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仪信步闲逛,
忽见一间陈门额上题着“丹陈”二字。
推开门,
只见屋内一位衣着邋遢的老道士正坐守一人高的鼎炉,
炉下灶台燃着通红木炭。
老道士察觉有人闯入,
转头怒斥,
“何人无礼,
未经允准便擅自入内!
若惊了贫道炼丹,
你可担待得起?”
苏仪虽不屑炼丹之说,
却知擅入他人领地理亏,
忙拱手致歉,
“在下汉突,还望道长海涵。”
老道士点点头,
目光重回鼎炉,
不再理会。
苏仪环顾四周,
见墙上整齐排列着数百小柜,
柜外标注“朱砂”“硫磺”“紫云英”“硝石”等字样。
硫磺、硝石……
这不是火药原料?
再加木炭,
配方就齐了。
苏仪心头一动,
仿佛听见前世炮弹呼啸、硝烟弥漫的战场声响。
他转向老道士问,
“道长,这些硫磺、硝石如何售卖?”
道士眼皮微抬,
“若要少许,自可取用。”
苏仪心中一喜,
转身从柜中取走所有硫磺、硝石,
包成一大包。
临行前瞥了眼闭目养神的道士,
轻手轻脚退出陈门。
道长既说尽管取,
便怪不得我了。
苏仪暗自嘀咕。
返回大殿时,
东方朔已诵完一卷道经,
起身对卫子夫说,
“娘娘放心,公主病情虽重,却有转机。”
卫子夫连忙说谢。
见苏仪抱着大包小包归来,
东方朔惊诧轻呼,
走近端详片刻,
长叹说,
“施主面相大异寻常!
贫道自谓能窥天机,
今见施主,
方知天道浩瀚,
我辈不过管中窥豹。”
说罢望向三清像,
不再言语。
众人听到这话,
目光纷纷投向苏仪,
仿佛在打量怪物。
苏仪只觉莫名,
这东方朔怎的如此玄乎?
“苏仪,你抱的是何物?”
卫子夫看着他怀中的包裹问。
“些许硫磺、硝石,向一位道长讨要的。
他说‘若要少许,自可取用’,
于是我便取了。”
众人看着他怀中足有十斤重的包裹,
一时语塞。
而三茅宫内,
那邋遢道士望着空空如也的药柜,
喃喃自语,
“奇了,硫磺硝石何时用得这样的快?”
……
苏仪向卫子夫告辞,
在她嗔怪的目光中抱走“战利品”。
刚到家,
便撞见大勇二勇正要出门。
“大哥二哥要去农具铺?”
大勇二勇憨笑点头,
“在家闷得慌,想找点事做,赚些酒钱。”
苏仪皱眉说,
“你们怎的这样的见外?
我从士兵升至将军,
岂会缺了你们的用度?”
兄弟俩支吾半晌答不上话。
苏仪长叹说,
“别干老本行了。
这样吧,别去农具铺了,
我想开间酒馆,
你们去坐镇,
想喝多少喝多少。”
“真的?老三你太够意思!”
兄弟俩对视一眼,
齐声欢呼。
苏仪无奈看着两人摸出酒坛对饮,
听着他们“快喝光劣酒,以后随便喝好酒”的醉话,只得摇头离开。
回到家中,
苏仪来到仓库,
藏好硫磺、硝石,各取一小包置于案头。
配方该是硝石75%,
硫磺10%,
木炭15%,
没错。
正要调配,
却发现缺少称重工具。
药材铺的小秤或许适用。
苏仪自言自语,
目光投向窗外,
思索着如何将火药配方转化为现实。
当下跑到一家药材铺,
花高价买了一架精致小秤,
顺带购置几斤黑木炭。
回到宅邸,
苏仪吩咐所有下人不得进入自己的小院,
独自开始制作黑火药。
苏仪清楚,
即便制成火药,
短期内也难派上用场,
虽然现在在刘彻帐下,
绝不能泄露火药秘密,
否则恐改变历史走向。
此刻他只想做几个小炸弹防身,
应对突发状况。
小心称量三种原料,
接下来便是混合工序。
需将硫磺、硝石研磨成粉,
越细越好。
苏仪曾是“爆破专家”,
对此轻车熟路。
研磨完毕,
他擦去满脸汗水,
不顾衣服湿透,
将原料均匀混合。
望着眼前黑乎乎的粉末,
苏仪深知这东西一旦点燃,
足以炸毁屋子。
他开始思索如何利用这一斤多火药,
手雷、炸弹还是地雷?
最终决定制作手雷。
考虑到原料杂质可能影响威力,
他加大分量,
一斤火药仅做两颗手雷。
制作手雷需铁壳和点火系统。
铁壳可找铁匠打造,
点火系统却颇费脑筋。
他先想做引信,
又觉身为特战队连长兼“爆破专家”,
应制作更复杂的点火装置。
于是拿起毛笔,
在纸上画出延时点火装置示意图,
反复推敲可用的替代材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