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阴阳平衡论健康:阳受贼风,阴受湿邪解析

换源:

  在探讨“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哲学观念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阳”与“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源自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刻观察与体悟。阳,通常被视为明亮、温暖、积极、向外的力量,它象征着天空、日光、白昼以及一切具有生长、发散特性的事物。在这里,“天气”即指天空中的自然之气,它主宰着外部世界的变化与运行,是阳之属性的具体体现。

而阴,则与暗、冷、消极、内向相对应,它代表着大地、夜晚、月光以及一切具有收敛、凝聚特性的事物。“地气”则是指大地内部蕴藏的自然之气,它主宰着内部世界的稳定与和谐,是阴之属性的生动展现。

将这一观念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阳者天气也,主外”强调的是事物外在的、积极的、主动的一面,它鼓励我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外部世界的新领域。而“阴者地气也,主内”则侧重于事物内在的、消极的、被动的一面,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一阴阳观念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风水、武术等传统学问的理论基础。它教导我们要在阴阳之间找到平衡与和谐,既要勇于追求外在的成功与成就,也要注重内心的修炼与成长。

指阳的属性偏于充实、活跃,而阴的属性则偏于空虚、沉静。在中医理论中,阳通常代表人体的外表、功能活动以及具有防御、温煦作用的物质;而阴则代表人体的内部、物质基础以及具有滋养、濡润作用的物质。

“贼风虚邪”指的是自然界中能够侵袭人体的不正之气,如寒风、湿气等。由于阳主表,具有防御外邪的作用,因此当人体受到这些外邪的侵袭时,阳分会首先受到影响,出现如感冒、风寒等症状。

饮食起居对人体内部阴分的影响。如果饮食无节制,起居无规律,就会损伤人体的脾胃功能,影响气血的生成与运行,进而导致阴分的亏虚。阴分亏虚后,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虚损的症状,如疲乏无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注意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既要防止外邪的侵袭,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身体的健康。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即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我们来理解一下“阳”与“阴”在中医中的含义。在中医理论中,“阳”通常代表着人体的外表、活动、功能等具有积极、向外特性的方面;而“阴”则代表着人体的内部、物质、基础等具有消极、向内特性的方面。这一阴阳理论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当人体受到外界的阳邪(如风热、暑热等)侵袭时,这些邪气往往会首先影响到人体的六腑。六腑在中医中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等空腔脏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因此,当阳邪侵袭时,六腑的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出现如腹胀、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状。

当人体受到外界的阴邪(如寒湿、风邪中的寒邪等)侵袭或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导致阴分亏虚时,这些不良影响往往会首先作用于人体的五脏。五脏在中医中指的是心、肝、脾、肺、肾等实质性脏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具有藏而不泻的特性。因此,当阴邪侵袭或阴分亏虚时,五脏的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出现如心悸、失眠、胸闷、咳嗽、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病邪侵入六腑时,由于六腑以通为用,其生理特性决定了它们对病邪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一旦病邪入侵,六腑的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出现发热、难以安卧等症状。同时,由于六腑与肺、胃等脏器相连,病邪还可能上逆影响这些脏器,出现喘息、呼吸急促等表现。

而当病邪侵入五脏时,情况则更为严重。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其生理功能复杂而重要。一旦五脏受到病邪的侵袭,往往会导致气机郁滞,出现胸胁胀满、闭塞不通等症状。此外,由于五脏与大肠等腑器相连,病邪还可能向下影响大肠,导致泄泻(即飧泄)等症状的出现。如果病邪长时间滞留于五脏,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肠道疾病,如肠澼(一种慢性腹泻或痢疾)。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界病邪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为我们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思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抵御外界病邪的侵袭。同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也应该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在中医看来,喉与咽虽然都位于人体的上部,但它们在功能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喉是呼吸的门户,与天气相通,主要负责呼吸和发声;而咽则是饮食的通道,与地气相通,主要负责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因此,喉与咽分别代表了人体与外界天气和地气的联系。

阳通常代表着人体的外表、活动、功能等具有积极、向外特性的方面;而阴则代表着人体的内部、物质、基础等具有消极、向内特性的方面。风气通常指的是自然界中流动的气体,具有轻扬、发散的特性;而湿气则指的是自然界中湿润的气体或液体,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

当人体受到外界风气的侵袭时,由于风气具有轻扬、发散的特性,它往往会首先影响到人体的阳分,即外表和功能活动方面。这时,人体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而当人体受到外界湿气的侵袭时,由于湿气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它往往会首先影响到人体的阴分,即内部和物质基础方面。这时,人体可能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抵御外界风邪和湿邪的侵袭。同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也应该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