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雪中送炭

换源:

  深色的玻璃窗下,顺风集团的大楼高高耸立,王伟斜靠在总裁办公室的舒适椅背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划过。

午休时分,他总爱悠哉地享受这短暂的清闲,浏览一番微博上的热闹,或是翻翻最新的新闻。互联网行业的风云变幻,了解一下时事,也算是工作的一部分。

“哟,这届本科生不简单啊,九篇SCI论文!”王伟不禁哑然失笑,轻轻摇头。

他随手一点,微博热搜上,科普作家祝方才的名字映入眼帘。一见到这个名字,王伟不禁微微皱眉,心里有些不痛快。

这个祝方才,名气不小,以毒舌闻名,圈里人都叫他祝大嘴。王伟素来不齿这种靠嘴皮子博眼球的家伙。尤其是他对我国教育的批判,总是不厌其烦地提及王伟的高中学历,仿佛这是他观点的铁证。

王伟对自己的学历倒是从未介怀,要不然,以他的财力,弄个名誉博士学位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被人三番五次地提及“高中生”这个身份,任谁都会有些不爽,毕竟,谁愿意被人一次次地揭短呢?

王伟一瞧见那名字,便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心想:这种文章,不瞧也罢,肯定是满纸荒唐言,一把是非刀。

他心中暗笑:一个本科生,居然敢妄谈我国学术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恰好此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请进。”

推门而入的,正是那年轻有为的梁胜豪,加州理工的双料博士,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已是公司无人机物流研发中心的技术总监。他近来忙得不可开交,皆因无人机物流技术进展神速,成了业界焦点。

顺风公司,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翘楚,自然不会错过这股潮流,携手大江无人机,砸下五亿重金,打造全新的研发中心。

然而,硬件的局限让无人机配送短期内难以成真,这事儿王伟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尽管挂着无人机物流的名头,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其实都把精力放在了智能物流上,比如用大数据选址建仓库,提升自动化分拣技术,那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梁胜豪轻快地走到办公桌旁,将一本杂志“啪”地一声放在王伟面前,眉飞色舞地说:“王总,这次我可真是挖到宝了!”

“哦?”王伟眉头一挑,露出好奇的神色。

“是啊,那个小本科生,竟然发表了九篇论文!”梁胜豪故意卖了个关子,“内容新颖,算法独特,让人眼前一亮呢。”

王伟坐直了身子,眼角带笑:“哦,这么厉害?”

“不过嘛,”梁胜豪拖长了声音,“他的研究有点……未来感十足。无人机物流现在还只是空中楼阁,全球的大公司都在硬件上较劲。可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

“接着说,接着说。”王伟的兴趣越来越浓。

“他在论文里天马行空,提出了城市物流‘蜂巢’的概念,无人机自动导航,还能通过人脸识别找到收货人,用手势就能签收,遇到障碍还能自动报警,这一系列操作,简直像是在看科幻小说!”梁胜豪说得兴起,两眼放光。

梁盛豪话锋一顿,停在了关键处。

王伟轻轻用食指点着桌面,眉头微皱,想了好半晌,才慢悠悠地说:“那么,他不过是抛出了一个观点吧?”

若是仅限于此,那真是小菜一碟,随便什么人,只要懂得摆弄PPT,都能在人工智能这个热门话题上吹嘘一番。这样的水平,顶多算是入了门。

凭这样的本事,别提想得到他的认可,就连公司招聘的新人HR那一关,只怕都难以通过。

梁盛豪却摇了摇头,笑道:“非也,非也,他可不只是纸上谈兵。他玩真的,搞出了些算法,尤其是人脸识别和GIS系统方面的,颇见功底。他的那些人脸识别算法,虽有不足,但创新之处不容小觑,咱们研究中心直接拿去用都没问题。”

这顾辰不单是想想而已,还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这其中的价值,自是云泥之别。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我要建栋房子”,而另一个人却已经开始圈地动工,两人的成就,岂能相提并论?

王伟对那本科生的研究进度,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他深知,有价值的研究哪能不耗费银两呢?

他随手翻开一本计算机期刊,目光落在那几页折角的文章上。

“无人机物流,前景大大的有!”

“人工智能像素点分析,这算法不赖啊!”

“动态图像识别,优化得挺妙!”

“人体特征尺寸,自动测量,高大上!”

“……”

文章虽有些许水分,但总体来说,这几篇论文的价值,那是杠杠的。

梁胜豪见王伟沉默不语,接着游说道:“这几篇论文,就这么发表在期刊上,太浪费了。咱们不如直接给他发个offer,把他挖到咱们公司来,咱们投资他,让他继续研究。”

王伟挥挥手,“着啥急呢。”

梁胜豪一皱眉:“您是不是觉得他学历不够?我说句公道话,就他现在这能力,那些搞人工智能的研究生都比不上他。再说无人机物流这块,咱们现在用不上,但早晚得涉足!提前储备人才,总比以后跟人抢人强吧!”

“嘿嘿,学历这东西,在计算机领域里头,还真不是绝对的。”王伟轻描淡写地笑着,随手将手中的期刊扔在了桌面上,“有能力,才是硬道理,这你还不知道吗?”

他瞥了眼梁胜豪,接着说:“那封offer,咱们不急,慢慢来。国内搞无人机物流的,也就咱们独一份,技术大牛哪那么容易跑掉。”

梁胜豪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心里暗自佩服:“总裁这招,妙啊!”

“让那帮年轻人,特别是那个顾辰,多吃点苦头,磨磨性子。”王伟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等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咱们再出手,给他一张年薪五十万的offer,那时候,他还不得对咱们顺风死心塌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