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汉代竟现土制手雷,长安郊外巨响震破天际

换源:

  此后几日,

苏仪每日去王府签到,

给公主讲老班长的笑话,

当然,

要剔除荤段子,

去醉仙楼了解情报,

其余时间则采购材料制作点火装置。

五天后,

苏仪用簧片替代弹簧,

燧石做撞针和火帽,

制成初具雏形的延时点火装置。

他将火药装入订做的菠萝弹壳,

连上点火装置,

用蜡封实,

一枚汉代手雷就此诞生。

因实验消耗引信,

最终仅制成一枚。

苏仪偷偷到长安郊外测试,

拉环后扔出,

“轰”的一声巨响,

硝烟弥漫。

查看现场,

一丈见方草皮被炸飞,

小树折断,

大树干插满弹片,

威力符合预期。

返回长安,

苏仪向铁匠订做二十个手雷外壳,

又花五日制作二十多个点火装置。

……

完工后正想休息,

醉仙楼伙计送来几瓮好酒,

大勇二勇喜笑颜开。

苏仪以感谢为名随伙计回醉仙楼,

知有大事发生。

一到三楼,

掌柜忙说,

“院长,您要的鸟找到了!”

见苏仪面色平淡,

忙改口,

“鸽子找到了!

西域肃南单一带,

山民训练的鸽子,

如您所说,

飞一次就能认路。”

苏仪双眼发亮,

命速请训鸽山民来长安,

掌柜称已安排,

且测试效果极佳。

掌柜又说,

“有个坏消息。”

听到这话,

苏仪皱眉。

掌柜继续说:

“昨夜太子党中有人劝太子,

说什么,

胶东王功盖天下,

内外归心,

而太子,则无大功,

难镇服天下。

匈奴莫顿王残部不足万人,

缺粮少械,

殿下应亲征以立威,

结交西域豪杰,

稳固地位。

太子听后独自沉思,

似有动心。”

苏仪皱眉沉思,

刘彻出兵月余,

捷报频传,

莫顿王已经溃败,

此时太子刘荣若亲征,

必抢功。

苏毅立刻命掌柜联系河套情报网,

速将消息传给刘彻,

随后匆匆离开醉仙楼,

前往胶东王府找卫平之商议。

……

胶东王府内,

卫平之正处理胶东王府事务。

因胶东王府开府长安,

卫平之每日在此办公,

遇难题便向卫子夫请教。

……

太子府。

太子刘荣坐在椅上盯着书桌发呆,

良久后再次唤来内侍,

“传旨下去,

让他们,

东长安,不,从周围乡郡,

多找些精壮男子,

充任东宫卫士。”

“是。”

内侍躬身退下。

此后一月,

长安及各地与东宫有旧的官吏,

纷纷从民间和军中挑选骁勇之人送往长安。

陆续抵达的两千余名精壮被安置在东宫左右,

号为“霸上营”。

此时,

一封信报送至刘荣手中。

他匆匆浏览,

嘴角扬起笑意,

“传栗贲进见。”

栗贲,

刘荣圣母栗姬的兄弟,

因裙带关系获得官职,

栗贲近前,

刘荣招手示意其附耳,

低声交代一番,

才命其退下。

“此事若成,长安便在掌控之中了。”

刘荣阴狠一笑。

……

苏仪坐在醉仙楼三楼,

对面是李金岳与长安醉仙楼的掌柜任远。

“李兄,别来无恙。”

苏仪向密探处副院长李金岳笑着说。

李金岳亦展颜,

“自河套一别,转眼已过一年。

今日再见院长,已是将军了。”

“莫提将军之称,李兄见外了。

尝尝小弟酿的神仙醉。”

苏仪起身斟酒,

李金岳忙双手捧杯。

浅抿一口,

李金岳摇头赞叹,

“果然名不虚传,入口绵烈,回味悠长。”

苏仪轻轻一笑,

“味道尚可?”

李金岳点头,

闭目回味酒香。

苏仪轻咳两声,

“酒已饮过,该谈正事了。”

李金岳正色,

放下酒杯。

任远见状,

起身一揖后下楼。

“李兄应已看过情报,

东宫近来动作频频,

先是招募各地锐士,

成立了什么霸上营,

又派栗贲,

从外地回三百精骑充任教官。

虽精骑未到,

但我们需有所行动。”

苏仪说。

李金岳提议,

“不如状告东宫私蓄精兵,此乃重罪。”

苏仪沉吟,

“太便宜他们了。

你先收集太子勾连外臣的证据,

霸上营之事我来处理,

挫挫他们的气焰。”

李金岳知苏仪身边有特战队精锐,

遂默认此计。

……

苏仪回府,

命士兵集合。

“兄弟们,近日可闲得慌?”

他半开玩笑着说。

“是!”

士兵齐声回应。

“天天训练乏味得很,都快闷出病了!”

“哈哈,谁蛋疼谁去看大夫,一刀根治!”

“滚!你才需要治!”

苏仪未止笑闹,

待众人静下才说,

“想不想出城打一场?”

“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