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自然是知道这一切的,
因为自己的叔叔刘武,
经常在他面前指责大汉景帝。
卫平之继续说,
“陛下虽许立您为太子,
但当年梁王之骗……
总之,
陛下之言,不可尽信。”
刘彻面露难色,
不知如何是好。
苏仪上前,
“陛下的命令还是要听从的,
此事,
大王是奉命出征,
职责所在,
至于后续立储之事,
应在战后再议
现在应
先议出兵之事。”
刘彻点点头,
“苏卿所言甚是,
老卫,
你说的也没错,
父皇的话不能尽信,
不过先议战事吧。”
卫平之点点头,
向苏仪作揖表示感谢,
毕竟,
自己刚刚确实是有些汉突,
听到陛下要立自己的大王为太子,
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瞬间冲击大脑,
把眼前的战事给忘了。
卫平之想了想,
“钱陆洋出身东宫卫士,
又是周亚夫的女婿,
的他真传,
武艺高强,
兵法了得。
临江民风彪悍,
士兵骁勇。
但兵力不足,
大王亲率一千铁骑即可平叛。”
刘彻点头,
“老卫所说有理,
保险起见,
我带三千铁骑,
庄杰英、高文芳……
你等随我一同出征。”
说罢,
刘彻看向苏仪,
“苏仪,
出征前需将钱陆洋的所有情报整理妥当,
且在途中保持联络,
明白吗?”
“是!”
苏仪躬身应命。
此刻,
临江城内,
钱陆洋抚摸着太子当年所赐长剑。
如今,
他要持此剑杀向长乐宫,
救太子脱困。
他猛然起身,
将头盔扣在头上,
目光坚毅地跨步出门。
大帐内,
钱陆洋问身边将领,
“近日筹措了多少粮食?”
“回太守,共筹集粮草一万三千石。”
钱陆洋点头,
勉强够用。
“传我将令,大军即日拔营,攻打单州!”
……
长乐宫。
见刘彻领兵出征,
大汉景帝心头稍松。
胶州王府。
苏仪看着面前的情报,
轻叹一声,
“唉,这么大的事,太子竟安然无恙。”
一份情报显示,
淮阳王和淮南王在外朝奔走营救刘荣,
另一份说到丞相周亚夫与嫔妃轮番为太子求情。
内外合力,
刘荣似已脱罪。
还有军报称钱陆洋攻陷单州,
驱逐百姓官吏,
据城筑垒。
“头疼。”
苏仪揉着额头。
长乐宫。
宽大香榻上,
粉红色纱帐内,
栗姬环住大汉景帝脖颈,
柔声劝说,
“陛下,
太子已知错悔改,
何必再苛责?
您看他被囚这几日,
茶饭不思,
都瘦了许多。”
大汉景帝握住她的手,
叹说,
“爱妃可知,
此举乃谋逆?
叫朕如何姑息?”
栗姬亲昵说,
“陛下此言差矣。
太子乃您亲生骨肉,
且已居东宫,
登基只是迟早之事,
何须冒险谋逆?
或许此事乃东宫属官所为,
与太子无关呢。”
大汉景帝听到这话,
神色松动,
“容朕再想想。”
栗姬能歌善舞、艳绝京城,
是大汉景帝的宠妃,
也是因为此,
他的儿子刘荣才会成为太子。
……
几日后,
大汉景帝宣布处理结果,
严词训斥太子,
称其行为导致兄弟不睦,
私运铠甲一事罪责全推给太子属臣。
苏仪立即飞鸽传书给已抵单州的刘彻。
刘彻拆信阅毕,
一拳砸在茶几上,
面色铁青。
亲兵闻声入帐,
见此情景又迅速退下。
“前锋骑兵何时抵达单州?”
刘彻喝说。
“禀,前锋已到,但尚未进攻。”
“传令大军全速前进!”
刘彻掀帘而出,
翻身上马,
黑甲在阳光下泛着威严。
“随我来!”
数百骑兵在庄杰英带领下紧随其后。
抵达单州城外,
刘彻与前锋汇合,
列阵城下。
“乱臣贼子,还不速速投降!”
刘彻对着城头怒吼,
“我乃胶东王刘彻,
尔等即刻归降!”
城头未回应,
只射来一阵箭雨。
刘彻不以为意,
下令安营扎寨。
……
双方僵持数日,
每日以箭互射,
刘彻派人劝降。
第五日,
城内传来喊杀声。
刘彻料想城内内讧,
按兵不动。
约一个时辰后,
单州城门大开,
一队士兵押着捆缚的一些人出城。
为首者大喊,
“大王勿攻!
末将乃钱陆洋副将,
今日擒贼请罪!”
刘彻示意近前,
见被捆之人竟然是大汉景帝的近侍,
点头命人带副将下去,
安排士兵入城接管单州。
刘彻看向近侍,
“父皇命你传召钱陆洋,为何依附叛逆?”
近侍沉默以对。
刘彻叹息,
“将这些乱臣贼子全部枭首示众!”
刀斧手应声出列,
“是!”
又过几日,
在刘彻强大的威压下,
兵溃粮乏的钱陆洋被部下斩杀,
头颅送往长安。
叛乱就此终结。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