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前因后果

换源:

  皇帝最终没逃过被众人摧残的命运,听到偏殿的争吵声,皇帝让各位大臣王公进来。唉!只因为他是皇帝啊,这一关是过不去的。

众王公大臣上来带着哭声混合着惊叫声“三呼万岁”和恭贺声,皇帝无奈的摸了摸耳朵,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皇帝稳定心神后微笑着说:“众爱卿起来吧,现在恭贺还为时尚早,等找到农圣所说的东西再恭贺也不迟,”皇帝的安抚没起到一点作用,众大臣哭声更猛,一边哭一边说天佑大景。搞得皇帝都有点不知所措,心里无数次吐槽他们表演太过。皇帝起身拉起某位亲王,再去拉其他人,然后皇帝觉得扶这些亲王太累,让太监们帮忙扶众位大人起来。皇帝又命人搬来椅子给各位大人歇脚。等大家缓解的差不多,皇帝说道:“这个消息刚送来没多久,我看过就把你们请来了,希望你们不要怪朕小题大做啊,呵呵...”“谁敢!这样大的事情都不叫我们,还要什么事情叫我们,如果都是这样的事情,我情愿天天不睡觉,”说话的是一个老王爷,此时说话哽咽声还在,他听到侍卫传信也吃惊皇帝为什么这么晚叫自己,又听侍卫将是圣人村来的大好事,老王爷哪里还还矜持的了,几乎是跑着过来的。圣人村的消息啊,是八百里加急,又是大好消息。当时老王爷就预感到大景将因为这个消息有重大变动,没想到居然真的被他预感到了,而且还远远超过。其他人和老王爷的情况差不多,一边了解消息,一边催促赶快入宫。入宫后他们本想快点见到皇帝,了解圣人村传来的信息,没想到皇帝让他们进入偏殿,然后由刘公公给他们讲圣人传递来的好消息。初听三种高产作物,各位王公大臣第一感觉是不信,第二感觉是说这话的人有点扯,天方夜谭似的,然后想到这事是农圣说的,农圣是随便说大话的人吗?显然不是,虽然不知道他的依据是什么,但听着就对了。所以才有偏殿内众大臣鬼哭狼嚎的声音。

皇帝又讲了一遍农圣的消息内容,然后对老王爷微笑说道:“我也想每天都收到这样的好消息啊,可是你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您老还是要好好休息的,”老王爷哭过之后心情舒畅,跟着笑了起来:“老朽希望这样的好事多发生一些啊,这样我大景更加富足,哈哈。”这位老王爷说完,有人站出来说道:“圣上,神物现世,我等该如何取得,农圣是否有明确地址,我等必会披荆斩棘取来,”皇帝叹口气,无奈回答:“刘公公给你们的信息,也是我得到的全部信息,农圣只说了在东海外的某个国家,具体是哪里?他也不知道,哎!”“陛下,能否让我去给农圣请安,顺便问问更加详细的地址,”说话的人户部尚书戴安,大家对高产作物都上心,但这其中最上心的估计就是这个戴安了,因为他主管天下钱粮啊,皇帝不止一次听人说过戴安为国库钱粮发愁,特别入不敷出之年,戴安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现在看看戴安秃顶的头发,可能是真的。皇帝摇头道:“见农圣的事情就不要提了,现在还不到你们见他的时候,而且他也不想外人打扰了他的清净。”“可...”戴安还想说什么,皇帝直接摆手不让他说下去。皇帝心想:八王爷使尽浑身解数都没能要到具体地址,你过去能要到?皇帝表示不信。

信的内容讲完,接下来就是怎样安排人手了,可是正当皇帝询问各位大人王爷意见时,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圣上,能讲讲农圣是怎么发现这等神物的吗?臣有点好奇,”皇帝放眼望去,见说话的是一位阁老,赋闲很久了,一直在家闲着,这次发生这么大的好事,皇帝就把人叫了过来。这位阁老一开口,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皇帝事情经过和农圣都说了什么。皇帝无语的看向刘公公道:“你没和各位爱卿说清楚吗?”刘公公吓得一躬身,声音委屈的道:“启禀圣上,奴才除了圣人的事情没说,其他差不多都说了,并没有任何隐瞒啊,”“什么叫差不多都说了,差不多就是还差很多,”开始众人并没打算找刘公公的不自在,他们只想知道农圣提出作物的经过,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而已。没想到刘公公主动送一个漏洞给他们,大殿里都是人精,刘公公话里这么明显的漏洞都不抓住,他们也不配再待在这个位置了。

如果是其他时候,各位大人绝对不会这么咄咄逼人,那可是皇帝身边得大太监,不看生面也要看佛面。但今天明显不一样,那是亩产十石的作物啊,还是两种再加一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如果培养成功不知道是多少石,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比现在高很多,不然农圣不会把杂交水稻和红薯土豆一起拿出来。今天别说得罪刘公公,就是皇帝的面子也不好使。今天他们可都是奔着成为历史去的。

皇帝再次看向刘公公,然后目光转向众大臣:“刘公公确实都说了,其他和这几种作物没关系,我就没让他说,既然你们想知道,我就说说吧!”刘公公像是犯了错事一样,不敢抬头看皇帝。皇帝整理一下情绪道;“农圣提出这三种作物前,还说了他是怎么样观察事物变化从而产生想象的...”然后皇帝把树叶理论告诉众人,接着皇帝又把田武的发明也告诉了众人,当然皇帝没用田武的名字和他的身份,而是说一个圣人村的武道夫子,不过是皇帝安排的人。众大臣王公听完事情开端,都对圣人的脑回路惊叹不已。都说不愧是圣人。

然后还不等皇帝缓一口气,有位尚书说道:“圣上,这个事情连贯不起来啊,”皇帝一怔,不明所以得问道:“怎么连贯不起来?我怎么不知道,”那位尚书说道:“圣上,农圣提出高产粮食,不会突然从树叶说到粮食吧,肯定还说了其他的,圣上,你就成全老臣的好奇心吧,臣,臣真的想要知道前因后果,等臣死了,先皇问起,老臣也可以回答他老人家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