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怡在精准判断后,纵身跃下悬崖,稳稳落在一棵松树枝上。她迅速抓住树干,一手紧紧抱住牧童,顺着树干滑下,躲进了松树底部的洞口。自上次从风洞的矿山出口脱身后,思怡对龙爪山错综复杂的洞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常练功之余,她常常去探索这些山洞,而这个悬崖上的山洞后来被人们称为玉皇洞。洞口隐藏在荆棘丛中,极为隐秘,思怡偶然发现后,曾冒险进入,发现另一个出口竟位于半山腰的一棵松树旁。这次,正是这棵松树成为了牧童的救命恩人。
附近的居民得知此事后,纷纷前往梦长生家讨要说法,甚至打算上县衙告状。梦长生无奈之下,只得花费一大笔钱才平息众怒。人们交口称赞李思怡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将那面绝壁命名为“舍身崖”。
尽管梦长生未能夺得何首乌,但他对长生不老药的执着追求并未因此而终止。
在一个醉意朦胧的傍晚,梦长生从龙爪山返回家中。由于亲戚的热情款待,他中午多饮了几杯,此刻仍带着几分醉意。夕阳西下,一弯新月高挂在山巅,梦长生跌跌撞撞地前行,口中还不停地哼着小调。突然,眼前闪过一道亮光,他停下脚步,定睛一看,只见一位仙女翩然而立。她头挽高髻,金钗闪耀,面如满月,蛾眉淡扫,身着一袭红裙,彩带飘飘,足蹬莲花宝座,手持拂尘,宛如天仙下凡。
梦长生心中暗喜,以为机会从天而降。
“仙姑,我已等候多时。土地庙早已建成,却未见您送来长生不老药。菩萨向来言出必行。”他谄媚地说道。
“梦长生,你且听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菩萨对你的土地庙甚为满意,但若想获得长生不老药,还需完成三件好事。若有一件办得不妥,菩萨自不会轻易赐福。”仙女的嗓音威严而悦耳。
“仙姑但说无妨,只要在下能做到,定当全力以赴。”
“你能做到,也必须做到。第一件:‘五马分棺’。”
“五马分棺?这……这棺乃何物?听来甚是骇人,还请仙姑明示。”梦长生心中一惊,却尽力保持镇定。
“此棺乃你家粮行的量斗。你家的斗暗藏玄机,收租时用大斗,售粮时用小斗,实为吮吸百姓血汗的‘活棺材’。虽说你捐资修庙,但那不过是用佃农的血汗钱堆砌而成。你必须将这只斗一分为五,制成公正的新斗,方能获得菩萨的宽恕。”
“这……在下定当照办。第二件又是何事?”
“第二件,名为‘黑杆掏心’。”
“还请仙姑指点迷津。”
“你家的黑杆秤与夹层斗如出一辙。秤杆中灌注水银,购粮时用大秤,售粮时用小秤,你从中牟取了多少黑心钱,连你自己也难以尽数。如今,你须更换秤具,以示诚意。”
“好!在下即刻换秤。第三件又是什么?”
“第三件名为‘仙河上闩’。”
“仙河上闩?此话凡人难解。”
“你所积攒的财富,多为不义之财。菩萨欲将你的财宝经由仙河流走。唯有在河上设一道闩,方能截住财宝。”
“这闩又该如何设?”
