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炷香定生死,士兵还在笑 “儿戏”

换源:

  庄杰英撇撇嘴角,

“我骗你干啥?”

苏仪心头一喜,

随即又有隐忧。

喜的是建功机会已至,

忧的是特战队尚未完成基础训练,

如何发挥作用?

正沉思间,

庄杰英重重拍向他肩膀,

震得苏仪肩头生疼,

“话已带到,你小子速整备兵马,大王即刻开拔!”

言罢,

庄杰英掀帘离去。

苏仪揉着肩膀拉开门帘,

暮色中打定主意,

河套至燕阳尚有路程,

正好途中练兵!

他大步走到相邻帐篷,

一把扯开帘子,

“全体起床,立即集合!”

……

刘彻看向身后的军队,

跟着自己前往燕阳城的只有3000人。

燕阳城驻军有500人左右,

合起来不过3500人。

以如此兵力阻挡匈奴单于的十万铁骑,

即便据守燕阳城,

仍是险象环生。

刘彻并不是不想多带些兵马前往燕阳城,

只是公孙敖率领的是皇家军,

虽然父皇命他听自己调遣,

但是皇家军眼里只有公孙敖,

没有他胶东王刘彻。

好在公孙敖非常配合自己工作,

围困河套城身先士卒,

只是,

父皇的任务是让他收服河套,

并没有与匈奴单于硬碰硬的要求,

所以只能让公孙敖和皇家军继续留在河套城周围。

……

河套城头,

匈奴左贤王望着一小部大汉军队拔营,

腾起阵阵烟尘,

心头大石暂落,却又添新忧,

若单于攻破燕阳城,

十万大军压境,

自己该如何办?

左贤王在匈奴一直拥兵自重,

当初攻打河套,

单于是千阻万阻,

左贤王刚愎自用,

擅自用兵。

此刻,

没想到单于亲自来救。

他长叹一声,

转身退下。

……

刘彻率3500士兵出发时,

未见苏仪身影。

可据他所知,

是这3500人里是算上苏仪特战队的那100号人的。

“老庄,苏仪呢?”

刘彻勒住缰绳问。

“回大王,那小子说什么不会骑马,”

“带着百名属下步行,已提前出发了。”

刘彻笑了出声,

“他竟然不会骑马?!”

三千对十万的压力虽在,

刘彻却因这插曲稍微轻松一些,

“哼!”

“就算他提前出发,”

“他们步行,咱们是骑兵。”

“老庄!”

“在!”

刘彻下令,

“咱们要比苏仪先行到达燕阳城,”

“然后在城头嘲笑他!”

“是!”

马鞭扬起,

3000铁骑如离弦之箭奔涌而去。

待马蹄声渐远,

道旁草丛中钻出一队人影。

他们浑身捆扎青草,

头顶编着简陋草环,

望着骑兵背影嘟囔,

“怪不得头儿说骑马误事,原来是自己不会骑!”

十人扛起地上的粗壮原木,

小跑着追赶队伍。

狂奔近三分钟,

众人抵达树林边缘。

原木轰然落地,

士兵们齐声大吼,

“头儿,我们到了!”

树林中,

苏仪盯着手中的沙漏点头。

从军营到此处3公里路,

士兵身披全甲、肩扛重物,

最快一队仅用20分钟,

最差也未超过30分钟。

他收起沙漏,

背手而立。

士兵们赶忙扔下物件,

勉强列成队列。

“看你们体力还行。”

苏仪扫视众人泛红的面庞与粗重的喘息,

继续说,

“但仅有体力远远不够。”

“你们能无声杀敌吗?”

“能潜入敌城纵火投毒后全身而退吗?”

“能辨识山川地图吗?”

“能携带三日口粮在野生存七日吗?”

“会攀援绝壁吗?”

一连串质问让众人面面相觑,

无人应声。

“听令!”

苏仪开始部署编制,

“全体都有!”

“你们分编十个小队,每队十人。

“各队推选队长,今后由队长率领分头行动。”

“即刻推选!”

特战队的初步架构,

在河套通往燕阳城的风沙中悄然搭建。

……

苏仪话音刚落,

人群顿时热闹起来,

约摸一炷香工夫,

十名队长推选完毕。

苏仪扫过众人,

大多是熟面孔,

待特战队架构初定,

苏仪下令第一队先行出发,

行出两里后就地隐蔽。

其余九十人待其藏好后全力搜寻,

限时一炷香,

未找到任何一人的队伍受罚,

寻得最多者有奖。

士兵们听到这话面露无奈,

这与小时候捉迷藏有何不同?

第一队出发一炷香后,

剩余九十人扛着原木跑步进入搜索区域。

苏仪也扛起一根原木,

随队跟进。

第一队表现堪忧,

香未尽便全员暴露。

按照苏仪的命令,

找出最多一队队员的的三队长常行进,

其余队伍抗原木继续前进,

一队则蛙跳前进。

一队队长当场抗议,

“我们藏的也要受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