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见过主公。”刘伯温恭敬地向沈昊行礼。
沈昊立马上前,神色谦逊地拉起刘伯温的双手,说道:“老师,您真是折煞我也。”
刘伯温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立刻双手作揖回应:“基,只是在主公幼时,做了几日启蒙老师而已,哪里算得上是主公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呢?”
沈昊听后,更加紧紧地握住刘伯温的双手,仿佛要将这份感激与敬仰传递给他,语气坚定地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更何况,学生只是称呼了一声老师而已!”
“而且未来,昊希望老师助我!”
“基愿尽自身绵薄之力,助主公完成大业。”
旋即,只见刘伯温以极为隆重的仪式向着沈昊行礼。
沈昊被这突如其来的庄重礼节所震撼,急忙扶住刘伯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是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沈昊动容地说:“老师,您何必如此,我……”
刘伯温微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既然我称您为主公,那您就是我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人。”
“今后,您就叫我伯温吧。”
沈昊听到这里,心中更是感动不已。
他知道刘伯温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他。
虽知道眼前的刘伯温忠诚度满值,但系统同样说过,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
此刻的刘伯温,显然是自己愿意全心全意地站在他这一边的。
“伯温……”
所以,见此一幕,沈昊心中还是很是感动的。
“主公不必多说,对基而言,选择一个好的主公,才可以让我在这个乱世舞台上一展抱负,而主公您就是最好的选择。”
刘伯温相信自己的眼光,他不会看错的,眼前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绝非俗人。
闻言,沈昊脸上立马扬起灿烂地笑容,说道:“哈哈,好,我既得伯温倾心相助,定不负你刘伯温。”
刘伯温看着眼前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微微的鞠了一个躬。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
沈昊准备看看系统空间中的农场有什么?
毕竟现在他虽因系统拥有了七十石粮食,让那不足千人的守城兵吃饱是不成问题了。
可若是有肉食呢?
这些守城兵怕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同时他的声望值也能从这些守城兵的心悦诚服中获得。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系统,农场现在有什么?”
【回宿主,目前有五十头牛,二十只羊,十头猪,五匹马,各三百只鸡鸭鹅。】
“真是太棒了!”
沈昊心中一喜,继续问道:“农场是有专人打理吗?需要我付出些什么?”
【农场有专人负责,需宿主耗费钱财,时间才会持续流动,现世一天,农场一年,所需五十金。】
【目前设置自动扣除钱财,宿主,是否需要更改?】
“不用更改,就这样吧。”沈昊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刚从系统签到中获得了二十万金,一天五十金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足以维持农场将近十年的运营。
沈昊思索片刻,决定先取出一些家禽来改善守城兵的伙食。
沈昊对系统说道:“系统,请取出鸡鸭鹅各两百只。”
【已投放,系统自动合理化,次所已在处理。】
九门县,城墙周围。
此时,在九门县的城墙上,除了少数警戒的守城兵外。
其余人都围坐在城墙下,议论纷纷。
他们平时这个点早已开饭,但今天却迟迟不见送饭的人。
这些守城兵们饿得肚子咕咕叫,心中自然不满。
“军侯大人,该不会是那该死的县令克扣我们的伙食吧?”
一名身材瘦弱的士兵向坐在中间的壮汉林业问道。
汉朝军制,一曲有五百人,下设五屯,一屯百人设立屯长又称百夫长或百将。
一曲的主将为军侯,曲的上面是部,一部五曲,设校尉。
那壮汉名叫林业,正是这九门县内两军侯之一。
闻言,林业不屑地冷哼一声,“哼!”
随即,语气阴冷地说道:“他要是敢克扣,我就敢直接一刀结果了他,打开城门,放门外那些黄巾贼寇入城。”
林业边说便擦拭着手中的长刀,眼中凶芒之色一闪而过。
这段时间,他带领着官兵,在城墙之上,大退了黄巾贼寇十多次的进攻。
但这一个月来,给他们送来的饭食,却越来越差。
他们虽然是这九门县的守城兵,那也是大汉有编制在册的官兵。
黄巾起义之后,大汉朝廷势微。
现在居然连粮饷都要克扣他们了吗?
当官兵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温饱嘛!
若是朝廷连官兵的温饱都无法解决,谁还会当兵,为朝廷卖命。
逼急了他们,大不了一了百了,直接砍了那该死的县令,打开城门,当那黄巾贼寇。
“来了,县令大人来了。”
“放饭了。”
就在这几百官兵心思各异之时,不远处的街道上,一声声地呼喊之声响起。
随后就见城墙四周,四百多名官兵,皆是快速站了起来,靠了过来。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是开饭了!
