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开放式叙事:文案组的高级解读

换源:

  眼前的落地窗,映出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夜景。

霓虹闪烁,车流如织。

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被迫成功”的注脚。

“国家级数字文化复兴战略”。

好大的帽子。

这顶帽子扣下来,别说亏一百亿了,他现在就算想在项目里故意埋个服务器BUG,都可能被当成对国家网络安全部门的“压力测试”。

胃部一阵抽搐,冷汗顺着脊椎滑进了裤腰。

他必须想个办法。

一个更根本、更无法挽回、更釜底抽薪的亏钱办法。

既然项目主体不能动,那就从根基上把它挖烂!

而一个IP宇宙的根基是什么?

世界观和剧情!

只要把剧情写得一塌糊涂,逻辑混乱,人物崩坏,神仙来了也救不活!

想到这,林杰眼中重新燃起一丝阴冷的希望。

他按下了内线电话。

“让文案组组长张谦,立刻来我办公室。”

三分钟后,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发际线岌岌可危,眼神中充满求知欲的中年男人敲门而入。

张谦。

米忽悠文案组组长,一个无可救药的文学青年,林杰“亏钱大业”上的一块顽固绊脚石。

“林总,您找我。”

张谦的姿态放得很低,像个等待导师训示的学生。

林杰强打精神,指了指桌上那份被他揉得皱巴巴的《米忽悠宇宙》项目大纲。

“张谦,这个项目,遇到了点问题。”

张谦立刻紧张起来,扶了扶眼镜。

“林总,是世界观架构不够宏大?还是哲学思辨的深度不够?”

林杰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还不够?再宏大就冲出太阳系了!

“不。”

林杰摆出一副高深莫chè的表情,用一种空灵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声音说道。

“是它……太清晰了。”

张谦愣住了。

“太……清晰了?”

“对。”

林杰站起身,背对着他,望着窗外的夜景。

他要为接下来的“胡说八道”铺垫好动机。

“一个完美、自洽、毫无破绽的世界,是死的。”

“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无法被逻辑完全解释的‘留白’世界,才是活的。”

“我之前给你们的大纲,太拘束了。”

“现在,我需要你们,去打破它。”

林杰转过身,眼神灼灼地盯着张谦,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要你们,在现有的框架下,尽情地‘创作’。”

“让角色前后性格不一。”

“让剧情伏笔有头无尾。”

“让世界观的设定,充满无法解释的矛盾和漏洞。”

“总之,怎么离谱怎么来,怎么混乱怎么搞。”

“我要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堆看似有关联,却又互相矛盾的碎片。”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林杰的心在呐喊:明白了吗?!我就是让你们写垃圾!

写出一坨谁也看不懂的玩意儿,然后项目暴死,我亏钱成功!

张谦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他呆立在原地,镜片下的双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像一个苦苦求索的信徒,终于听到了神谕。

“我……我明白了……”

张谦的声音在颤抖。

“林总,我彻底明白了!”

“您要的不是‘烂尾’!”

“您要的是‘后现代主义的解构’!”

“您是要我们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的枷锁,将一切意义的解释权,交还给玩家!”

林杰:“?”

张谦越说越激动,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

“A角色的性格矛盾,那不是矛盾!那是他在不同平行宇宙的记忆发生了融合,导致了认知混乱!”

“B剧情的伏笔不填,那不是坑!那是留给玩家社群进行二次创作的‘叙事接口’!”

“世界观的漏洞,那根本就不是漏洞!那是‘观察者效应’在数字世界的体现!不同的玩家,观测到的宇宙本来就该是不同的!”

“天呐……”

张谦捂住了嘴,眼中满是敬畏与狂热。

“林总,您不是在下一盘大棋。”

“您这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可以无限解读、永不枯竭的‘开源式神话’!”

“请您放心!”

张谦对着林杰,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们文案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一定把这个世界的‘矛盾性’和‘破碎感’,做到极致!”