“菩萨命你在村口的仙河之上搭建一座桥梁,无论是石桥还是木桥皆可,但必须坚固耐用,不可偷工减料。待桥竣工之日,菩萨自会赐你长生不老药。”
“仙姑请放心,在下定当竭尽所能,待桥修成之日,在此静候仙姑携药而来。”
“如此甚好。”伴随着一阵轻笑,仙女的身影渐渐消散在山间。
次日,梦长生便召集了地方官绅,宣布愿捐资在仙河之上修建一座桥梁,以便乡亲们往来通行,也让远道而来的香客们上山朝圣更为便捷。众官绅听闻此事,纷纷赞誉梦长生的善举,并开始为新桥的设计出谋划策。最终,大家一致推举龙爪山掌墨师傅李四之子——李福,担任仙桥的主墨。
李福运用龙爪干砌的建筑技法,在仙河中成功垒起了五座桥墩。然而,就在桥墩即将完工之际,六月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汹涌而至。湍急的水流席卷而过,将桥墩底部的流沙冲刷一空,导致河中央的两座桥墩轰然倒塌。大石块被翻转,小石块则被冲得无影无踪。
洪水退去后,李福蹲在河畔,愁眉不展。他深知自己在下基石时未能彻底清除流沙,这才酿成了如今的惨状。他主动向梦长生承认错误,并自愿无偿重修此桥。
恰在此时,梦长生之子梦仕回到了家乡。梦仕在朝廷担任工部官员,负责监督洛阳宫苑的修建工程。亲眼目睹了皇帝的暴虐无道以及无数民工累死在工地上后,他意识到这个王朝已日薄西山。尤其是黑松岗军的势力日益壮大,梦仕凭借直觉判断出朝庭的覆灭就在旦夕之间。因此,他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当然,他并非空手而归,表面上虽是轻车简从,但暗地里却带回了数箱金银财宝。
早在龙爪山城,梦仕便已听闻父亲捐资修桥的事迹,心知此事在民间的口碑尚可。当他来到村口的河边时,只见石料已备齐不少,河面上还露着三个桥墩,九名石匠正东张西望着。
回到家中,安置好行李后,梦仕关切地询问起父母的身体状况及日常起居,随后话题自然转到了修桥之事上。
“父亲,您为何突然萌生在仙河之上修建石桥的念头?这可是笔不小的开支呀!”梦仕好奇地问道。
“哎,这桥可不是我想修的,实是被仙姑逼迫所致。”梦长生无奈地叹道。
“此话怎讲?什么仙姑?”梦仕疑惑地追问。
梦长生便将自己如何遇到仙姑、仙姑提出的三项要求以及长生不老药的事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您可曾仔细辨认过那仙女的容貌?在附近的村子里,您是否见过体态相似的姑娘?或者,您是否得罪过谁,而那人家中有这般模样的女子?”梦仕急切地问道。
“这倒未曾留意。难道这仙姑是有人假扮来骗我的?”梦长生满腹狐疑。
“父亲,您总是执着于长生不老药。即便真有长生不老药,那秦始皇、汉武帝也难逃一死。再说了,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受骗于方士之手。徐福渡海东去,五利将军骗财骗官。生死皆有定数,皇上尚且难逃一劫,何况您我呢?”梦仕语重心长地劝解道。
“照你所言,这修桥一事乃是被人故意**难,那我岂不是白花冤枉钱?不如赶快将石料运回家,把咱家后院的围墙再加高三尺,然后再去找那‘仙女’算账。”梦长生愤愤不平地说。
“不,父亲,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桥还是要修。如今世道动荡不安,大业皇帝的龙椅怕是坐不稳了。我正是看透了时局的动荡,才选择归隐避祸。既然桥已修成这般模样,我们不如将计就计,一定要把桥修好,以此赢得民心。在县城时,我就听到不少人称赞您修桥积德,这说明所谓的仙女非但未能奈何您,反而让您借此修桥扬名立万。再者,咱家也并不缺那点银子,如今花出去的,将来必定能收回来。”梦仕胸有成竹地说,语气中透着指挥若定的气势,仿佛又回到了在工部给属下部署任务的时光。
“不过,这次山洪暴发,冲垮了两个桥墩,看来这桥还不那么容易修成。”梦长生仍心存疑虑。
“这好办。上次发洪水时,桥基被冲垮,是因为您担心工程浩大、耗费过多,所以没让石匠们夯实桥基。我昨日已实地查看过,必须将浮沙层全部清除,直至见到底下的基岩,然后再铺设基石,这样再大的洪水也冲不垮了。明日就按我安排的去做,我还要借修桥这件事,大肆宣扬咱家的善举。”梦仕成竹在胸地说。
次日上午,仙河边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河滩上龙旗飘扬,人群熙攘。
随着一阵嘹亮的喇叭声,梦长生点燃了香烛。供桌被安置在河畔,桌上摆放着三牲祭品。香烛袅袅,梦长生率领一众乡绅,对着河神三拜九叩,行礼如仪。
紧接着,梦仕净手焚香,手持一卷黄纸,朗声宣读《祭河神》。
刹那间,四周一片寂静,众人屏息凝听,心中既怀着对河神的敬畏,也满是对李氏父子的钦佩之情。
