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出发

换源:

  清晨,两千人的部队很快就集结起来,奔赴前线去了。

袁老爷子很慷慨,面对这个一夕之间发生巨变的小儿子,他还是敞开了自己的内库,任袁买挑选他想要的装备。而袁买也很不客气,直接牵走了四千多匹战马,以及配套的精良装备,看地袁绍眼皮直跳。

袁买一行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消失在袁绍的注目礼中。

“主公,主公,四公子已经走了。”

“啊,哦。”袁绍在侍从的轻声提醒下回过神来,望着袁买消失的方向,朝阳照着那队长蛇般的队伍,拉下一条长尾巴,那条尾巴在马蹄溅起的的灰尘中逐渐被掩盖,再远过去,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袁绍轻轻叹了口气。

“主公,四公子此去必能建功立业,还请主公不要太担心呐。”一旁的许攸如是安慰道。

“嗯。”袁绍点点头。“回府。”

行军了半天,马背上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略显稚嫩的脸庞此时却时不时抽搐一下,仔细观察,这种抽搐似乎是某种痛苦导致的,再仔细看看,他脸上的眉毛似乎是随着马匹行进的节奏而进行的有规律的抽搐。

麴义看着袁买脸上上演着精彩的表情,嘴里却没有吐出一句,心里不由得点了点头。看来这个新主公,这点定力还是有的。看到这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能忍住痛苦支撑到现在,他不由得对这个新主公印象改观。

袁买现在只想骂娘,刚刚率军出城时,他看着刚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盼。想着自己马上就可以和三国里的那些霸主们一较高下的时候,他十分的兴奋,以至于在麴义问他骑马还是坐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地选择了骑马。只不过才半天的功夫,当太阳直挂在袁买头上,他才慢慢体会到他这个娇嫩的屁股,经不起这样的摧残。于是他开始怀念起马车,以及马车里款款坐着的春香,这个时候要是能躺在春香的腿上,让那个经常嘲笑他不识字的丫头帮他揉揉腿就好了。

没办法,为了屁股舒服一点,袁买只好在马背上不停地扭着屁股,把屁股分成几个部分,用来分别承受压力,这样挨着,终于挨到了中午扎营造饭。

吃饭的时候,袁买也不好以正常的坐姿坐着,只好一会扭动一下,尽量不碰到上午磨得比较严重的地方。

一旁的春香看着袁买别扭的样子,不由捂着嘴吃吃的笑了起来。

袁买听到刻意强忍却从指缝中跑出来的笑声,不由得脸通红,回头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春香,麴义和张郃看到他这副表情,反而都轻声笑了起来。

正尴尬时,张郃圆场地说道:“少主公,不知少主公此去有什么打算呢?”

袁买一听这话,瞬间便陷入了沉思。诚然,袁氏的势力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绝对可以算是参天大树,袁绍手下人才济济,都是袁氏的门生故吏。想想历史上,袁绍还在渤海时,韩馥便将冀州拱手相让,此后天下的人才都跟潮涌一样涌向袁绍这个看起来像是大海,实际上却是任人唯名的大海的怀里。为了公平地排座次,就不得不以名气任用人才。袁绍代表的士族势力,在长期的外戚与宦官的争权之中,由于手中没有实权,只得依附于两种势力生存。在何进为代表的外戚以及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火并两败俱伤之后,袁绍才代表士族在渤海获得了一席之地,这还是得靠袁隗在朝里的势力才得到的,估计这也是众多士子聚集一起商量的最终结果,由袁氏的袁绍以及袁术来帮助士子获得天下的大权。想必这也是继党锢之乱后,士子们痛定思痛,才想出来的决定。手中必须要有权利,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士族的利益最大化。

虽然袁绍是士族代表,可惜自身的能力并不足以驾驭这些人,再加上袁绍喜欢培养自己的儿子,导致自己手下虽然人才济济,但却各自为政,蝇营狗苟,意见无法统一,从而导致了袁绍优柔寡断的决策。这样看来,袁绍势力因此就成了一个臃肿的机构,由于决策的不统一导致的决策执行力的下降,从而导致将令不一,制度混乱的局面。由于结党营私,真正为了集团利益的人越来越少,而为了自己的党派利益,这些人开始相互倾轧,互相攻讦,最终恶性循环,真正有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真正重用的人不为了集体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袁氏的覆灭。

