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啥不明白的地方吗?”德利涅教授目光扫过那名工作人员。
“没了……”工作人员挠了挠头,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悄悄地走到了一旁。
心里暗想,这位大牛发问,自己哪敢有什么不满。
全球能摘得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的数学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加上克雷福特奖的,更是凤毛麟角,仅有两位,德利涅便是其一。
哪怕数学界的主席亲临,也得给这位大牛足够的尊重。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更是敬畏有加。
如果顾辰留意到了背后的这一切,或许会客气地回一声谢谢,但此刻的他,心思全在眼前的四块白板上,连工作人员的提醒都未入耳。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算式,四天的辛勤成果终于要迎来展示的时刻。
接下来的挑战,将在现场揭晓。
时间紧迫,仅剩半小时。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台下的观众,背后的目光,统统抛诸脑后。
在这个无国界、无肤色、无地位之分的舞台上,顾辰凝视着白板上的算式,内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提笔。
“s(α)Σane(nα);,n∈ζ……”白板上,公式排列得密密麻麻。
德利涅教授的目光如箭,紧锁着白板,突然转向旁边的好友,好奇地问:“你认为他能够破解这道谜题吗?”
泽尔贝格教授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公式,嘴角微微上扬:“这可不好说,不过嘛,咱们拭目以待吧。数学这玩意儿,可是青年才俊的天下,七成的辉煌成就,不都是这些四十五岁以下的小伙子们创下的吗?”
德利涅仍旧盯着白板,笔尖悬停在记事本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追问:“这就是你转向弦理论研究的理由?”
泽尔贝格教授轻轻一笑,稍作停顿,然后回答:“嗯,或许吧。”
在演讲厅的另一头,魏文的目光如同被白板上的公式吸引,他的竞争对手,正站在那个瞩目的位置,迎接世界级难题的挑战。那些步骤,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甚至现在,他发现自己连跟上对方的思路都颇为吃力。
终于,他忍不住轻声开口:“教授。”
王熹平教授同样盯着白板,目光坚定,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笑了笑:“嗯?有何事?”
魏文犹豫了一下,问:“您觉得……他能成功吗?”
王熹平教授沉吟片刻,轻轻摇头,数论啊,那可是数学界里最挑人的领域,成功了,那可真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魏文紧跟一句:那要是栽了呢?
教授眨了眨眼,哈哈,恐怕会成为普林斯顿数学界,今年的热门笑料。
那些媒体的讽刺,简直可以预见。想想那自以为了不起的傻瓜,换了稿子想在学术会议上挑战世界难题,结果被轰出去的情景……科研确实需要这种勇气,但别指望媒体会有一丝同情心。
老先生心里暗暗为这些年轻人担忧,不由得心生感慨。
年轻真好啊……
这种无畏和闯劲,确实只有年轻人才有。
他这个年纪,要考虑的事情太多,顾虑重重。
年纪大了,就越发追求稳妥,可稳妥过头,往往就没了突破。
这不仅仅是灵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年纪大了,专注力和记忆力下降。
身为一个体制内的数学教授,要下定决心去碰某某猜想这类大课题,真是难上加难,毕竟投入三五年,可能连个水花都看不见,考核的时候可不好交代。
顾辰这个本科生,逍遥自在,既不受学业的束缚,也不为应酬所累。他带着一颗单纯的好奇心,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竟然在探索的旅途中捞到了宝贝……
就算偶尔栽个跟头,他也笑得出来。
要是真能有所成就……
那放眼望去,同辈中能与他匹敌的,只怕是那位年纪轻轻就提出“ps理论”,在数学界掀起波澜,被誉为格罗滕迪克传人的德国小鲜肉教授彼得·舒尔茨了。
或者说,这类天才吧。
王老先生站在演讲台前,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情。
一旁的魏文却沉默不语,眼神复杂,内心似乎波涛汹涌……
在台上。
那原本三十分钟的启发时间,早已在五分钟前画上句号。
可到了这一刻,输赢早已不是重点。
顾辰望向新拖来的白板,长舒一口气。
他嘴角含笑,对着那五块密密麻麻的白板轻声说道。
“上帝玩儿的六面骰子,咱们给它添了个新花样,两面同时朝下,是不是挺有意思?”
“希尔伯特老爷子对素数无限性的证明,大概也是受了这种奇思妙想的点拨吧……”
面对这块空白的画布。
他,自信满满地举起了右手。
笔尖轻舞,宛如侠客挥剑,直指那难题深处。
【s(-(logkx)s(>0,k≥2,这条件下的数组h……】
【……】
【果然,孪生素数对多得数不清啊。】
讲台之下,一片宁静。
德利涅教授眼中精光一闪,紧抿的嘴角渐渐绽放出笑容。
旁边的泽尔贝格教授乐呵呵地开了口:“我那拓扑学的玩艺儿,本想为筛法添砖加瓦,谁料竟助了这小子一臂之力,砍翻了波利尼亚克的k1难题。哈,青出于蓝啊!”
德利涅轻轻搁下笔,揉了揉眼角,轻声用母语确认:“正是。”
全场静悄悄的,仿佛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顾辰站在白板前,一笔一划写下最后几个数字。
深吸一口气,他转身面向听众,眼带笑意,声音坚定。
“瞧,孪生素数对无穷无尽,咱们离波利尼亚克猜想又近了一步!”
“耽误了大家一点时间,我的证明结束了。”
时间与空间在这一刻发生了跃迁,仿佛回到了那个考场,那个停笔交卷的瞬间。
心中百感交集。
听着自己的心跳声,顾辰将手中的记号笔,轻轻搁在了讲台上。
灯光之下人头攒动。
这一刻,现场的所有人,都是见证者,亦是阅卷人。
这份答卷,面向的是整个世界。
面对着全场听众,顾辰微微鞠躬。
转身。
向一片寂静的台下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