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刹祈福

换源:

  一座千年的古刹,坐落在临海市的东南方向,面朝浩瀚的大海,背靠青翠的南山,是一处风水绝佳的宝地。

它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唐代,前身是一位苦修开悟的高僧,在此隐居度化生灵,喝茶诵经的小石屋。

传说在公元680年的某一个春分季节,在某一天的正午时分,这位修行已成大圆满的高僧,在万众粉丝的面前馨然圆寂,肉身分解化作一道彩虹去了西方净土无量宫。

在他的坐化之地,居然无中生有冒出一株小嫩芽,万众粉丝大为惊奇。

有人说:难道这株小嫩芽,就是这位功德无量的高僧转世而成?

又有人说:难不成这是一粒佛祖留下的小树种,一直没有机缘崭露头角?

靠谱的、不靠谱的,反正说啥的都有。

但是,现场就是现实,就在万众粉丝围成一圈、蹲在地上,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猜测之时。

突然,这株小嫩芽,居然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眼瞅着就像雨后的春笋,慢悠悠、喜洋洋的奇迹般,长到了一尺来高,居然就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翠绿欲滴的小枝叶淡雅鲜嫩,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宝石般散发出绿莹莹的光晕。弥漫开来的清香,居然还带有一丝檀香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通体无比舒畅,仿佛置身于远离苦楚、充满欢乐的极乐世界。

“嗷嗷,嗷嗷!”欢呼声响彻天空、震撼大地,花儿在怒放、大海在咆哮。

莺歌燕舞、凤鸣朝歌。成千上万只五彩缤纷的小鸟,陪伴在美丽的凤凰身边,盘旋在天空之上、彩云之中。

欣喜若狂、泪流满面的万众粉丝,赞声一大片。这次算是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为,齐刷刷的一起双膝跪地,双手合十敬天拜地,那场面一眼望去气势磅礴,绝对是震撼无比的大场景!

万众粉丝一致认定,此树苗绝非世间凡物。于是将小石屋四周设置栅栏围护起来,组织一班安保全副武装,身穿小马甲、手拎大木棍,日夜坚守看护在小树苗的周围。

小树苗在万众粉丝的精心呵护下,每天都有新气象,春暖花开一春又一季。小树苗悠悠然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华盖参天的菩提树。

于是,声名鹊起的菩提树,吸引了无数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太多太多虔诚的信徒到此礼拜。万众粉丝纷纷砸锅卖铁、慷慨解囊,筹集善款建立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古刹。

时至今日,古刹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几度战火、几番修缮,菩提树却依然挺拔矗立在殿堂之前。

临近中午,此时的大雄宝殿庭院之中人山人海,香炉之内香火缭绕,来此烧香拜佛的人们,一张张敬仰的面孔、一副副虔诚的神态,跪拜祈福、阿弥陀佛!

黄先生跟随在慢慢移动的拥挤人群中,东瞅瞅、西瞧瞧,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忽然,就在前方不远处,迎面走来的一对小情侣,吸引了他好奇的眼球。

因为那位长发披肩、身材性感,美丽的靓妹,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如同小鸟依人般非常亲昵、非常柔情的手挽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小哥。

跟她在一起的那个小哥,帅气的小脸显得有些苍白,乱蓬蓬的头发像个鸡窝,一身黑色的运动装脏兮兮的像块抹布,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个叫花子,再瞧瞧脚上那双破旧不堪的鞋子,居然还露出了脚指头。哇塞,美女与乞丐,不会吧!

黄先生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一边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一边上下打量着小哥。咽了一口唾沫,砸吧砸吧嘴,如同喝了一大缸陈年老醋。眼珠瞪的像个乒乓球,幽怨的目光仿佛一把刀。

黄先生脑瓜里的那只小嫉妒虫,气呼呼的一把推开印堂上的小门,跳到鼻梁上掐着小腰、蹦的老高,指着小哥破口大骂:你这个小臭仔,身边有个小靓妹,有啥了不起!做人不要太嚣张哦,成啥体统,一点都不和谐,啊呸!

