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耗到底

换源: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太史慈孝敬老母。

为了保护她和家人。

背叛孙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

这样的事情……

还没等秦昭开口。

一旁的陈宫皱眉说道:

“主公,我认为此举不妥。”

“用太史慈的母亲和他的家人来威胁他,实在不是英雄所为,恐怕主公会受到非议。”

刘伯温反驳道:

“公台难道没听说过,自古以来成就大事者不拘小节吗?孙策并没有亏待太史慈,寻常手段,主公如何能让太史慈心服口服,弃暗投明呢?”

【叮!系统任务来了!】

【选项一:处置太史慈,奖励:张良的智谋!】

【选项二:收服太史慈,奖励:萧何的政治才能!】

秦昭的脑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声。

要么杀了太史慈。

要么收服他。

这次突然出现的选择任务让秦昭措手不及。

太史慈这种人。

哪是那么好收服的?

那就杀了他吗?

秦昭坚信的原则是“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留给别人”。

否则就像放虎归山!

“主公,您要小心考虑啊。”

陈宫叹了口气:

“利用太史慈的母亲和家人来威胁他,虽然能让他无奈之下归顺主公,但……”

“可是,太史慈心中肯定会有不满,这对主公您的声誉也不利。”

太史慈和徐庶一样孝顺。

历史上。

曹操利用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背叛刘备。

为他效劳。

但徐庶进了曹营——一句话也没说。

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秦昭并不在乎这些。

“成大事者,不应被名誉所困。”

秦昭挥手说:

“天下的士族对我秦昭有偏见的人多的是,我何必在意别人的片面看法呢?”

“伯温。”

“属下在此!”

“你派人去广陵接太史慈的母亲和家人,一定要好好照顾,不得怠慢。”

“遵命!”

刘伯温应了下来。

秦昭心中已经有了收服太史慈的大致计划。

接着。

秦昭让人将太史慈带到中军大帐。

亲自为他解开绳索。

“子义,你可以走了。”

“什么?”

太史慈一时怀疑自己听错了。

惊讶地问:

“大都督,你……真的放我走?”

“没错。”

秦昭微微点头:

“子义,我知道现在即使留住你的人,也无法留住你的心。”

“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孙策不是那种能成就大业的人,不是明智的君主,只是暂时的豪杰。

你留在孙策那里,可能很难发挥你的才能。”

稍作停顿。

秦昭意味深长地拍拍太史慈的肩膀:

“子义,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手持三尺剑,踏上登天之路。”

“我秦昭爱才惜才,不忍杀你。

我会一直为你保留一个位置,虚位以待!”

秦昭说的这番话。

连他自己都差点信以为真!

太史慈深受感动。

向秦昭鞠躬道:

“太史慈没有本事,只恨没能早点遇见大都督。

大都督的恩情,我将来一定会报答!”

“告辞!”

说完。

太史慈转身准备离开中军大帐。

“等等!”

“大都督还有什么吩咐?”

太史慈疑惑地转过身来。

秦昭从腰间解下佩剑。

递给太史慈。

深情地说:

“子义,宝剑赠英雄。

你现在要离开,我没有什么好东西相送,只有这把佩剑,请你收下。”

“不行!”

太史慈连忙推辞:

“都督,您已经释放了我,这是极大的恩情,再送佩剑,我太史慈该如何承受呢?”

“子义,不必多说。

将来战场上,我们还是对手,你不必对我客气。”

“都督……”

“去吧!”

“遵命!”

太史慈感慨万千。

拿着秦昭的佩剑离开了。

太史慈走后。

秦昭换上一副新的表情。

回到帅位坐下。

“岳飞。”

“属下在!”

“我给你两千骑兵,你带领部队日夜兼程,直奔历阳,务必全部烧毁孙策的船只,断绝他的退路。”

“遵命!”

岳飞立刻领命出发。

秦昭计划一举消灭孙策。

不让他返回江东。

“其余各部,准备炊事,休养生息,明日随我出战!”

“遵命!”

……

次日。

秦昭率军包围了孙策的营地。

但秦军并未发动攻击。

而是展开“骂战”。

试图逼孙策出来决战。

因为攻城器械还未抵达合肥。

此时攻打孙策的营地。

恐怕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在秦昭的指导下。

嗓门大的士兵聚在一起。

开始对孙策进行猛烈的口诛笔伐。

“孙策!你这江东鼠辈,敢不敢跟我家主公一决高下?”

