,但却难掩身上的那股精气神。他先是简单地给大家讲解了一遍铺设竹子管道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声音洪亮有力:“大家别担心,昨天咱们在李村长家已经成功了一次,今天只要按照步骤来,肯定没问题!咱们齐心协力,争取一上午就把全村的引水管道都铺好!”说着,他握紧拳头,给大家打气。龙天武的话像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纷纷点头,原本有些躁动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坚定。

随后,龙天武将众人分成几个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他亲自带领一组,负责村子东边区域的管道铺设。“大家跟我来,咱们先沿着既定的路线,小心翼翼地将竹子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每连接好一段,都要仔细检查接口处是否密封严实。”龙天武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竹子,熟练地示范着连接的动作。

他们沿着既定的路线开始铺设,每连接好一段竹子,龙天武都会俯身仔细检查接口处,用手轻轻按压布条和泥巴,确保密封严实,嘴里还不时叮嘱身边的村民:“大家一定要把接口封好,这关系到以后水流顺不顺畅。”村民们认真地点头,依言仔细操作。

没一会儿,他们就遇到了一处地势较低的地方,按照“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在这里架设管道需要格外小心。龙天武当机立断,带着几个村民去砍伐了一些结实的木材。他挑选木材时,仔细观察着木材的纹理和质地,嘴里念叨着:“这木材得够结实,才能稳稳撑起管道。”选好木材后,大家一起动手制作三角支架。龙天武亲自示范,他熟练地用绳索捆绑着木材,边做边讲解:“大家看,这三角支架的角度要合适,这样才能稳固。”在他的指导下,三角支架很快制作完成。

众人齐心协力,将三角支架稳稳地架设在低洼处,再把连接好的竹子管道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支架上。放置管道时,龙天武目不转睛地盯着,指挥着大家调整角度:“再往左一点,对,好,停。”他不断调整管道的位置,确保水能够自然地顺着管道流淌。每固定好一段管道,他都要用力摇晃一下,检查支架的稳固性,还不忘叮嘱村民:“大家一定要把支架固定牢实,这关系到整个引水工程的成败,咱们可不能有半点马虎。”村民们听了,都认真地点头,更加专注地干活。

解决了低洼处的问题,他们又来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段。为了让水顺利通过,并且保护管道不被破坏,龙天武决定在高处挖沟埋竹子管道。他拿起锄头,用力挥向地面,率先挖了起来,边挖边说:“这沟要挖得足够深,既能让竹子管道顺利铺设,又能保证管道不被轻易损坏。”在他的带动下,众人跟着动手。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条长长的沟。随后,他们将竹子管道放入沟中,再用泥土仔细填埋,确保管道被紧紧固定,并且保证水能够沿着管道顺利流向低处。

在铺设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有一段竹子出现了裂缝,水开始往外渗。村民们见状,有些慌乱。龙天武却十分镇定,他迅速拿起准备好的桐油和麻丝,熟练地开始修补裂缝。他一边修补,一边对大家说:“遇到问题别慌,咱们按之前说的方法解决就行。”他将麻丝塞进裂缝,再涂抹上桐油,反复几次,直到裂缝被堵得严严实实。经过检查,确定不再渗水后,大家才继续铺设。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努力,全村20家的竹子水渠终于全部架设完成。当清澈的溪水顺着管道流进每一户人家的水缸时,村民们都兴奋得欢呼起来。“真的有水了!以后再也不用挑水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捧水,感慨地说道。“龙公子真是厉害,说能成还真就成了!”村民们围在龙天武身边,不停地夸赞着,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引水成功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每天天还没亮,村里的男人们就得扛起扁担,挑着沉重的水桶,沿着崎岖的小路走向溪边。往返一趟,往往需要花费大半个时辰,遇上雨季,道路泥泞湿滑,挑水更是艰难,一不小心还可能摔倒,弄湿一身衣服。回到家后,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可一天的农活还等着他们,疲惫的身体让他们在田间劳作时也提不起太多精神。

女人们也不轻松,挑水回来后,要忙着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和老人。洗衣时,因为水来之不易,她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用着,不敢多浪费一滴,衣服也很难洗得干净。做饭时,为了节省用水,洗菜常常只是简单冲一下,饭菜的口感和卫生都难以保证。孩子们看着父母如此辛苦,也懂事地帮忙,但年幼的他们力气小,能做的十分有限。