如今的一众官兵,早就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了。
不一会儿。
便看到县令沈昊,身旁跟着亲卫,抬着几个大缸而来。
看着那已经吃了小半个月的大缸,不少官兵脸上的神色都很是难看。
“该死的,又是这几口破缸,都特么吃了小半了月了。”
“老子天天不是站岗就是训练,就给吃这么点清汤寡水?”
“说不定什么时候黄巾贼寇又要来攻城,咱们吃这些怎么和他们打?”
“唉,有的吃就不错了。”
“是啊,饷银我都不敢想了,能有吃的就不错了。”
“……”
空地上,一时间到处充斥着官兵们的议论声。
被黄巾贼寇围了一个月。
这群官兵早就已经不满了。
之前的时候,他们好歹能够吃个温饱。
如今被围困,没有救援不说,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了。
一天两顿,全都是稀粥。
官兵们大多数都是青壮,本就饭量大。
没有战事的话,还好一些。
打起仗来,只吃这些的话,可能挥舞几下刀枪就没力气了。
听到这些人的议论声,沈昊神色不由严肃起来。
但心里却有些庆幸。
幸亏自己已经解决了粮食危机,要不然,恐怕就要发生哗变了。
沈昊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诸位,最近黄巾贼寇围城,我知道诸位对伙食多有微词。”
官兵们闻言,不由暗自撇了撇嘴。
他们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哪有功夫听他废话?
“但从今日起,我们的伙食将大有改善!”
沈昊继续说道:“不再是单调的稀粥,而是香气扑鼻、营养丰富的米粥!”
“大家尽管放开肚子吃,管饱!”
话音刚落,沈昊一把掀开了大缸上的盖子。
霎时,一股浓郁的饭香扑面而来,仿佛将整个空地都染上了金黄的颜色。
官兵们纷纷围了上来,那诱人的香气让他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缸中的米粥热气腾腾,米粒饱满,色泽诱人,与之前那寡淡无味的稀粥简直是天壤之别。
“香,真的是太香了!”
“这是什么米?为什么光是闻着就这么香?”
“……”
众人摸着嘴角的口水,眼里全是渴望之色。
“大,大人,这,这是我们的伙食?”
“当然,诸位为我九门县抵御黄巾贼寇,我岂能让诸位饿着肚子。”
“从今日起,白粥,肉食尽数管饱!”
说着大手一挥,再次扯开放着鸡肉、鸭肉和鹅肉的大缸。
“什么?还有肉?”
“是鸡肉!”
“还有鸭肉!”
“真的假的?”
“……”
瞬间,官兵们再也顾不得其他,纷纷往有鸡肉的大缸看去。
沈昊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满足与欣慰。
他知道,这些改变不仅能让官兵们吃得饱、吃得好,更能提振士气,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抵抗黄巾贼寇的侵袭。
“各位,请尽情享用,这里的食物,绝对管饱!”沈昊热情洋溢地招呼着众人,他的双眼闪烁着光芒,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亲自为每个人分发食物,那份热忱和关怀仿佛春风拂面,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随着食物的分发,沈昊的脑海中响起了悦耳的提示声。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
这每一个增加的声望值,都代表着他与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信任。
沈昊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这一次,他成功地赢得了大家的心。
守城兵们手捧着热腾腾的白粥,尝了一口后,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们纷纷赞叹道:“这白粥真是美味至极!”
“这香味,简直比我在军侯大人家吃的还要好!”
“好甜啊,没想到一碗白粥也能如此美味!”
“这米是达官显贵才能吃的精粮吧!”
“天呐!这肉居然是放了精盐烧的,这,这也太奢侈了。”
“……”
众人微微震惊。
精盐是什么?
那是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上的。
他们根本买不起,也买不到。
平时吃饭,就用粗盐块装到啥不里,在锅里泡一下。
能吃到点盐味,就已经很好了。
哪像这肉食咸味刚刚好。
品尝着白粥,鸡肉,鸭肉和鹅肉,一时间,众人都满脸享受。
沉浸在白粥的美味口感中。
软糯香甜,味道鲜美。
即使没加任何配菜调料。
也足以吊打这个时代的任何主食。
在场的每个人,至少都干了三四碗。
锅里的白粥很快就见底了。
肉食就更不用说了,比白粥解决的还快。
现在的守城兵想的是,若是真如沈昊所说,天天有这样的伙食,他们定誓死相随。
如今的大汉。
民不聊生,之前的大旱和大疫才过去没多少年。
国弱民穷,普通人不过只能刚刚果腹。
官兵稍强一点,但也只能混个温饱。
像这等白米熬成的粥,他们都没吃过,更何况是各种肉食,一年都吃不了一次。
尤其是肉食中的精盐,更是让众人咂舌。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