说完,他像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办公室,奔赴一场神圣的战争。

林杰僵在原地。

他缓缓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林杰是在煎熬中度过的。

他听说,文案组疯了。

整个部门买了几十箱功能饮料和咖啡,吃住都在公司,办公室里贴满了各种意义不明的逻辑图和哲学名词。

他们像一群狂热的考古学家,试图从林杰随手丢下的“垃圾”里,解读出失落文明的密码。

终于,在第三天深夜,林杰接到了张谦的电话。

“林总,幸不辱命。”

电话那头的声音,疲惫,却充满了完成旷世之作的亢奋。

“报告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

林杰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颤抖着手,点开了那封邮件。

一个文件标题,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他的眼球上。

《米忽悠宇宙:关于碎片化叙事与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哲学思辨初步探析》。

林杰的血压,“嗡”的一声就上来了。

我让你们写垃圾,你们特么的给我写了篇博士论文?!

他点开附件。

引言。

第一章:论“角色记忆融合”作为平行宇宙的表征。

第二章:“叙事留白”在玩家二创生态中的能动性研究。

第三章:从“观察者效应”看开放世界观的内在矛盾与和谐统一。

……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林杰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过去。

他强忍着吐血的冲动,往下翻。

报告里,他们将林杰当初为了省事,从三流小说里东拼西凑抄来的设定,全部赋予了崇高的“哲学意义”。

一个叫“狗蛋”的山贼NPC,因为林杰复制粘贴时手滑,在两个任务里性格完全不同。

报告里的解读是:

“‘狗蛋’,象征着凡人在不同命运线下的两种可能性。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宿命论’的深刻反诘。”

一个地图BUG,玩家可以卡进山体模型里。

报告里的解读是:

“这是林总故意留下的‘世界里侧’入口!象征着表层现实之下的真实与虚无!是留给硬核探索者的终极彩蛋!”

噗——

林杰再也忍不住,一口老血梗在喉头。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慌。

还有机会。

就算他们把垃圾解读成了黄金,但本质还是垃圾。

只要这套“高深”的理论不被市场接受,玩家们照样会开骂,项目照样会失败!

想到这里,他内心稍稍安定。

他必须立刻对这个“优秀”的报告做出反应,并推动事情向着更烧钱、更离谱的方向发展。

这是他唯一的反击机会。

林杰拿起手机,拨通了张谦的电话,用一种带着“欣慰”和“赞许”的颤音说道。

“张谦,报告我看了。”

“很好,非常好。”

“你们……领悟到了我想法的精髓。”

电话那头传来张谦激动的哽咽声。

“但是!”

林杰话锋一转。

“光我们自己懂,还不够。”

“这份理论太超前,太深刻了。我们需要更权威的声音,来为它背书。”

“这样吧。”

林杰深吸一口气,抛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亏钱大杀器”。

“你立刻去联系国内各大名校的哲学系、社会学系。”

“告诉他们,我们米忽悠,要成立一个‘数字叙事与未来哲学’专项研究基金。”

“预算……先拨一个亿。”

“聘请国内最顶尖的十位哲学教授,作为我们的‘特邀叙事顾问’,让他们来帮我们,把这套理论,打磨得更加‘完美’!”

林杰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一个亿!

去请十个老学究来研究游戏剧情!

这笔钱,总该能打水漂了吧!

这种脱离群众、故弄玄虚的做法,一定会激起玩家的强烈反感!

我真是个亏钱的天才!

就在林杰沉浸在自己“妙计”得逞的快感中时,手机“叮”地响了一声。

是一条新消息。

来自市场营销部的总监,苏清言。

林杰随手点开。

【林总,您的战略眼光,已经超越了神!】

【您让文案组联系哲学家的消息,我这边已经收到了风声!】

【我当机立断,立刻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相熟的几家财经媒体!】

【标题我都想好了——《超越商业!米忽悠豪掷一亿布局人文领域,林杰旨在为科技注入灵魂!》】

【就在刚刚,华尔街的几家顶级投行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

【他们认为,您此举开创了科技公司与人文学科深度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们的股价……】

【在纳斯达克盘前交易,已经暴涨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