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换源:

  “诸位,你们放开了吃,这白粥和肉食管够。”

空地之上,站在大缸一旁的沈昊,口中继续呼喊着。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沈昊的声望值,就再度涨了五百点。

这五百点的声望值,可以兑换不少物品了。

林业在品尝完美食后,满足地放下碗,目光坚定地看着正在分发食物的沈昊。

他深知,这样的待遇并非寻常,于是下定决心走向沈昊。

“大人!”这一声呼唤让沈昊从沉思中惊醒。

林业摇晃着魁梧的身躯,艰难地半跪下来,显然是因为吃得过饱而难以弯腰。

他诚恳地问道:“大人,您如此厚待我们,是否希望我等与城外的黄巾贼寇决一死战?”

突然能吃到这等美味,再林业看来,他认为沈昊提供的美食可能是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所做的准备。

因此,很有可能是沈昊得知黄巾贼寇又要有所行动,为他们准备的最后一餐。

随着林业的话音落下,周围的守城兵们开始议论纷纷。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沈昊的用意,纷纷表示愿意为守卫九门县而战斗。

“为了这顿美味的壮行饭,我们愿意豁出性命!”

“沈大人如此善待我们,我们怎能不全力以赴?”

“这辈子第一次吃得这么满足,为了这份恩情,我愿意去战斗!”

守城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战黄巾贼寇。

沈昊见状,连忙制止了他们:“诸位,请稍安勿躁。”

他看着眼前这些为了一顿饭就愿意付出生命的守城兵,内心充满了感动。

东汉末年,汉人生活之困苦,让人感叹不已。

沈昊站在众人面前,声音略带严肃地说:“各位,我为你们准备这些食物,并非要你们轻率赴死。”

听到这里,原本准备出战的士兵们纷纷停下脚步,露出疑惑的表情。

林业更是惊愕,他知道城中粮食告急,本以为这顿饭是最后的告别。

沈昊看着众人,继续说道:“这些白粥和肉食,是我对大家的真心关怀。”

“你们为了九门县,与黄巾贼寇浴血奋战,我怎能让你们饿着肚子上战场?”

沈昊的话让众人安定了下来,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沈昊的决定表示了理解和感激。

沈昊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林业这几百人若是冲动出击,只会是白白送死,对九门县的防守毫无益处。

半响之后,城墙下方,众人看着沈昊离去的背影,都是不由得懊恼。

“唉,早知道不是最后一餐,就多吃点了。”

“是啊,可惜了,以后吃不到了。”

“那肉食是真的好吃,我把鸡鸭鹅都尝了一遍,早知道就再多吃一点了。”

“算了算了,不要再想了,以后还要继续喝稀粥豆饭呢!”

“是啊,再想那些美味,以后的饭食,估计都要难以下咽了。”

“……”

一阵阵议论声,说出了守城兵对今日饭食的满意,和为没有多吃一点而后悔。

就算是林业,也不由得舔了舔嘴唇。

夕阳西下。

当熟悉的官兵们再次扛着大缸来到城墙下时,一众守城兵打开盖子后,皆是傻眼了!

只见大缸里面,白花花的白粥和肉食,又再一次出现了。

嘶——

又是白粥和肉食?!

沈大人,你还说这不是最后一餐?

三日后。

九门县。

“沈大人,今日还是白粥配肉食吗?”

看到沈昊带着几名官兵,抬着大缸走来,周围的官兵们都面带笑容地围了上来。

短短三天,九门县的官兵们的面容已有了显著的改善。

白粥和肉食的补充让他们原本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身体也更为健壮。

当大缸的盖子被揭开,那股熟悉的米香和肉香弥漫开来,所有官兵都露出了激动之色。

“诸位,请放心。”

沈昊站在空地上,对着众官兵高声说道,“只要我在此一日,便会确保大家有白粥和肉食可吃,且管饱。”

说完,他微笑着吩咐两名亲卫开始分发食物。

随着流程的熟练,官兵们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很快,每个守城的士兵都捧着满满一大碗加了肉食的白粥,坐在空地上享用。

他们边吃边聊,笑声此起彼伏。

“沈大人对我等真是太好了!”