牙花子痒痒的黄先生,心想:小靓妹到底图个啥,为啥跟个小叫花这么近乎。越想越来气、越来气越想看,使劲瞪大高度近视的小眯眯眼,“咔”眼珠陡然一炸,嘴巴张的老大。透过圈圈的小镜片,再仔细一瞅,顿时眉开眼笑:“哇塞,天助我也!”黄先生心中大喜。

因为越走越近的小靓妹,居然是王大海的女儿。别说他的眼力真够毒辣,居然过了一个多月,居然还是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认出了月儿。

说实话,滨滨真的没有因为,身边有个漂亮女人而得意洋洋。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中,他反而感觉浑身的不自在,后背仿佛爬上了无数只小蚂蚁。这会只想赶紧带着月儿离开古刹,远离人群回到小院安静的家。

上午他和月儿来到了古刹,其实他俩在此以前,根本就没有到过寺庙、道观这种地。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迎合月儿的心意,给腹中的胎儿祈福平安。

俩人边走边聊,正要向大门口走去。忽然,一个西装革履阔绰男,站在了他们的面前,胖乎乎、白净净的小脸像个大肉包,恭恭敬敬、满脸堆笑:“这位先生和女士,二位请留步好不好呀?”

听到声音,滨滨本能的看了看周围,暂时并未发现成双成对的人。这才意识到,大肉包是在给他们俩说话。于是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陌生的男子,心想:不认识他呀,难道是他认错了人?

月儿此时也注意到,油头粉面大背头,金丝眼镜文绉绉的大肉包,俊眉微微一皱感觉似曾相识。

“这位女士,您好!我们上个月,在您家的楼下见过面,当时我和您的父亲,王大海先生在一起,不知您是否还有印象?”笑容满面的黄先生,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月儿这才恍然,为啥瞧着有点眼熟,因为毕竟过了这么久,她早已把那天的事给忘记了。经他这么一提醒,才想起眼前这个大肉包,就是上次在她娘家楼下,跟王大海在一起的那个中年男子。

滨滨注意到了月儿的表情变化,猜想到月儿大概与他相识,于是礼貌的问了一句:“请问,您找我们有事吗?”

黄先生微微一笑,说道:“免贵姓黄,来自广东,我想请二位赏光,到外面的茶室中休息一下,品两杯茶好不好?”

片刻,黄先生看到月儿和滨滨并未接话,继续说道:“因为我想有点事情,向这位女士打听一下,给你们添麻烦了!”

有人不禁要问:这位南方的黄老板,为何要找月儿了解事情呀,他不是上次因为王大海的古画,要价太高走了吗?

回答是:自从上次他未能称心如意,购买到那幅古画之后。本来他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如同熬鹰般等待王大海来找他,商谈一个好价钱。

未曾想,打那以后就没了王大海的动静,去过他家几次不是家里没人,就是王大海的媳妇,冷着脸说不知道。后来又去了几次,再敲门啥动静也没有。这下可让他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像一只没头的苍蝇,不知咋办了!

说实话他确实看中了那幅古画,心里也非常明白它的价值,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它买到手。令他惊喜的是,就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机缘巧合、天遂人意,居然在此地遇到了王大海的女儿。

黄先生心中暗自庆幸,看来佛祖显灵,也在帮他做成这笔大买卖。当下心中暗道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月儿心念一动,心想正好趁此机会了解一下,眼前这位黄先生与王大海到底在做啥交易。于是,悄悄扯了一下滨滨的衣角,爽快的应了下来:“好!”

有人不禁又要问:王大海为啥消失了一个月呀?

