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买了二八大杠后,祁同伟就开始每天早上往返汉大和光明村之间,陈海也经常跟着一路,两人每天都只收购几千国库券。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七月底。
祁同伟在光明村的国库券所剩不多后,他就开始收购周围村子的。我们
准备买国库券的十万块也花的七七八八,宿舍铁皮柜子里也放了十好几本本世界名著,里面全都压着国库券。
陈阳的房间里也多了好几本世界名著,就连陈海房间也有三本。
八月一号上午九点,申城人民银行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大家都是来看看“国库券试点交易”第一天状况和行情的。
祁同伟、陈海和陈阳当然也在其中。
三人带着五千面值的国库券乘坐最早一班火车从京州来到了申城。
穿过石库门弄堂,来到了南京路上的人民银行。
这个时候一江之隔的浦东还是乡下,外滩上也看不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中心大厦等日后享誉世界的地标。
祁同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由再次感慨社会发展和时代洪流的伟力。
“小伙子,你们是来交易国库券的吗?”
一个人高身瘦,五十开外,眸子赛灯的中年大叔忽然走到祁同伟身边小声问道。
祁同伟见他身着老式西装,举止有度,应该不是一般人,于是回道:“我们就是来看看。”
“我也一样。”中年大叔报以微笑。
祁同伟也回以微笑,也时不时地和大叔聊聊。
“同伟,我发现人群中好像就只有我们三个学生模样年轻人嘞!”陈阳在祁同伟身边小声说道。
“陈阳,你观察得很细,我们是有点儿显得格格不入,扎眼睛了。”
“同伟哥,那咋办?”
“简单,我们就说是学经融的学生,来看热闹的。”
“同伟,这个办法是不错,那我们今天就不卖国库劵啦?”
“陈阳,不是不卖,而是在买卖之前先搞清楚行情,免得没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嗯嗯,同伟,你说得对。”
三人开始耐心地等待。
十点一到,国库券试点交易的专门窗口开放,买卖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银行的工作人员也面带微笑地发放者一些印有基本信息的小册子。
祁同伟三人也都拿了一份。
“同伟哥,和你说得一样耶!真的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易国库券,而且银行还是按票面价格回收嘞!”
“同伟,看来咱们没白辛苦,只不过就是每天的交易都是需要凭证而且是限人限量的,不好抢啊!”
“没事儿的,我们先不急,再观望观望!”
在场的很多人都是和祁同伟一样的心里,实际交易的人并不多。
一上午过去,祁同伟都没有出手,而是十分耐心仔细地观察收集各种情况和信心。
中午时分,祁同伟带着陈阳和陈海去吃上海著名的生煎、小笼包和蟹壳黄。
其间陈阳感到奇怪,问祁同伟为什么对上海的美食这么了解。
祁同伟则用从报纸上看到的当借口,成功搪塞了过去。
他总不能告诉陈阳自己穿越前老去山水庄园吃这些吧!
在满足了口腹之欲之后,三人再次回到了银行。
只不过下午三点钟的窗口已然异常火爆,想买国库券的人远远多过想卖国库券的人。
“看这些购买者的打扮不是阔佬就是富婆,想必他们已经知道国库券对于自己的价值了。”
“姐,你说得对,难怪他们纷纷买进。”
“走,咱们也去买一点儿。”祁同伟说罢就朝前走去。
经过半个小时的各种操作,祁同伟买了500块的国库券,陈阳也买了500块的,陈海买了200块的。
就在他们刚离开交易窗口的时候,那个刚刚问过他们的中年大叔就又走近了他们。
这一次,他问得很直接:“小伙子,你的国库券卖吗?”
“大叔,这是我们刚买……”陈海心直口快地说道。
“大叔,你打算用什么价格买?”祁同伟一把拉住陈海,微笑着看向中年大叔。
“你们应该是以面值原价购进的,我再加2%的价格如何?”
“大叔,我们商量一下吧!”
祁同伟没有马上拒绝大叔,而是拉着陈阳和陈海去了一边人少的地方。
“同伟哥,你不会真打算卖给那个大叔吧?”
“陈海,不瞒你说,我真打算卖。”
“啊?为什么?”
“因为那个大叔的举动说明的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陈海,你好好想想,如果你是那个大叔,你为什么愿意加价2%?”陈阳说道。
“因为国库券抢手呀!”
“然后呢?”
陈海摸着自己的下巴:“既然大叔愿意加价2%,那么说明这个价格他能接受,而且说不定还有得赚!”
“陈海,你挺聪明啊!”
“嘿嘿,姐,我这不是跟着你和同伟哥耳濡目染嘛。”
“陈海,你说得没错!那个大叔显然是看见了国库券的巨大升值空间。”
祁同伟解释道:“三年期的国库券就和银行存款利率有近6个点子的差额,意味着只要加价不高于6%,都有得赚。”
“而且这还是三年期,那五年期,九年期的是不是升职空间更大!”陈阳补充道。
“我明白了,只要能高于同样年限的银行存款利率,那国库券就比其更值钱,也就值得加价购买。”
陈海眼睛发亮,恍然大悟。
“所以,那个大叔以为加价买我们手里的这1200块国库券自己有得赚,但我们何尝不是通过他搞清楚了行情,这1200块就当投石问路了。”
祁同伟的声音越说越小,“可别忘了,我们手里还有大家伙呢!”
陈海点点头。
祁同伟随后便找到了那个大叔,以1230软妹币的价格将1200块国库券卖给了他。
大叔还给祁同伟一张名片,表示要是还有国库券可以继续找他,价格绝对靠谱。
随后,祁同伟就带着陈阳和陈海坐上回汉东的火车。
路上,祁同伟一直把玩着那张做工考究的名片,上面“钱乐生”三个字令他想入非非。
“难道是申城钱家的人?”祁同伟心中有些揣测。
要知道钱家可是一个在龙国金融和地产方面的擎天大树。
“同伟,你为什么今天不卖掉带来的三千国库券呢?”陈阳问道。
“阳阳,还是那句话‘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我相信等到8月中旬,这国库券会比现在值钱的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