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队队长质疑,
苏仪反问,
“你们藏了一炷香就被全部找出了,还有脸质疑?”
“那……扛原木也行啊,为啥要蛙跳!”
“哦?你想抗原木?”
“还是蛙跳吧……”
如此轮换训练,
十支队伍轮番担任“猎物”与“猎手”。
天色渐暗时,
众人仅行进五十余里。
入夜后,
苏仪率队摸黑前行,
命士兵将甲胄涂成黑色,
脸庞抹上炭泥,
只留牙齿与眼白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苏仪教授夜战技巧,
如何无声潜行,
三人小组交叉掩护,
“之”字形走位避敌。
若有违者,
匕首便会擦着耳畔或靴尖钉入地面,
换来阵阵惊呼。
众人几乎整夜赶路,
直至凌晨才得片刻休憩。
次日清晨,
苏仪又驱策士兵重复前日训练。
“如何瞬间杀敌而不发声?”
苏仪手持树枝在沙地上勾勒人体轮廓,
“此处是太阳穴,肘击或指戳可致命。”
“喉结部位,掌刀劈砍可瞬间制敌……”
士兵们望着他的眼神逐渐染上惧意。”
“这家伙莫不是拿活人练过?”
因时间紧迫,
苏仪仅针对燕阳城战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
……
几日后下午,
刘彻率骑兵进驻燕阳城时,
苏仪的特战队距此尚有一日路程,
而匈奴单于的十万大军前锋已逼近至三十里外。
……
燕阳城,
又称燕阳关,
位于河套城西北,
两侧是高山,
燕阳城在山底处,
依险而建。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刻,
关城之上,
士兵往来巡逻。
一名将领立于城头,
远眺远处漫天烟尘,沉声说,
“匈奴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
急行军的特战队抵达距燕阳城四十里处。
疲惫至极的士兵听到休息命令,
立刻瘫倒在地,
原木滚落一地。
“起来!剧烈运动后需缓步走动,不许立刻松懈!”
苏仪抄起鞭子抽打躺地的士兵,
“不想肌肉酸痛就按我教的方法活动!”
士兵们惨叫着起身,
按苏仪传授的技巧缓步调整呼吸。
待众人稍作休整,
苏仪背手而立,
神情严肃。
士兵们见状迅速列队,
不敢有丝毫懈怠。
“弟兄们,距燕阳城还有四十里。”
苏仪扫视队列,
“你们说,我们如何进关?”
士兵们面面相觑,
议论纷纷,
“自然是走进去!”
“难道要爬进去不成?”
“头儿问话必有深意,这是在考我们!”
“得了吧,说不定头儿想弄马车来接咱们!”
苏仪被下方七嘴八舌的议论逗得哭笑不得,
轻咳两声示意安静。
他早与众人约定,
训练之外可随意玩笑,
但临战与训练时必须绝对服从指挥。
这一点,
在多日磨合中已初见成效,
而且在未来的战斗中,
发挥了巨大作用。
……
“现在公布考核结果!”
苏仪从出营起便边训练边记录,
令他满意的是,
这些汉军悍卒底子扎实,
体能训练与无声杀敌技巧掌握迅速,
只是无声潜行水平参差,
当过游侠的士兵在潜伏、攀爬中优势显著,
而擅长马战的力士型士兵则在单兵肉搏中表现突出。
“一队队长,A 。”
“二队队长,A。”
“三队队长,A。”
从队长开始,
苏仪逐一宣读成绩。
十名队长中一队队长A 外,
其余都为A级.
剩余90名队员多为A-,
只有少许人是B。
念完成绩,
苏仪清了清嗓子,
“最后一项考核,”
“以队为单位,”
“天亮前秘密潜入燕阳城。”
“方式不限,”
“但若被守军发现者,”
“成绩降一级,伙食降一级。”
“听好了,我可不会去营救你们,”
“任其在牢中待到战后。”
苏仪顿了顿,
“准许打晕友军,但不许伤人!”
士兵们哄笑起来。
苏仪瞥向沙漏,
“此处距燕阳城四十里,”
“之后行军不需要扛原木,”
“也不需要蛙跳。”
众人欢呼雀跃!
“但是!”
苏仪打断说:“你们要想好潜入的方案。”
“我不希望你们的方案相同。”
“还有,”
“最先入城的队,可挪用最后一队的伙食费!”
众人面面相觑,
上哪儿找十种不同的潜入法?
苏仪扔下一句“我在城里等你们”,
便消失在夜色中。
见苏仪离开,
十名队长对视片刻,
齐声大吼,
“出发!”
百名士兵随即沿官道狂奔而去。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