在这样的前提下,袁氏的大饼在袁绍的授意下已经被分成了几部分,其中最大的两部分分别是袁谭为代表的的长系,同样的,这一系完全继承了袁绍的优点,志大而才疏;另一派则是以袁尚为首的能力系。这两派的形成是由于袁绍考虑到袁家的继承人,为了培养下一代所做的准备,因为只有竞争才能出现更好地继承者,从这一点上,袁绍似乎更加青睐有能力的袁尚,让袁谭成为袁尚的磨刀石,这一点从袁绍去世后袁尚的拥趸者远多于袁谭来看可以看出。袁绍的几个儿子几经培养,已经拥有了相当雄厚的基础,因此,再慢慢要地盘培养势力已经来不及了。

袁买深知如此,因此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摆脱自己孺子之名,建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到前线来的原因之一。其次,曹操击败刘备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袁绍,如果袁买不做些什么的话,历史再次重演,袁家也将尸骨无存。

正是这强烈的危机感,驱使袁买做了这个决定。

张郃见袁买长时低头不语,连屁股上的痛都忘了,不禁有些好奇,这个小主公的脑袋瓜子到底在想些什么。麴义在一旁望着炉火发愣,春香则是紧紧盯着大锅里的饭菜是否烧焦了。

“儁乂(张郃字),我曾听闻,河间四将,各个勇猛无敌。”袁买瞥了眼有些发愣的张郃,“不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渊源吗?”

张郃谦逊的说道:“禀少主公,我们...”

袁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这么拘谨。

整合点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四人都是河间人,其中颜良将军和文丑将军是一个郡的,他们也是在投到袁公帐下之前就认识,传闻他们亲如兄弟,他们三位每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各个都是冲锋陷阵的勇将。”

“将不在勇,而在智,再勇猛的武将,也不过是个莽夫罢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将军应该像你一样,智勇双全才能胜任。”袁买漫不经地回了一句。

历史上高览好像没什么出场机会,只是在长坂坡被赵云一枪刺死了,莫名其妙的,厉不厉害真是一点参照都没有,突然袁买都是对这个高览好奇起来,《三国演义》里他出场基本上都是和张郃一起,投降也是他劝说张郃一起的。那么这个高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那么,儁乂,你们四人,有没有互相切磋切磋呢?”袁买问道。

“是的,”张郃答道:“不过我对上他们三人都是输多赢少,这样看他们的武力在我之上,颜将军善使一口大刀,文将军手中一根长矛,高览比较随意,大刀和长矛都会使,不过他最擅长的还是长矛,只是对于自己的武艺有要求,他立誓要在刀上胜过颜良,矛上赢过文丑,因此才会两种兵器都用。”

袁买嗤笑了一声,“多而不专,何以制敌。”

张郃苦笑,“他说,功夫都是通的,不在武器,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境界领悟,功夫到了,哪怕是用一根竹子都可以杀人。”

袁买翻了翻白眼,感情这是个武林高手。这种人能做先锋,当不了独当一面的大将,在袁买看来,张郃这样谨慎的人才适合做领军大将。颜良文丑估计也和高览差不多,莽夫,不足为虑,看来应该很好控制。

麴义在旁边听到他们在聊,鄙视地嘲讽了一声:“武功再高又怎么样,还不是莽夫一个,这样的人,迟早死在乱军之中。”说完他又看了看张郃,“真正的万人敌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靠勇气和智慧。两军对垒,武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挥应敌,临阵机变的能力,若只是一味猛冲,再厉害的人都会被击败。”

张郃点点头:“受教了。”

袁买听到他们的谈话,不觉得点了点头。从获得军中威望来说,自身的武力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倚仗。因此自身的武力锻炼绝对不可以断。武力比较直观,两军阵前临阵斩将绝对是提升威望的好机会。而在营帐中,能对敌军势力做出精确判断,并能立马做出反应收到成效的话,也是获得将领支持的唯一途径。

想到这里,袁买暗暗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锻炼应该开始了。

“二位将军,我有个不情之请。”袁买对着麴义和张郃说道。

“少主公请说。”麴义和张郃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想请二位做我的师傅,教我武功,如何?”袁买问道。

“主公,说来惭愧。武功的话,末将并没有颜将军、文将军和高将军厉害,教的话还是他们三位比较适合。”张郃拱手说道。

麴义似乎想起来什么,看了看袁买说道:“这倒让我想起来,之前你在生病的时候,几个大汉包括我在内都压不住你,这样看起来,你的优势在于天生神力,如果再辅以灵活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

袁买有些兴奋,自己力气很大吗。看了看屁股底下坐着的那颗巨石,他慢慢把袖口撸了起来。

于是在众人惊讶崇敬的目光中,袁买把这颗巨石缓缓地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