“哈哈哈,江东尽是懦夫,胆小如鼠!”

“你们像乌龟一样胆小,缩头缩脑!”

城寨上。

包括孙策、程普、韩当在内的孙军将领听到秦军这样的侮辱和叫嚣。

十分愤怒。

孙策气得一拳砸在城墙上。

恨不得立即冲出去。

将所有胆敢侮辱他和孙军的秦军士兵撕成碎片。

然而。

秦昭教导下的士兵。

对孙策的侮辱远不止于此。

只见一位队长喝了一碗水润润喉咙。

然后继续大笑道:

“孙策的父亲孙坚,自称是兵圣孙武的第二十一代子孙!”

“真的吗?其实是欺世盗名罢了!”

“据我所知,孙坚出身贫寒,他的祖父孙钟靠种瓜为生!”

“孙武是什么样的人?被历代推崇的大人物,他的子孙再落魄,也不该成为瓜农!”

“还有,孙坚也是大奸大恶之徒!”

“他在董卓之乱时,带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到南阳,杀了南阳太守张咨!”

“不问原因,只为了私利杀害朝廷官员,这不是叛贼的行为吗?”

“更可恨的是,他孙坚进兵洛阳时,私藏传国玉玺!”

“这种悖逆行为,证明孙坚是个不折不扣的国家大贼!”

“……”

这些话传到孙策耳边。

比杀了他还痛苦。

孙坚的黑历史被秦昭一一揭露。

公之于众。

这是孙策最无法忍受的。

秦昭骂孙策自己。

孙策还能忍。

但是骂他死去的父亲。

孙策绝对无法忍受!

“汪汪!”

孙策额头的青筋暴起。

愤怒地说:

“吠叫!你们都在吠什么!”

“来人!给我开门,我要出去宰了这些狂徒!”

听到这话。

程普、黄盖等人立刻抱住孙策。

韩当耐心地劝说:

“主公,冷静!理智点,你必须理智!”

“理智?你要我怎么理智!”

孙策咬牙切齿,恨声道:

“秦昭这小子太过分了!他骂我也就算了,我父亲文台公怎能被他侮辱?”

“太过分了!如果我不杀了他,不报仇,我誓不为人!”

“主公!”

所有的将领都整齐地跪在孙策面前。

然而孙策毫不动摇。

宣称:

“谁敢阻止我出战,我就杀谁!”

孙策在盛怒之下。

就像一头失控的狮子。

让人恐惧不已。

如果周瑜在此。

或许还能劝住孙策。

随即。

孙策调集兵马。

冲出营地。

秦昭见状。

带领玄甲军铁骑迎战。

“杀!”

两军瞬间混战在一起。

不久。

原本气势汹汹的孙策突然意识到不对。

不知何时。

他已经陷入重重包围。

周围全是秦军的铁骑兵。

“撤退!回营!”

孙策打算收兵回营时。

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秦昭的命令。

大量秦军士兵向他逼近。

“保护主公!”

孙策身边的亲卫拼命保护。

试图为孙策杀出一条血路。

但哪有那么容易?

秦昭骑着赤兔马。

手持天龙破城戟。

如入无人之境。

左右冲杀。

像一台绞肉机。

挡在他面前的敌人都被他一一斩落。

孙策大惊。

立即掉头逃跑。

“秦昭小子,尝尝我的戟吧!”

眼看秦昭紧追不舍。

孙策咬紧牙关。

从马鞍旁抽出一把手戟。

朝秦昭掷去。

“叮!”

秦昭眼明手快。

一下就把手戟打偏了。

原本在营寨观战的程普、黄盖、韩当等人连忙带兵杀出。

想要救回孙策。

此时。

淝水方向突然驶来上百艘大小船只。

孙军战船上的弓箭手向秦军射箭。

让秦军猝不及防。

“那是什么?”

“主公,可能是周瑜来了!”

陈庆之在一旁猜测。

眼看孙策即将逃回营寨。

陈庆之决定一不做二不休。

拉弓搭箭。

向孙策射去。

“噗嗤!”

“啊!”

孙策猝不及防。

被陈庆之射出的箭穿透了手臂。

幸好孙策反应迅速。

否则陈庆之这一箭会正中他的心脏。

让他当场丧命!