祭礼圆满结束后,众人按照新选定的桥墩位置,挥锹铲沙,正式拉开了修建仙河桥的序幕。周围的百姓对修建仙河桥热情高涨,纷纷自发参与义务劳动,有的为工匠们送饭送水,更多的人则是对梦长生一家的善举赞不绝口。
随着桥墩的逐步完工,只待在桥墩上铺设并排的四行大条石,仙桥便大功告成。
“李师傅,现在就看您的了,如何将那二十四根大条石搬运过来?每根石重达数千斤,您打算如何从山上运下来?”有石匠好奇地问道。
“您不必为此操心。当年我父亲修建龙爪桥时,所用的石料比这里的更远。这里的石料只需从山上滑下来即可。”李福自信满满地回答。
“可问题是,这山间根本没有现成的道路呀。”石匠们面露难色。
“现在就跟我来修路。”李福果断地说。
于是,众人来到后山,背来圆木,在山沟中搭建起滑道。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施工,滑道终于搭建完成。李福一声号令,石匠们齐声应和,各执铁撬杠。在李福的指挥下,一根重达数千斤的条石顺着滑道缓缓下山。沿途垫上圆木,众人继续推撬条石,使其稳稳地滑上桥墩间的木架,最终平稳地搁置在桥墩上。如此反复,二十四根条石逐一安放妥当,形成了坚固的桥面。
当大条石稳稳地滑上桥墩的那一天,乡亲们纷至沓来,一睹这奇迹般的景象。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人人都称赞李福巧夺天工,如同神仙下凡。
桥面铺平之后,又在河边竖起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由梦仕亲手撰写,正面刻着“仙桥,梦长生义建”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仙桥通行的首日,方圆数十里的村民以及龙爪山的香客僧道纷纷前来庆贺。喇叭声、锣鼓声、欢笑声在山谷与河间回荡。梦长生和梦仕满面春风,对人们的赞誉报以谦逊的微笑。邻村一位老篾匠为了展示手艺,用竹篾编织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狮子头,还糊上了五彩斑斓的纸。远远望去,那狮子活灵活现,大口一张一合,眼珠闪闪发光,耳朵也随之摆动。老篾匠高举狮子头,在人群中穿梭,赢得了阵阵喝彩。一群孩子紧随其后,欢声笑语,都想亲手触摸这精美的工艺品。
人群中,有个年轻小伙子见此热闹场景,也起了玩兴,一把从篾匠手中夺过狮子头,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左摇右摆,上蹿下跳,模仿狮子的各种姿态,引得周围的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
“老人家,您为何会想到编织这个狮子头呢?”梦仕找到篾匠,客气地询问道。
“狮子可是山林之王啊。这仙河桥刚修建时,桥墩被洪水冲垮,想必是小河神在作怪。我编织这狮子头,就是想借山中之王的威风,来震慑河神,让它再也不敢轻易冲撞这座桥。”老篾匠解释道。
“老人家说得极有道理。有山中之王镇守此桥,再合适不过了。”梦仕点头称赞。
接着,梦仕找到李福,建议道:“李师傅,您不妨雕刻出一雌一雄两只大石狮,分置于仙桥的两端,以镇守石桥。”
“这好办。我明日就上山寻觅合适的石料。而且,我还打算献出家传的绝技,在桥的两侧各安装栏板,并在栏板上雕刻出神龙图案。”李福满口答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李思怡显得格外神采奕奕。她和同村的姐妹们围坐在河滩的鹅卵石上,放声高歌。她们唱的山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古老的歌谣、讲述故事的歌、问答歌以及情歌等,每一首都巧妙绝伦,生动形象,扣人心弦。那歌声引得全场的青年男女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附和起来。直到傍晚时分,人群渐渐散去,龙爪山顶依旧回荡着青年男女对唱的歌声。女歌手唱道:“都说歌声胜百灵,妹出谜语请您答:什么有叶不开花?什么结果不开花?”男歌手机智地对答:“浮萍有叶不开花,漂泊天涯不还家;无花果结果不开花,敦厚老实不自夸。”又问道:“什么花开得最早,香气能飘几里地?什么花开并蒂,永不分离?”对方回应道:“油菜花开得最早,香飘四野人沉醉;豆角花开并蒂连,携手偕老永不离。”
目睹此情此景,梦仕心中暗自欣喜,觉得这一举措果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于是,他立刻吩咐家人设宴,款待工匠和乡绅们。当时正在梦长生家参加宴会的赵子墨,忽然收到官衙的紧急传令。他毫不犹豫地放下酒杯,大步地赶回自己家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