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畏悍鬼刘备;司空见惯袁隗(4/5)

换源:

  夜晚。

雒阳城,北宫德阳殿。

花纹石作基,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镶嵌着赤色。

屋内的墙壁上雕刻巨龙,朱红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

殿内灯红通明,香薰的丝丝烟雾在空中缭绕,宛若空中云彩。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汉帝刘宏听完中黄门送来的最新消息,细细回味着诗句的韵味。

片刻后。

刘宏摇摇头,对一旁的张让、赵忠自语道。

“士子邀名射利,或以孝行、或以德行、或以避世隐逸,也有以文采得名者。”

“这些人崛起的速度都远远不如刘备。几日内便可名满雒阳,一两个月便可名高天下!”

听到城外的传闻,刘宏心情愉悦,畅快无比。

原本被酒色掏空的身子、蜡黄的脸上,也显出红晕。

自己和桓帝掀起党锢,并非只是因为私欲。

常规的选官制度,被名门士族影响太深了,几乎不受朝廷控制。

自下而上的察举制,深受乡谣影响,这些都是由士族操控,激扬名声。

自上而下的征辟制,也受到太学生、士子的清议品题的影响。

而且现在的世家子弟越来越过分了。

往往三察不起、九辟不就!

越是不应征辟,这名声便越高。

将朝廷的选官,当做他们标榜名声的机会!

这次刘备的讥讽诗作,倒是替自己出了口恶气。

“你们说,会有几府辟除刘备?”

刘宏的脸色越来越红,干咳两下,接过赵忠递来的手锦,擦了擦嘴,随口问道。

“陛下,应该是五府并辟!”

张让和赵忠对视几眼,思索片刻后,小声回道。

刘宏挑眉,笑问道:“许相也会辟除刘备?”

赵忠老脸挤作一团,堆笑道:“许司空是这么说的。”

刘宏一怔,旋即笑道,“许相倒是有些手段。”

如今雒阳城中全是传言,说刘备所作的诗乃是《赠袁司空伎》,“司空见惯”是以司空袁逢代讥司徒袁隗。

这刘备倒也识趣,因为天子的诏书免官,但并未作诗隐喻讥讽天子。

刘宏拍着龙椅,笑骂道:“刘备此诗一出,‘见惯’的司空,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就在一个时辰前,许相就找上了赵忠,让赵忠来向自己讨情。

“告诉许相,至少要500万钱,我才同意将他改为九卿。”

刘宏眯起双眼,饶有趣味的盯着赵忠,轻笑道。

至于刘备提起的耿鄙讨伐韩遂,必定失败的言语。

刘宏置若罔闻,一个小小的县尉,连黄巾都摆不平,他也配谈兵?

……

翌日。

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雒阳城。

众人互相传诵着刘备所作的诗句,讨论他的才情究竟有多高,争得面红耳赤。

刘备也得了几个字谣。

“不畏悍鬼刘玄德”,这是化用陈蕃和袁术的七字谣改编,“不畏强御陈仲举”、“路中悍鬼袁长水”。

“安喜县尉刘玄德”,这就是根据城中传闻的《赠袁司空伎》诗作而得来的。

“诗海纵横刘玄德”,这是化用周举的字谣“五经纵横周宣光”。

刘备仅用一天时间,便名满雒阳!

席间的趣事,都被百姓、士子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谯县的曹氏,曹嵩和曹操,对此习以为常,还能忍受。

汝南袁氏,多了些恶名,就难以接受了。

袁术也多了个字谣,《咏针》和原本袁术的字谣,得来的“屁股开眼袁悍鬼”!

袁隗则喜提“司空见惯袁次阳”的称号。

这日,许多太学生和街坊百姓,围在刘备租住的院落外。

一名太学生垫着脚尖站在砖石上,看向院内,略带不屑道。

“这高氏商贾,宗族连县望都谈不上。刘玄德可是拒绝了累世公卿的山阳郡望王氏,他竟然妄想将女儿许配给刘玄德,真是恬不知耻。”

有人附和着,“说的没错。”

“这高氏怎么进去这么长时间?刘玄德不会同意...”

有人疑惑不解的说着,看到周围人不满的目光,连忙捂着嘴巴。

室内。

刘备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轻笑道。

“我已有心仪女子,枉费高君垂青厚爱。”

高氏商贾胖乎乎的脸挤作一团,眼睛快眯成一条缝,喜不自胜的笑道。

“哪里哪里,是小女没有这个福分。”

说罢拿起桌上的绢帛,转身乐呵呵的告辞。

“高胖子,你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莫非刘玄德同意了婚事?”

听到略带惊讶、似是不敢置信的话语,高胖子扭头笑着道。

“怎么可能?小女命薄,没有这个福气。”

说着,高胖子后退半步,紧紧的抓着绢帛,摇头晃脑的念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高胖子将绢帛塞入怀中,眯着双眼,边走边笑着道。

“《节妇吟寄雒阳高珍》。恨不相逢未嫁时!可惜刘君已有心仪女子了,不然。”

高胖子突然停下,转头盯着门外的众人,大声道。

“这‘节妇’是刘君借用虚指,比兴隐喻婉拒;节妇可不是说的小女高珍。我女儿仍是待字闺中的黄花闺女!”

……

雒阳城,司徒府。

“公路,我说了多少次了,让你戒急戒躁。”

“拜你所赐,汝南袁氏可是声名大振!”

袁隗脸色铁青,气的哆嗦的指着袁术,怒声呵斥着。

“当时情形,势必有人要站出来,总不能让大将军亲自呵斥小儿刘备吧。”

袁术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

“你又不是何进的掾属,用得着你出头?本初都没站出来,你急什么?”

袁隗拍着案几,看着袁术,指着一旁的袁绍道。

袁术低着头,余光瞥着一脸平静的袁绍,心里愤愤不平。

惺惺作态的婢生子。

“我会公府征辟刘备,你这几日老实点,待在府中读书吧,不要出去给家族惹是生非。”

袁隗端起案几上的茶水喝了几口,摆摆手,道。

袁术、袁绍二人离开以后,袁隗低声叹了口气。

这两个侄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

袁绍阴养死士,坐名养望;袁术结交轻侠,横行不法。

自己的儿子年龄还小,袁氏下一代只能指望二哥的嫡长子袁基了。

院外。

袁绍走在前面,余光看着满脸怒容的袁术,笑道。

“公路,我劝你不要想着命令游侠行刺,那刘备其势已成,名声鹊起。更何况他身旁的红脸壮汉,也不是简单之辈。”

“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到时我汝南袁氏的名声,就真的臭了。”

心思被袁绍猜到,袁术脸色铁青,咬紧牙,额头青筋暴起,愤愤的冷哼一声。

该死的婢生子,也想教我做事!

现在“司空见惯”是能解释一二,汝南袁氏的名声应该不会受损。

通过席间众人、和听得消息的太学生,解释“司空”代指的并不是袁隗。

再对外宣称汝南袁氏不怪罪刘备,家族大度的名声传扬出去,说不定反而会声名更振。

可自己如何能摆脱“屁股开眼”的恶名?

合着是牺牲自己一人,成就汝南袁氏的名声?

求收藏,谢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