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学的会议室里,突然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号角,校长许建亲自挂帅,下令软件院的头头脑脑必须全员出席。
实验室里的教授们,正忙得不亦乐乎,却被一通电话紧急召回,齐刷刷地坐在会议室内。
这次会议的主题明快直接,就是那篇在网上掀起滔天巨浪的文章——《浅谈华国当代校园学术风气——从一位本科生的论文说起》。
说的是一位本科小哥,一个月内sci论文九连发,引发了对我国高校学术氛围的争论,还顺带质疑了某期刊的审核标准,更是直接点名金大。
这让金大有点坐立难安。
会中,软件院的一位老教授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发言:“那九篇论文我细细品读过,说实话,质量相当可以,一个本科生能写到这份上,不容易啊。说人家灌水,我看有点过分,不少投稿的论文还不如他呢。那位祝方才先生,恐怕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咱们不妨和他聊聊,指正一番,说不定他一高兴,就把帖子给删了。”
这发论文还有错了?
教授们心里直犯嘀咕,这场会议,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哈哈,祝方那小子,自己有几斤几两还当别人都是瞎子吗?”书记在会议桌旁挥了挥手,一脸不屑,“挂着教育评论员、科普作家的牌子,这不是明摆着要和我们过不去吗?”
这事儿真是棘手。
学生们明明啥错没有,学校也不可能无端责罚他们,可现在舆论却一边倒。
整件事就像个笑话,一个外行人凭着社会地位乱指挥一气。
至于他为啥这么做,几位校领导也是一头雾水。
幸好不是填志愿那会儿,不然这会儿大家得骂翻天了。
然而,不管怎样,学校的名声已经受到了重创!
许校长脸色沉重,沉默了大约三十秒,终于缓缓地说:“现在不是论文质量的问题,而是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学术风气有了疑虑。当务之急,我们要回应这些质疑,给公众一个交代。同时,还得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下午的讨论后,会议终于有了两项应对措施。
一方面,学校为了名声,那篇博文引起的骚动可得好好公关一下,发个公告说明论文的含金量,律师函也跟上,非得让人道歉不可。另一方面,命令各院系的大头,得把这个顾同学找出来,问问到底啥情况。
一个月就发表了九篇SCI,这数字差点儿就上双了,听起来真是够神奇的。软件院的教授们,谁还没灌过水呢,可这么疯狂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不过,学校的头头脑脑们还不知道,其实顾辰同学可是发了十篇,其中一篇还不是计算机的,是数学领域的大作呢……
……
微博上,评论炸了锅。
“我去,一个本科生搞出九篇SCI,这不是逗我吗,这么容易?”
“……我觉得我也能行。(狗头)”
“力挺祝老师!清除学术害虫!纠正不良风气!(拳头)(拳头)”
“作为MIT的留学生,这种事在美国想都不敢想,肯定是国内某些期刊审核不严,让人钻了空子……”
“悲哀啊,我们大学培养的都是些什么人!论文写这么多有啥用?能变成原子弹吗?本科生都这么厉害,看得出,咱们国家的学术界真是病得不轻……”
“一个月写九篇论文?哈哈,真是笑死人了,你行你上啊!”
顾辰瞪大眼睛,心里直骂娘。
我这边的支持者都哪儿去了?难道智商都集体休假了?
转发评论点赞,热闹非凡!
他独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刷着微博,气得直拍桌子,却也只能干瞪眼。
人们哪,只爱看他们想看的,至于真相嘛,谁在乎?
权威倒塌,应试教育的产物挨批,民间科学大侠横空出世,学术界的“虚伪”被一一揭穿……那姓祝的说的论文真那么烂?有人会亲眼看一眼吗?
做梦呢。
顾辰为了反击,特意注册了微博,结果他的评论如同石子投入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唉,微博小透明的日常心酸啊……
深呼吸,顾辰按下手机,习惯性地薅了把头发。
本以为是个轻松差事,谁料竟是个大坑。
要是当初用个笔名发表,哪有这些破事?可现在,后悔药没得卖啊。
正想着,手机铃声响起。
拿起来一看,哦,是老唐。
顾辰一脸困惑,心里琢磨着,唐教授找他能是啥事呢?难道跟那篇论文有关?
不至于吧?
他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接起了电话。
“喂?”
“小顾啊,忙不忙?”
唐教授的语气听起来还挺轻松,顾辰稳了稳心神,回答:“正自习呢……有事儿吗?”
电话那头,唐教授顿了顿,接着说:“有空的话,来我办公室一趟。”
“现在就要去?”
“对,就现在。”
……
匆忙收拾好书包,顾辰揣上电脑,抱起书本,直奔唐教授的办公室。
推门而入,他发现数学系的鲁主任和计算机系的张主任也在。
三位教授瞧见顾辰,先是露出笑容,接着眼神交流间,似乎有些神秘。最终,唐教授轻叹一声,直截了当地问:“顾辰,跟你说件事儿。”
“您说,教授。”
唐教授不绕弯子了:“前阵子,你不是发表了数学论文吗?之后有没有往SCI期刊投稿?”
顾辰心里明白,这事儿藏不住,便坦白:“投了。”
张主任扭头看看鲁主任,一脸苦笑:“唉,我就说吧,一听到姓顾的,我还以为我们系没几个这个姓的。结果问了个遍,谁都不知道论文怎么写,更别提投稿了。”
唐教授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又追问:“你发的那些,真是数学论文?”
顾辰挠了挠头,点点头,声音里带着点儿羞涩,“嗯,还有点别的,就是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
“你这小子,不是才研究梅森素数吗?怎么又跳到计算机领域去了!”唐教授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
顾辰嘿嘿一笑,“那家报刊给稿费,一篇能给150呢。我就把研究成果分成了九份,一篇篇发给他们了……这样也不行?”
唐教授、鲁主任、张主任三人面面相觑,一片沉默。
这事儿说大不大,学校本就提倡多发论文,为了稿费发论文,虽然听着新鲜,但也没违规。
可事情总有转折。
办公室的气氛突然安静得诡异,鲁主任清了清嗓子,换上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顾同学啊,那些论文,真是出自你手?”
顾辰一脸坦然,“那当然,我还都是在图书馆里辛苦码的字呢。”
他这倒是实话,要是光从系统里搬出来,自己不理解,那最多也就是抄抄算法,根本不可能写出论文来。
他为了论文,翻阅的文献堆起来快有山高,专业书籍更是一本接一本。
哪怕是突然来个现场问答,关于人工智能和GIS系统的问题,他也答得跟吃豆芽一样轻松。
可要是问题跳出了他的知识圈,比如人工智能在其他行业的妙用,他可能就得抓耳挠腮了。但没关系,有系统帮忙,积分一兑,难题也就不再是难题,顶多就是消耗大了点。
鲁主任哑口无言,软件院的张主任却是一笑,开口道:“鲁主任,别介意,我们不过是惊讶,你在数学和信息技术的造诣上都这么深。C语言考个九十五分,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论文独立完成,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有些人爱嚼舌头,那是他们的事。”
虽然人工智能大多是用C 写成的,C语言的成绩和它没直接关系,老师教的也不过是C 的皮毛。
但想想看,能写出那般论文的人,C语言这种基础考试,自然不在话下,九十五分,正好符合张主任的心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