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怀疑

换源:

  周瑜第一次觉得孙策如此固执!

怎么就不听劝呢?

周瑜拍了拍大腿。

叹气道:

“伯符,秦昭军队的粮草多少,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听说在庐江郡时,秦昭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很多粮食救济灾民,赢得了淮南和豫章郡人民的心。”

“如果不是粮草充足,秦昭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孙策闻言反驳道:

“公瑾,你错了。

这只能证明秦昭是假仁假义,万一他是故意这样做,有意放出消息来显示他军粮充足呢?”

“徐州是个常年战乱之地,秦昭才统治徐州不到一年,哪里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其实。

周瑜也不相信秦昭真能拿出那么多粮食。

这时。

一个小军官匆忙跑进中军大帐。

向孙策报告:

“主公,刚才秦军用箭射来一封信。”

“信呢?”

“据说那是秦昭亲自写给太史慈将军的信,现在已经到太史慈将军手里了。”

“知道了。”

孙策摆了摆手。

让小军官退下。

随即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身边的周瑜看到孙策这个样子。

疑惑地问:

“伯符,你不会怀疑太史慈跟秦昭私下勾结,打算背叛你吧?”

“不是没有可能。”

孙策低头说:

“太史慈的为人我很清楚,他是个重视信誉的人。”

“但重信誉并不代表忠诚。

之前太史慈被秦昭抓去,当天晚上就被释放回来,手里还多了一把秦昭的佩剑。”

“他们是什么关系,秦昭才会送剑给太史慈?”

“我当时还不愿意相信。

不过,白天发生的事你也看到了,太史慈和秦昭交谈得像老朋友一样,现在又开始通信,我怎能不怀疑?”

“这……”

周瑜也觉得太史慈确实可疑。

“伯符,太史慈是否真的有叛意,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不如先去太史慈那里看看那封亲笔信,再做决定,怎么样?”

“好。”

……

孙策和周瑜一起去找太史慈。

来到他的寝帐。

此时的太史慈正坐在桌边。

看着秦昭写的亲笔信。

皱着眉头。

显得很忧虑。

“子义。”

“主公,公瑾将军,你们怎么来了?”

太史慈赶紧起身迎接孙策。

孙策眯着眼睛说:

“子义,听说秦昭给你写了封信,不知道信在哪?”

“在这里。”

孙策接过信。

看完后不由皱起眉。

信上的字迹工整。

透着书法大家的风采。

但涂改的地方非常多。

孙策只能模糊地看出信中透露的信息。

太史慈的老母亲和家人已被接到广陵居住……

周瑜也看了这封所谓的秦昭亲笔信。

十分惊讶。

“能写出这样字的人肯定是书法高手,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涂改错误呢?”

周瑜感到困惑。

孙策冷笑一声:

“子义,你能告诉我,你家人和令堂是什么时候被接到广陵的吗?为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

“这……”

太史慈一时语塞。

满脸通红。

愤愤不平地说:

“主公,我怎么可能知道?”

“秦昭故意给我这封信,可能是想欺骗主公和我,不可当真!”

孙策听后意味深长地说:

“子义,不是我不信任你,实在是谨慎为上。”

“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

你是孝顺之人,如果令堂被秦昭抓住,你怎么能不为了尽孝,为了保护令堂的安全,听从秦昭的小命呢?”

“你!”

太史慈火冒三丈。

咬牙切齿地说:

“孙策,我太史慈问心无愧,从我归顺你为君主以来,从未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你怎么能怀疑我?”

“只是因为秦昭的一封信吗?”

被太史慈直接叫名字的孙策也生气了。

更加坚信太史慈背叛了他。

于是大声喊道:

“来人!把太史慈抓起来!”

“好!孙策,今天我就和你恩断义绝,太史慈走也!”

太史慈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抢回双戟后。

立刻向孙策发起攻击。

“当!”

孙策连忙拔剑迎战。

太史慈深知自己和孙策的武艺旗鼓相当。

于是没有纠缠。

压制住孙策后。

便逃出帐篷外。

这个突然的变化也让周瑜目瞪口呆。

“伯符,你真的太冲动了!”

周瑜试图劝说孙策。

但此刻。

孙策根本听不进任何劝告。

自从渡江开创基业以来。

孙策一路势如破竹。

赶走了刘繇。

活捉了王朗。

进攻袁术。

无往不利。

从未遇到过挫折。

现在被秦昭一再欺侮。

孙策的性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强烈的对比。

让孙策无法接受。

“杀!”

“杀了太史慈!”

“不许放箭!要活捉太史慈!”

孙策和周瑜下达了完全不同的命令。

这就导致太史慈带着他的旧部。

骑上战马。

直奔营地大门。

话说回来。

太史慈投靠孙策也不过两年时间。

太史慈原本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

到了孙策帐下后。

还被孙策委以重任。

授予兵权。

封为折冲中郎将。

太史慈的手下不少。

他的叛乱在孙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