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腰处,有一块形似卧虎的巨石,上面端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他便是云枢道长。云枢道长身着一袭月白道袍,腰系麻绳,头戴一顶铁铸的道冠,这道冠相传是他早年云游四方时,用一块陨铁亲手锻造而成,能避邪煞。他的身边摆着一口古朴的铁剑,剑身雕满了古老的符文,这是他多年修身养性所倚仗的法器。
云枢道长本名朱子辰,早年因目睹战乱中百姓的苦难,心生出家修行之念。他曾在武当山拜师学艺,后因机缘巧合得到一本古老的道家秘籍,便开始四处游历验证书中所学。云枢道长对山的钟情,源于一次偶然的驻足。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在山巅静坐时,忽然闻到一阵奇异的香气,抬头望去,只见龙血树在月光下绽放着冰肌玉骨的花朵,宛如仙子起舞。那一刻,他认定此地便是他修行传道的归宿。
与云枢道长相对的,在山的另一侧,坐落着一座新建的龙皇寺。寺中住持空觉大师,原名赵四,曾是大悟山的一名年轻僧人。他自幼父母双亡,被寺庙收养,因此对佛法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空觉大师在修行佛法之余,还苦心钻研佛医之术,尤其擅长用草药和针灸治愈信徒们的病痛。他的僧袍是深蓝色的,这是他所在的寺庙特有的颜色,象征着宁静与深邃。他手持一串檀木佛珠,这串佛珠是他师父圆寂前赠予他的,每一颗珠子都凝聚着师父的祝福与期许。
空觉大师来山的契机,源于他一次游历时所做的梦。在梦中,他见到山的上空浮现出一朵巨大的金色莲花,莲花中心坐着一位慈悲的菩萨。醒来后,他便将此事告知师父,师父沉思片刻后,告诉他这或许是佛祖的指引,让他前往山传扬佛法。在师父的鼓励下,空觉大师便带着对佛法的虔诚与热忱,踏上了前往山的旅程。
在龙爪山的北侧,紧邻着大城潭,是一片肥沃的农田,这里居住着楚斯远一家。楚斯远是镇上的捕头,身材高大,眼神锐利,腰间悬挂着一把黑鞘钢刀,这是他执行公务时的必备武器。楚家祖辈以务农为生,但到了楚斯远的父亲楚怀谨这一代,因楚怀谨在一次抵御山匪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被县令提拔为捕头。楚斯远自幼便跟随父亲习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
楚斯远的妻子陈雅萱,身为猎户之女,自幼便展现出超凡的箭术天赋。她手持一张小巧的桦木弓,箭矢上装饰着彩色的羽毛,这是她狩猎时的得力助手。陈雅萱的家族世代生活在山林间,以打猎为生,她从小便跟着父亲在山林中奔跑,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和矫健的身手。她与楚斯远的相识,是在一次镇上的比武招亲大会上。当时,楚斯远凭借高超的武艺赢得比武,而陈雅萱则被他的英勇和正直所吸引,主动上前表明心意。婚后,她常在山林中狩猎,以补贴家用,同时也会将猎物分给镇上的贫困人家。
在山的这场风波中,李浩然和萧书韵也深受牵连。李浩然在山林中狩猎时,恰好目睹了道士与僧人的对峙。他担心事态扩大,便急忙下山通知楚斯远。而萧书韵则在山腰的草药园中,听着山上传来的吵闹声,心中担忧不已。她停下手中的活儿,匆忙往山下赶去,想要了解情况。一路上,她的心中默念着,希望山上的冲突能早日平息,让这片宁静的山林恢复往日的平和。
空觉大师在龙皇寺的建设中,也不忘发挥自己的佛医特长。他组织寺中的僧人,在寺旁开辟了一片药园,种植各类草药,以便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同时,他还邀请云枢道长的弟子们前来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养生之道和医术秘诀。云枢道长对此也表示支持,他认为道家的养生理念与佛家的慈悲为怀可以相互融合,共同为百姓谋福祉。
在楚斯远的调解下,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而李浩然和萧书韵也在山林间继续过着他们的狩猎生活,等待着那来自龙血树的神灵赐予的佳音。空觉大师与云枢道长的交流日益频繁,二教的弟子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山的名声也随着他们的善举而远播四方。
山的山林深处,一群孩子正在嬉戏玩耍。他们中有的是猎户的后代,从小跟随父母在山林中奔跑,练就了一身敏捷的身手;有的则是工匠的子女,耳濡目染下对建筑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小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便是李浩然与萧书韵的女儿——李思小怡。
李思怡继承了父亲的勇猛与母亲的聪慧,年仅七岁便已能熟练地射出箭矢,命中远处的目标。她的右臂戴着一只小巧的皮护腕,这是她父亲用猎到的山兔皮亲手为她制作的,既能保护她在射箭时不受弓弦的勒伤,又显得灵动可爱。她经常跟随父亲李浩然在山林中练习箭术,李浩然则会耐心地教导她如何观察风向、判断距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中寻找最佳的射击位置。
