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特战队遁入山林变 树鬼,400 匈奴精骑变刺猬

换源:

  单于不满地瞥向黑狗,

此前左贤王求援时,

黑狗曾建言“坐山观虎斗”,

待汉军围城半年后才出兵,

刘彻书信送来时,

黑狗又力主强攻燕阳城,

被自己否决,

如今竟借那古刹之口再提攻关,

难免有越权之嫌。

“退下,本单于自有主张。”

单于转向那古刹,

“令你率五百精骑沿道清剿,遇可疑者,杀无赦!”

“是!”

那古刹抱拳领命。

……

此刻,

苏仪对匈奴动向浑然不知,

正惬意围坐在篝火前炙烤野兔。

油脂滴入火中,

发出“滋滋”声响。

“头儿,该返程了吧?”

一队队长开口。

一圈队长围坐烤肉,

苏仪翻动手中兔肉,

“差不多了。

此番袭扰后,

匈奴士气已挫。

就算单于想攻燕阳城,

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对了,藤网编得如何?”

苏仪忽然问。

“大半完工,勉强可用。

但头儿,这藤网何用?”

“用处大着呢!

平时悬树上当床,

防蚊虫,

战时撒向敌群,

限制行动后用弩箭攒射……”

苏仪阴笑两声,

队员们不禁寒颤。

“休息片刻,

今日再干一票,

夜里趁黑回营!”

“好!”

队员们听到归期,

士气大振。

忽然,

一名放哨游骑纵马狂奔而来。

苏仪认出是己方斥候,

立即抛掉烤兔,

抽剑上马,

“有敌情,备战!”

队员们们迅速收起食物,

抄起兵器翻身上马。

斥候身后,

一溜暗红色匈奴骑兵紧追而来,

约二三十人。

众人不敢大意,

纵马疾驰中侧身扣动弩机,

一枚鸣镝箭呼啸后射,

这是苏仪仿制匈奴冒顿单于的预警手段,

遇三倍以上敌军追击时释放。

苏仪给它取名:钻天猴。

“是钻天猴!”

苏仪脸色骤变,

大吼,“撤!带上藤网!”

林间顿时展开追逐战。

特战队回身射击,

击落七八名匈奴兵。

但追兵越聚越多,

最终近四百骑杀来,

一名黑甲匈奴将领一马当先,

穷追不舍。

……

“撤进山林!”

苏仪一声令下,

率特战队向一处山林疾驰。

身后匈奴骑兵紧追不舍。

纵马狂追的那古刹兴奋不已。

他率五百精骑出营,

分百人为斥候搜索,

自率四百人在4号粮仓附近发现汉军,

立功心切的他立即率军冲杀。

本欲合围歼敌,

却被汉军游骑警觉,

追逐战就此展开。

见身边士兵不断中箭落马,

那古刹又急又怒,

这支汉军竟人人配备手弩,

要知道这等兵器在匈奴军中极为金贵。

见汉军向山林逃窜,

那古刹暗笑对方主将愚钝,

山林地形复杂,

骑兵难以奔驰,

汉军虽可藏匿,

却也难以逃脱。

己方四百人对两百人,

且对方多有伤员,

此战必胜无疑。

他忍不住在马上发出得意的冷笑。

率四百匈奴兵追至山林边缘,

却见两百多匹战马在林下悠闲啃草,

鞍上却空无一人。

显然汉军已下马入林。

那古刹翻身下马,

握刀率先进入树林,

转身叮嘱士兵,

“小心!汉军手中有弩机!”

话音未落,

弓弦骤响,

一名士兵额头中箭倒地。

众人只见一道持弓黑影在树间跳跃,

瞬间消失。

那古刹心头闪过一丝不安,

却很快甩去,

四百对两百,岂有不胜之理?

他下令盾兵在前、刀兵护弓手,

小心搜索前进。

然而,

搜遍整片树林,

竟未见汉军踪影。

他们没注意到,

当脚步掠过草丛、枯树时,

无数双眼睛正透过缝隙注视着他们。

从正午到黄昏,

搜索一无所获。

那古刹不禁怀疑,

汉军是否已趁隙逃脱?

但外围斥候回报未见异动,

且战马仍在林外,

汉军断无弃马步行之理。

他咬牙切齿,

“再找不到,就放火烧林!”

……

入夜,

那古刹命士兵退出树林,

在林外扎营。

营寨外围燃起篝火,

士兵分班警戒,

以防偷袭。

下半夜时分,

值夜士兵呵欠连天,

正欲唤醒同伴换岗,

突然数百支弩箭、羽箭从林中激射而出。

弩箭命中率约七八成,

羽箭则几乎百发百中,

数名校尉当场被羽箭贯首。

第一轮箭雨便让百余警戒兵折损近半。

苏仪在黑暗中冷笑,

“敌军主将简直无谋,篝火通明如同靶子。”

匈奴兵反应迅速,

有盾者举盾,

无盾者以尸体为掩体后退。

但火光中又有十余羽箭飞来,

精准射中暴露部位,

惨叫声此起彼伏。

睡梦中的匈奴兵慌忙执械出帐,

却遭第二轮箭雨迎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