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将军果然是人中豪杰。”
陌生人笑着作揖,
苏仪回礼,
因为不认识,
抬眼看向刘彻。
刘彻恍然大悟,
忙解释说:“忘了介绍,”
“这位是益州太守,黄太守。”
苏仪问好。
刘彻继续说,
“此次邀请他过来也是为了你。”
“为了我?”
刘彻点点头,
“你去送战书回来,”
“说那匈奴单于旁边有两个外国的将军,”
苏仪恍然大悟:“车轱辘转、转车轱辘!”
刘彻哈哈大笑,
“对,就是他俩。”
“当时你说,可是劝降。”
说完,指着黄太守说。
“黄太守曾经出使西域,与那两个车轱辘有些交情,”
“我特上奏父皇,请太守过来劝降。”
苏仪点点头,
也很快明白,
接下来的任务,
就是带着黄太守去劝降。
劝降必须悄无声息,
整个大汉军中,
也就自己的特战队有这本事了。
刘彻看出苏仪心事,
叫他上前,
“苏卿,有什么事尽管问,”
“太守是咱们自己人。”
有这句话,
苏仪便放心,
于是问:“太守可会武功?”
黄太守有些尴尬,
“我是文官出身,不曾习武。”
苏仪点点头。
以目前特战队的实力,
带一两个不会武功的人进入匈奴大营还是很容易的。
“有困难吗?”
刘彻问。
苏仪摇摇头。
刘彻继续说:“黄太守速来与我相好,”
“劝降一路凶险,”
“苏卿可一定要保他安全。”
苏仪知道,
刘彻如今只是个胶东王而已,
连太子都不如,
结交朝廷权贵,
并不是为了谋权篡位,
仅仅是在皇权和太子下,
能保全自己罢了。
苏仪点点头,
轻声说:“大王放心,交给在下。”
随后使个眼色,
刘彻心领神会,
“好了,众将退下吧,”
“黄太守和苏卿留一下,本王要详细介绍一下苏卿。”
众将闻言散去,
只是淮南王刘安杵在原地不动,
刘彻扭头问:“皇叔您还有事儿?”
刘安讪笑说:“我与黄太守许久未见,也想……”
刘彻打断说:“改日改日!”
“今日烦劳,皇叔退下休息吧,明日一早,还要跟你商议布放的事情。”
黄太守也接话,对刘安说:“日后卑职亲自拜访您。”
见再不走没辙,
刘安只好灰溜溜离开。
……
屋子中只剩下刘彻、黄太守和苏仪三人。
苏仪开口说:“大王,”
“黄太守突然出现在燕阳城,”
“太守又是文官,”
“怕是城内肯定有人疑虑。”
“太守之前出使过西域,”
“若往深了猜,定能推测出大王的劝降策略。”
“所以……”
“劝降之事,事不宜迟!”
刘彻点点头,
“苏卿深知我心,”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只是你们刚刚回城,”
“我听庄杰英说,”
“你们特战队也损失了一些弟兄,”
“实在是……”
苏仪摇头说:“大王过虑,”
“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
听到苏仪的决绝话语,
刘彻点点头,
随后看向黄太守,
黄太守轻声说:“交给在下。”
三人相互作揖,
苏仪和黄太守退下准备。
……
次日,
匈奴大帐旁的树林里。
苏仪和黄太守在茂密树叶中向大帐里张望。
突然,
一名身着匈奴暗红色盔甲的士兵向两人身后走来,
苏仪早已察觉,
转头一看,
是一队队长。
“头儿,来这边换盔甲。”
黄太守跟着苏仪来到一处树下,
只见数名匈奴士兵仅着内衣,
被捆在树上,
口中塞着布团,
空气中弥漫着难闻气息。
黄太守皱眉,
苏仪笑了笑,
黄太守乃文官,
看来是比较少见到这种场景。
在马匹掩护下,
苏仪与黄太守换上匈奴盔甲,
苏仪扯乱头发遮住额头,
翻身上马吩咐一队队长,
“你在前开路。”
一队队长率三名士兵领路,
苏仪与黄太守跟在后面。
……
“口令!”
黑暗中传来喝问,
伴随弓弦声响。
一队队长立即应答,
“马蹄!”
咯吱——
营寨大门缓缓开启。
一队队长一马当先入营,
苏仪控制缰绳紧随其后。
走到僻静处,
众人下马。
苏仪下令,
“留人手看马,别让别人发现了。
你带几人前导!”
一队队长与三名队副探路,
其余人隔两丈跟进。
匈奴降将彻轱辘转和转彻轱辘的营寨相邻,
中间以低栅栏分隔,
面向匈奴主营方向则设箭塔与木墙。
一队队长绕行半圈,
找到一处瞭望塔视线盲区,
向苏仪招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