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伯乐出现

换源:

  选拔赛结束后的第三天,陈风正在教室里做英语完形填空,班主任突然出现在后门:“陈风,有人找。”他放下笔,心跳莫名加快——玻璃窗外,李明教练穿着深蓝色运动服,手里捏着牛皮文件夹,金丝眼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方便聊聊吗?”李明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露台。陈风跟在后面,注意到教练右膝微微发肿,走路时带着轻微的跛态。“老伤了,年轻时踢职业联赛留下的。”李明仿佛看穿他的心思,“所以更不想错过有天赋的苗子。”

露台上,风卷起陈风的校服衣角。李明翻开文件夹,里面夹着选拔赛的录像截图和评分表,陈风的那页被用红笔做了大量批注。“你带球时的节奏感很特别,尤其是那次禁区前的急停变向,”李明调出手机里的视频,画面定格在陈风晃过防守球员的瞬间,“但问题也很明显,体能储备不足,对抗时容易吃亏。”

陈风攥紧校服下摆,喉咙发紧:“我会努力训练的!”李明笑了,从包里掏出一张烫金邀请函:“这是青训营的试训通知,下周一报到。不过——”他的语气突然严肃,“我看过你的成绩单,文化成绩必须保持在年级前五十,否则随时取消资格。”

放学铃声响起时,陈风在校园小径上狂奔。书包里的邀请函被汗水浸湿边角,他满脑子都是李明的话:“青训营只收最有潜力的球员,竞争比选拔赛残酷十倍。”转过拐角,他差点撞上抱着作业本的母亲。

“跑这么急做什么?”母亲稳住差点散落的练习册,目光落在儿子通红的脸上,“是有好消息?”陈风从书包夹层抽出邀请函,手指在“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几个字上摩挲。母亲的手突然颤抖起来,作业本“哗啦”掉在地上:“真的...真的能去青训营了?”

当晚,饭桌上的气氛比选拔赛那天更压抑。父亲把邀请函反复看了三遍,烟灰落在烫金花纹上:“去青训营要住校,学费、伙食费...家里哪来这么多钱?”母亲把炖好的排骨汤推到陈风面前:“要不...我去问问娘家?”

“不用!”陈风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可以申请奖学金,周末去打工!”父亲拍案而起:“胡闹!高三课业这么重,你还要分心赚钱?”

争吵声惊动了隔壁的张阿姨。她探进半个身子,脸上带着惊喜:“老陈,我刚听广播说,市体育局和几家企业联合搞了个‘足球新星计划’,专门资助青训营的贫困生!”说着,她递来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头条新闻赫然印着“为中国足球未来护航”的标题。

接下来的三天,陈风全家都在为申请奔波。父亲请了半天假,骑着电动车载着陈风跑教育局;母亲翻出陈风从小到大的获奖证书,连夜复印装订。递交材料的那天,李明教练正好来学校开会,他看着陈风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枚徽章——银色的雄鹰展翅图案,底座刻着“永不言弃”。

“这是我退役时队长送的,”李明将徽章别在陈风校服上,“青训营第一周会有体能测试,别让我失望。”陈风摸着微微发烫的徽章,忽然想起选拔赛那天,李明在暴雨中坚持看完所有球员的表现,雨水顺着他的眼镜腿往下淌。

试训前夜,陈风在书桌前整理装备。破旧的足球鞋被母亲用白漆仔细刷过,鞋舌内侧贴着纸条,是她用圆珠笔写的“平安”二字。衣柜里,新配发的青训营队服泛着冷硬的光泽,胸口的队徽让他心跳加速。

凌晨三点,陈风被噩梦惊醒。梦里他在绿茵场上奔跑,却怎么也追不上滚动的足球,看台上坐满嘲笑的面孔。他猛地坐起身,摸出手机,相册里存着李明教练发的体能训练计划:每天五公里晨跑、三组核心力量训练、模拟实战对抗

晨光微熹时,陈风已经站在操场上。路灯还亮着,他开始绕着跑道慢跑,影子被拉得很长。经过器材室时,他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王浩正抱着足球出来,看见他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听说你要去青训营了?以后别忘了兄弟!”

两人并肩跑了两圈,王浩突然说:“那天选拔赛,李教练问我你的事。他说,你是他见过最有灵性的前锋,但...”他顿了顿,“但如果不把弱点补上,再好的天赋也会浪费。”

陈风望着逐渐亮起的天空,远处传来早班公交车的鸣笛声。他想起李明教练说的话,握紧了拳头。风掠过发梢,带着青草和露水的气息,那枚银色徽章在晨光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新的征程。

试训当天,青训营大门敞开着,大理石墙上的校训“以球育人,以体育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陈风背着行囊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这片梦想的土壤。远处的训练场上,已经传来此起彼伏的哨声和呼喊,而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