如今,清澈的溪水便哗哗流淌出来,一切都变得轻松便捷。早上,村民们可以多睡一会儿懒觉,男人们不再需要一大早就奔波在挑水的路上,有了更充足的精力去打理农田。他们可以早早地来到田间,精心照料庄稼,除草、施肥、灌溉,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得更细致。女人们也从繁重的挑水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操持家务。洗衣变得轻松愉快,她们可以尽情地用水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衣物随风飘动,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做饭时,也能放心地多洗几遍菜,变着花样为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更是开心,他们可以在院子里帮着父母接水,小小的身影在水管和水缸之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不用再为挑水发愁,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他们在村子里嬉笑打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老人们也不再为用水担忧,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看着水流进缸里,心中满是欣慰。他们会给孩子们讲述过去缺水的艰难日子,让孩子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次成功让龙天武在村里的威望大大提升,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也更加热情和亲近。为了感谢龙天武和帮忙的村民,一些村民自发地拿出家里的粮食、鸡蛋等作为报酬。龙天武原本不想接受,但村民们热情难却,他只好收下,最后统计下来,收获了不少生存物资,还得到了50枚铜钱。

忙完引水的事,下午,众人在赵明家的院子里围坐在一起,商议着下一个计划——做豆腐生意。院子里摆放着几张简陋的木桌,大家或坐或站,气氛热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龙天武看着大家,笑着说:“乡亲们,咱们村现在解决了用水问题,接下来我想做豆腐生意。这豆腐营养丰富,在镇上肯定好卖。咱们可以把做好的豆腐卖到镇上去,肯定能赚不少钱。”村民们听了,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一位身材微胖、面容憨厚的大叔挠了挠头,问道:“龙公子,这豆腐咋做啊?咱们都没做过,能行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龙天武耐心地解释道:“大家别担心,做豆腐的方法我会教给大家。咱们先招3个人来做,杨慧婶子经验丰富,就由她负责监管。我负责把做好的豆腐拉到镇上去卖。另外,之前咱们说的外村引水生意,就由李信村长和王川啬夫负责联络,他们人脉广,肯定能把这生意谈成,到时候大家一起赚钱!”龙天武一边说着,一边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大家,试图让大家放心。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安排挺合理,纷纷表示赞同。可就在这时,村里的刘二却站了出来,他眉头紧皱,脸上带着一丝犹豫:“龙公子,这做豆腐听起来是个好买卖,可万一做出来卖不出去咋办?咱们这村子离镇上也不近,要是豆腐放坏了,那不就亏大了?”刘二的话让大家刚刚燃起的热情又有些冷却下来,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龙天武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刘二哥,你说的这些我也考虑到了。咱们做豆腐,一定要保证质量,我会把制作的方法详细地教给大家,做出的豆腐肯定又嫩又好吃。而且,我去镇上卖豆腐的时候,会控制好量,每天只做够当天能卖完的量,这样就不用担心放坏的问题了。另外,咱们还可以和镇上的一些饭馆、商铺提前谈好合作,让他们帮忙代销,这样销路也有了保障。”

听了龙天武的解释,刘二微微点头,心里的疑虑算是打消了不少:“龙公子想得真是周到,看来是我多虑了。行,那我就跟着大伙一起干!”

很快,村里的刘二、张三和李五主动报名参与做豆腐生意。龙天武带着刘二、张三和李五来到厨房,准备教他们做豆腐。厨房里,简单的灶台上摆放着陶锅、陶罐等炊具,墙角靠着石磨,地面有些潮湿,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

龙天武先将浸泡好的大豆从陶罐里捞出来,这些大豆吸饱了水分,颗颗圆润饱满。他把大豆放在石磨旁,顺手拿起一把用竹子编成的勺子,从盆里舀起一勺豆子,缓缓倒入石磨的磨眼里,同时说道:“这磨豆浆可是个精细活儿,力度和速度都得控制好。磨得越细,做出来的豆腐才越嫩滑。大家看,就像这样,均匀地用力。”说着,他双手握住石磨的木把手,开始推动石磨。石磨在他的推动下,缓缓转动起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随着石磨的转动,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盘的边缘流了下来,滴入下方放置的木盆里,散发出阵阵豆香。

刘二、张三和李五三人围在石磨旁,眼睛紧紧盯着龙天武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刘二微微弯着腰,双手不自觉地跟着龙天武的动作比划,嘴里还喃喃自语:“原来是这样,看着不难,可真做起来,还得掌握好这力度才行。”张三则伸长了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好奇地问:“龙公子,这豆子要磨多久才好呀?”龙天武笑着回答:“把豆子磨到没有明显的颗粒感,磨出的豆浆细腻顺滑就行,这得费些功夫,大家别急。”李五在一旁认真地点头,默默记住龙天武说的每一句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