“是啊,我之前还误解了沈大人的用意,真是惭愧。”

“每天吃白粥和肉食,我感觉连诸侯世家也比不过我们。”

“以后我这条命就是沈大人的了,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

短短三天,沈昊在守城兵心中的地位已经无法估量。

在这乱世之中,作为大汉的官兵,谁能够给予他们温饱,他们就会为谁效命。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就连坐在角落的林业,听着众人的议论,也是连连点了点头。

这三天,不仅他麾下的士卒被沈昊的慷慨所征服,就连他自己也被深深打动。

每餐都能吃到白粥和肉食,而且不限量,这种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如同梦境一般。

如果天天能保持这样的伙食,沈昊就算真的起了造反之心,林业也愿意与他生死与共,绝无退缩。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谁有粮,谁就是老大。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声望值 1】

【叮咚,……】

此刻,沈昊站在空地上,耳边不断传来系统提示音的叮咚声,他的嘴角不禁上扬。

经过这三天的努力,通过给这些士卒提供白粥和肉食,他的声望值迅速增长。

短短三天,声望值已经增加了五千多,但沈昊清楚,这还远远不够。

“看来,需要寻找更多的方法来提升声望。”沈昊心想。

现在,城中的粮食短缺问题已得到解决,沈昊也凭借白粥肉食赢得了守城兵的忠诚。

但沈昊知道,仅仅这样还不够。

城外的黄巾军一日不除,他一日无法安心。

当天下午。

沈昊、刘伯温和李存孝三人在九门县县衙后院围坐。

“主公,为何不让某出城去剿灭那些黄巾贼寇?”李存孝问道。

闻言,倒是刘伯温率先开口说道:“存孝啊,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可懂?”

“先生,某当然知道,可这黄巾贼寇,要如何心战?”

刘伯温摇了摇头,轻摇羽扇说道:“主公,进城的流民中必定混入了黄巾贼寇。”

“主公手中有粮,可以从中收编身强力壮者,既能增加城内士兵的数量,又能让黄巾奸细知道城内的伙食。”

“等黄巾奸细知道只要跟着主公,就能餐餐吃饱吃好,那黄巾奸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投诚。”

“等黄巾奸细投诚,自然可以从他们口中得知城外黄巾贼寇的计划,加以利用。”

随着刘伯温的话语一句句道出,沈昊的眼眸越来越亮,不由得感叹道,不亏是能帮助朱元璋一统江山的谋臣,果然名不虚传!

沈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伯温所言行事。”

第二天,城墙下。

“放饭了!”随着一声吆喝,负责轮班的守城兵,顿时兴高采烈的围了过来。

当官兵们带着满载食物的大缸出现时,人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仅仅是看了一眼大缸,上百人便自觉地排起了队伍,等待分发食物。

“大家排好队,每个人都有份,食物充足。”负责分发食物的官兵大声喊道,随后揭开了旁边的大缸。

与此同时。

另一边。

沈昊走在最前面,前往九门县的某个方向。

他身后,林业带领五十名官兵抬着大缸紧随其后。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个临时设立的流民安置区。

“林业,让官兵们打开大缸,你负责从这些流民中挑选身体健壮的人加入军队。”沈昊对林业说道。

林业听后,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立即去执行任务。

这段时间以来,林业因为沈昊提供的充足食物而对他心生感激,对沈昊的命令也是尽心尽力地执行。

看到林业开始行动,沈昊便不再停留,带着亲兵前往县衙。

而在流民营的角落。

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年男子正恶狠狠地盯着沈昊的背影。

“该死,这个狗官身边有官兵保护,我们不好动手。”其中一人低声说道。

“张冬,不要冲动,别忘了我们的任务。”另一人提醒道。

听到任务两个字,被称呼为张冬的壮汉,才咬牙忍了下来。

他们都是城外黄巾军的奸细,趁着之前灾民进城的机会混入了城中。

他们的任务是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让黄巾军进入。

如今城中缺粮。

再等两天,就是他们动手的时刻了。

“发粮食了,有吃的了!”

数百人兴奋地奔走相告,手中捧着盛满了白花花的白粥的破碗,上面还有漂浮着不少肉沫。

这一幕让张冬等人都是愣住了。

“老乡,不知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张冬拉住一个流民问道。

然后就得到了让他膛目结舌的答案。

“沈大人心善,以后我们每日都有一碗白粥和肉食。”流民回答道。

听到这个消息,张冬等人陷入了沉思。随后,他们得到了一个让他们难以置信的回答:“沈大人慈悲为怀,决定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得到一碗白粥和肉食。”

有人兴奋地说:“听说只要愿意参军,每天的白粥和肉食都会管饱呢!”

这些话像是一连串的炸弹在张冬等人耳边炸开,他们完全愣住了。

之前不是听说城里粮食紧缺吗?

这白粥是从哪里来的?

更何况是那些通常只有王侯将相才能享用的肉食,现在居然还能管饱?

张冬身后的一人,听到“管饱”这两个字后,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忍不住开口:“这,这参军肉食就能管饱?”

随后,他偷偷瞄了一眼张冬,低声呢喃:“我,我想参军!”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