而与李思怡形影不离的,还有楚斯远与陈雅萱的儿子——李思涵。李思涵虽然比李思怡大一岁,但身形却瘦小许多,这源于他自幼体弱多病。为了增强李思涵的体质,陈雅萱特意为他缝制了一件厚实的鹿皮坎肩,里面塞满了她从山中采来的晒干的艾草,据说这样能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他驱寒保暖。李思涵对木工有着独特的天赋,他常常捡拾山林中的树枝,用小刀削削刻刻,做成各种小玩意儿。在李思怡练习箭术时,他便会坐在一旁,专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木块,不时抬头望向李思怡射出的箭矢,眼中满是钦佩与羡慕。
在山的另一边,龙皇寺附近的草药园里,空觉大师的弟子小悟正在辛勤地除草。小悟是个孤儿,被空觉大师从山下的战乱中救回,自幼在寺庙中长大。他继承了师父的慈悲心肠,对草药有着天然的敏感。他腰间系着一条粗布围裙,这是寺中师兄弟们用旧布料为他缝制的,虽然简陋,但却十分实用。小悟在除草时,会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刚长出嫩芽的药苗,因为他知道,这些草药将来能救人性命。
与此同时,云枢道长的弟子小道也在霜枫岩观附近的山林中采集草药。小道原是富家子弟,因厌倦了家族的争斗,独自跑到山上,被云枢道长收为弟子。他身着洗得发白的道袍,道袍上绣着一朵花,这是云枢道长亲手为他缝制的,象征着他与山的缘分。小道在采药时,总会随身携带着一本破旧的道家医书,一有空闲便翻开研读,希望能将书中的知识与实际采药经验相结合,为百姓们解除更多的病痛。
李思怡与李思涵时常会来到龙皇寺和霜枫岩观附近玩耍。李思怡对寺庙中的佛像和道观中的神像都充满了好奇,她会认真地聆听小悟和小道为她讲解其中的故事和寓意。而李思涵则对寺庙和道观的建筑结构感兴趣,他常常爬到一些低矮的屋檐下,仔细观察木梁和石柱的连接方式,回家后便用木头模仿着雕刻出微型的建筑模型。
有一天,李思怡与李思涵在山林中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兔子。小兔子的前腿被荆棘划破,鲜血直流,瑟缩在一棵老橡树下。李思怡立刻从腰间取出母亲给她的伤药,而李思涵则用身上的鹿皮坎肩小心地将小兔子包裹起来,避免它受到更多的惊吓。他们将小兔子带回李浩然家中,萧书韵见状,立刻为小兔子清理伤口,并用草药制成的膏药敷上。在萧书韵的精心照料下,小兔子渐渐康复。李思怡与李思涵每天都会来看望它,给它带来新鲜的嫩叶和野果。小兔子痊愈后,李思怡不舍地将它放归山林,但小兔子似乎也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常会在清晨或傍晚,悄悄地来到李浩然家的院子外,用红红的眼睛望着他们。
在山脚下的龙爪山上,铁匠李四的铺子总是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李四身材壮实,满面虬髯,他的右手戴着一只厚重的皮护腕,这是他在无数次锤打铁器时用来保护手腕的。他的锤子已被磨得光滑发亮,每一记敲击都能准确地打造出各种精美的铁器。李四的铺子不仅为山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铁钉、铁锁等物件,还为镇上的村民打造农具和生活用品。他的妻子王氏则在铺子后面经营着一个小酒馆,为劳累一天的工匠和猎户们提供热腾腾的饭菜和香醇的米酒。
李四的酒馆里,时常会聚集着来自各地的工匠和行商。他们围坐在粗的八仙桌旁,喝着王氏亲自酿制的米酒,分享着各地的见闻和故事。在这些客人中,有一位名叫顾泽霖的年轻画师。顾泽霖腰间系着一条深蓝色的画师围裙,上面沾满了各色颜料。他的行囊中总是背着一个巨大的画夹,里面装满了他沿途绘制的山的风景和人文画作。陈远被山的奇景所吸引,已在山上逗留了月余。他白天在山中写生,晚上则在酒馆中向众人展示他的画作,交换一些米酒和干粮。他的画作生动地展现了山的四季变化和两教共存的和谐景象,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龙爪山的西北角,有一处被爬山虎覆盖的老旧宅院,这里是裁缝铺“锦衣坊”。铺子的主人是一位姓叫周的妇人,她身材娇小,眼神灵动,手指修长而灵活。周家的裁缝铺专门制作僧道服饰和传统的汉服。她为龙皇寺的僧人们缝制的藏青色僧袍,针脚细密,领口和袖口处绣着精美的莲花图案;为霜枫岩观的道人们制作的米白色道袍,宽大飘逸,腰间系着的丝带随风轻摆,宛如仙人衣袂。周家的手中总是拿着一枚小巧的象牙顶针,这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嫁妆,伴随着她缝制出无数美丽的衣裳。她的丈夫孙大是个沉默寡言的木匠,成天在铺子后面打制衣架和衣柜,为妻子的生意提供配套的木制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