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南疆的休憩与鹰隼之眼

换源:

  与此同时,埃文率领着庞大的迁徙队伍,早已深入蛮族领地南疆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在一处隐秘的山谷暂时安顿下来。清澈的溪流提供了水源,茂密的森林提供了隐蔽和部分食物,长途跋涉的疲惫终于得以舒缓。

埃文并未休息。他爬上一处视野极佳的山巅,手中拿着一个由打磨光滑的水晶片和铜管巧妙组装而成的简陋装置——这是他利用沿途收集的材料制作的“望远镜”。他将眼睛凑近一端,远方蛮族巡逻队的轮廓、营寨的位置、乃至山峦的走势,瞬间被拉近,变得清晰无比。

“这…这是何物?竟能视远如近?!”站在他身旁的雷纳德,那位中年魔法师学徒,此刻完全失去了平日的沉稳,脸上充满了孩童般纯粹的惊奇和激动。他从未想过,魔法之外,竟有如此奇妙的造物能拓展凡人的视野。伊薇特的目光也投了过来,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赞赏。

埃文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专注地观察着。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过每一道山脊,每一个隘口,记录着蛮族巡逻队的路线、换防的间隔、哨塔的分布。时间一点点过去,他时而用炭笔在随身携带的粗糙纸张上飞快勾勒。

当他放下望远镜时,一张详尽得令人惊叹的蛮族布防图已然完成,不仅标注了兵力分布,连不同山脉的高低起伏、潜在路径都清晰无比,仿佛这片土地已在他心中建模。

回到山谷中临时的核心营地,埃文召集了核心成员。地点是一个相对宽敞、用原木和厚帆布搭建的简陋帐篷。与会者包括:父亲罗德兰、伊薇特·晨星、雷纳德、几位德高望重的村落长老(他们中不少人的祖先确实与蛮族同源)、黑石矛队的主要指挥官们——如今这支队伍已扩充至五百人,设一位矛队统领(统领),每百人设一位百夫长(百夫长),每十人设一位什长(什长)——以及几位投降的原紫罗兰王国军官(其中职位最高者是一位银星校尉)。

埃文带来了珂莱娅。此刻,她不再需要伪装。正如埃文所料,经历了血喉隘口的血战,队伍与索伦已是不死不休,背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公开王女的身份,不仅能凝聚人心,更能赋予他们行动以紫罗兰王国复国的大义名分,对收服那些投降的军官尤为重要。

珂莱娅换上了一身埃文之前从贵族府邸“收集”来的衣服。这是一件月白色的提花绸长裙,虽然尺寸对少女体型的王女来说略显宽大,但精致的剪裁、领口袖口细腻的银色刺绣,以及腰间一条埃文不知从何处找来与之相配的银链束腰,依然将她衬托得落落大方,优雅天成。原本山洞泉水的神奇力量早已让她身上的伤痕消失无踪,肌肤恢复如初的细腻白皙。

此刻的她,虽身处简陋营地,那份源自血脉的高贵气质却自然流露,与周围环境形成奇异的对比,却又因埃文的存在而显得并不突兀。那处藏着神秘泉水的山洞,早已被埃文运用精妙的建筑学光学原理进行了伪装,完美融入了山体环境,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老猎人,也难以察觉其存在。

当埃文牵着珂莱娅的手步入帐篷时,所有等待的目光瞬间聚焦。惊讶的低呼在帐篷内响起,尤其是那位银星校尉,眼睛瞪得溜圆。雷纳德露出了“果然如此”的了然神情,姿态更加恭敬。

伊薇特的目光在王女脸上停留,那与故友艾莉丝王后(王女之母)依稀相似的眉眼,让她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复杂的追忆与深沉的愧疚(当年她力劝艾莉丝逃离王都未果,艾莉丝在城破前强行将她调离险境,自己却选择了留下与臣民共存亡)。

罗德兰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先是震惊,他们这些偏远山民对王权并无根深蒂固的敬畏,祖辈的蛮族血脉让他们更看重实际。

但当他们看到埃文与王女并肩而立,一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们心中燃起:或许…这正是一个契机!追随眼前这位宛如天生王者的少年领袖,借助王女的大义名分,在这南疆之地,建立一个属于他们黑石山脉人自己的、不再受压迫的王国!他们的目光,很快从王女身上移开,炽热地投向了埃文。

埃文将众人各异的神色尽收眼底。聪慧如他,自然洞悉了那些期盼、震惊、算计与忠诚。他要做的,就是找到所有人心中那个共同的目标——生存、尊严、复仇、建立新家园——将这股力量拧成一股坚不可摧的绳,去完成他对珂莱娅的承诺。

他牵着珂莱娅的手,走到帐篷最前端象征着领袖的位置。珂莱娅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坚定力量,面对众人的注视,她克服了少女的羞涩,努力挺直腰背,展现出王女的优雅与镇定。

“诸位,”埃文清朗的声音在帐篷内响起,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我观察了蛮族的布防。”他展开手中的图纸,上面精确的标记让懂行的人(如军官和伊薇特)暗自心惊。“他们守卫森严,岗哨布置虽非无懈可击,但想让我们这数千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穿过他们的领地,绝无可能。强行突破,只会引来围攻,伤亡惨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因此,我们只能派出一个小规模的精锐队伍,尝试潜入,与蛮族的首领进行接触和谈判。我们黑石山脉的许多人,祖辈本就来自南方,血脉相连。磐石语(注:为蛮族语言命名),我们中不少人都通晓,沟通并非障碍。”他的目光看向几位长老,“我记得,几位长老的村落,过去就与山那边的蛮族部落有过往来,或是交易,或是接待过想要外出的蛮族青年?”

几位长老纷纷点头确认。

“血仇,是我们共同的纽带。”埃文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力量,“我们的村落被屠戮,他们的血亲同样死于索伦和霍顿之手。这份仇恨,足以成为我们对话的基础。大规模进入不可能,但一支几十人的使团,我相信长老们有办法联系到对岸的人,为我们打开对话之门。”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商议:人选、路线、携带的礼物(主要是证明血仇的信物和少量缴获的精致武器)、谈判的策略与底线。

最终决定,由埃文亲自带队,王女珂莱娅随行以彰显诚意(也避免留她在营地可能引发的意外)。黑石矛队的统领——那位名叫布隆(Bron),身高超过两米、宛如铁塔般的壮汉——自然入选,作为力量与勇武的象征。

同行的还有三位在蛮族中素有威望的长老、伊薇特和雷纳德(魔法力量是重要的谈判筹码与安全保障),以及包括那位银星校尉在内的几位投降军官(既是用人之际,也是防止他们留在后方生变)。罗德兰则被委以重任,留在营地主持大局。

为了管理好这庞大而混杂的队伍,埃文展现了他惊人的组织能力。他迅速设立了一套虽显稚嫩但结构清晰、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设立了粮秣官管理食物分配与储备,军械官负责武器维护与配发,户籍官统计人口、安排住所与分工,治安官维持营地秩序。他提拔了一批在村民中素有威望、品德正直的人担任这些职务的副手或基层管理者。

这套制度极大地分担了罗德兰的压力,让营地即使在领袖离开时也能保持基本的运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