回答是:自从上次,黄先生在他家里走了之后,王大海一个人喝闷酒,越喝越郁闷、越郁闷越想喝,直到临近傍晚,月儿她娘和放学的小勇进了家门。

他又跑到自个的屋里继续喝,一直喝到了晚上十点多,酒也喝多了,东倒西歪的来到月儿她娘卧室的门口,站在那里听了听动静,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是偶尔传来小勇的几声梦呓。

王大海耷拉下头,悻悻不乐的回到自个的屋,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愣神。别管王大海这个人咋地不是东西,咋地禽兽不如,但对小勇那真的是舔犊情深。

他曾经给朋友们说:别管老子咋的再混蛋,在儿子面前一定要装出个好样子。

他毕竟是个男人,也是个身体强壮有生理需求的男人。可是,每次他去找月儿她娘,都被那怨恨的目光,像一把冰冷的剑顶在他的心口窝。

所以,月儿她娘对他再咋地冷若冰霜、疾恶如仇。王大海也都是装孙子、扮瞎子,从未对她发过火、动过手。

首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小勇,其次就是因为月儿的事,让他在月儿她娘面前无地自容。

这时候,王大海忽然想起,前两天晚上回来,街对面小胡同弄里,新开张了一间夜来香洗头房,门口经常站着几个花枝招展的漂亮妞。

于是乎,王大海一个翻身从床上蹦起来,急不可耐的跑进卫生间,梳妆打理了一番,换上一件干净的外套,急三火四的就跑出了家门。

洗头房在那个年代,是个特殊的娱乐场所。不像正规的理发店,剃头师傅热情的先给您洗洗头,再请您坐上理发椅,再问问您想剪个啥发型。

夜幕下,深秋的凉意渐浓,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胡同弄里的一间门头前,竖立的圆柱形霓虹灯箱,闪烁出《夜来香洗头房》几个大字。

王大海一路小跑钻进了洗头房,此时的屋里,只有一个身材娇小,一双大眼睛、一脸小雀斑的漂亮小阿妹。

王大海环顾了一圈,这个房间并不大,也就是十几个平方,屋里的摆设非常的简单,墙面上一排大镜子,三个按摩椅,墙角摆放着一个洗头床。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水味,一盏粉红色的小灯泡,散发出迷幻情调的暖光。

黑漆漆的胡同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距离洗头房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停靠着一辆白色的面包车。车子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再加上坐了五个男人,就像一盒装满沙丁鱼的罐头。

因为大家都在抽烟的缘故,腾起的烟雾,缭绕在整个狭小的空间里,如同雾里黄山。

大概过了几分钟,夜色下,对面的胡同口突然闪出一个人,向面包车这边挥了挥手。

前排副驾座上,一个人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说了一句:“我们走!”然后和驾驶员分别推开了车门,后座的三个人也跟着下了车,径直朝胡同里走去。

六个人借助暗淡的月光,摸黑来到一个小院前。走在前面的中年男子停下了脚步,轻轻推了推院门,两扇对开的木门紧闭。中年男子转身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会意的点点头,身子非常灵活地攀上两米来高的院墙,翻身跳了进去。

不大一会,“吱扭”一声,院门从里面被轻轻的拉开,门外的五个人轻手轻脚鱼贯而入。一行人观察了一下四周,悄悄的走近院子最南面的一间小屋前,各自从腰间抽出一个物件。

带头的中年男子猛地推开小屋的门,后面的五个人,紧跟其后冲进了屋子,一阵女人的尖叫声,以及男人的呵斥声,撕裂了寂静的夜空。

洗头房对面的一间平房,临街的房门悄悄拉开了一条逢,一个脑瓜光秃秃的男子探出头来。又一个小脑瓜,在他身下也好奇的瞪着大眼睛,向洗头房张望。“啪”秃头男拍了一下小脑瓜,轻声训斥道:“滚回去,小屁孩看啥看!”

随着一阵噪杂的声音传来,从洗头房里走出一群人,六个男子分别带着三个小阿妹,还有几个垂头丧气的男人,走向停靠在不远处大树下的面包车,其中就有悲催的王大海。

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倒霉的王大海,本来是想到洗头房去寻欢,未曾想正好遇到扫黄的便衣警察,被抓了一个现形。

这就是为啥,黄先生一直找不到王大海的原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