果然不愧是“三箭定天山”的陈庆之。

箭术确实高超。

秦昭在中军大帐里坐着。

和一群谋士将领商量对策。

周瑜来了合肥。

接着岳飞也来到了战场。

岳飞本打算带两千铁骑袭击历阳。

烧毁孙策的船只。

切断他的退路。

然而周瑜很狡猾。

预先有了防备。

所以岳飞只烧了一些船。

周瑜则放弃历阳。

与孙策在淝水会合。

陈宫皱着眉说:

“主公,周瑜来到淝水,战斗恐怕难以继续了。”

“今天的战斗让孙策吃了苦头,加上周瑜的劝告,估计不管我们怎么挑衅,孙策都不会轻易出战了。”

秦昭突然大笑起来。

“主公,您笑什么呢?”

陈宫疑惑地问。

“我笑孙策无谋,周瑜少智,他们在淝水会合只会自寻死路。

如果我是他们,现在会选择立即过江返回江东,等待时机。”

秦昭平静地说。

“主公英明!”

鲁肃笑着说。

“孙策这次入侵淮南,没有立下任何功劳,白白消耗了兵马和粮草。”

“江东多年战乱,百姓饱受宗贼山越之害,能吃饱饭已是幸运。

我猜孙策、周瑜带来的粮草不多,他们的军队可能很快就会断粮了。”

秦昭指着鲁肃:

“子敬的看法和我不谋而合。”

“传令全军戒备,防止孙策军队过江回江东!”

“遵命!”

在汉末三国时期。

频繁的战乱使民生受到严重损害。

大军出征经常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每个诸侯几乎都经历过。

当然。

之前的袁氏兄弟除外。

袁术残酷征税。

不顾淮南百姓生死;袁绍占领富饶的冀州。

有豪强持续资助。

所以不缺粮草。

尽管这样说。

袁绍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

也不会只准备十万精兵和一万战马与曹操决战。

袁绍在河北的强大势力。

足以集结数十万大军。

“主公,我们的军队缺少战船,如果孙策真的要过江回江东,我们恐怕难以阻止。”

刘伯温提出了实际问题。

孙策选择在淝水边扎营是有原因的。

一旦战况不利。

他可以随时撤退到水军强大的地方。

而秦军只能看着……

秦昭意味深长地说:

“如果孙策逃跑,我并不介意。”

第二天。

孙策依然没逃。

他不听周瑜的劝。

坚持留在这里。

觉得兵多将广的秦昭耗不过他。

比拼粮草多?

孙策真是大错特错!

秦昭趁此机会。

兴致勃勃地来到孙策军营外面。

邀请太史慈出来聊天。

说是“叙旧”。

太史慈没起疑心。

觉得秦昭对他有大恩。

出去见个面也无妨。

于是。

秦昭见到太史慈。

就开始嘘寒问暖。

时不时勾肩搭背。

大笑起来。

这一切被孙策看到。

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孙策心中警铃大作。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

太史慈回到营地。

孙策皱着眉头。

疑惑地问:

“子义,秦昭跟你说了什么?你们以前认识?”

“主公,别多疑,属下在这场战斗之前,并不认识大…秦昭,只是他上次放了我,有救命之恩,属下不敢忘记。”

太史慈摇摇头说:

“这次秦昭找我谈话,我也很奇怪。

他竟然说了一些荤段子…”

“荤段子?真的吗?”

“千真万确!”

太史慈皱眉道:

“主公,我太史慈可以对天发誓,绝无欺骗你的意思。

若有半句谎言,愿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子义别生气,主公只是谨慎小心,他绝对没有怀疑你,只是担心秦昭对你不利。”

旁边的周瑜急忙出来缓和气氛。

然而。

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

迟早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

夜幕降临。

在孙策军营的中军大帐里。

孙策和周瑜正讨论是否撤兵。

周瑜忧心忡忡地说:

“伯符,现在军队的粮草快要用完了,只够维持三天,不能持久作战。”

“依我看,不如暂时撤兵,保存实力,等待局势变化。”

孙策摇头道:

“不行。

公瑾,我们缺粮,难道秦军就不缺粮吗?”

“现在就看谁的粮草更充足了,实在不行,我就让士兵杀马充饥,也要跟秦昭耗到底!”

“伯符,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