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封再现奇策

换源: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就连刘备府邸的后院也透着一丝凉意。

刘封带着几名护卫,在池塘边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父亲他……是什么反应?”刘封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开口询问身旁的护卫。

护卫看着自家公子焦躁不安的模样,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想当初在落凤坡城墙上并肩作战时,公子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如今却像个担心受罚的孩子,着实有趣得紧。

“庞军师和法正先生都对公子的提议赞赏有加,尤其是法正先生,他还特意提起马超在益州名声响亮,认为此事一旦传开,刘璋必定会有所反应。”护卫连忙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刘封闻言,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对了,父亲派了谁去说服马超?”

“禀公子,正如您所料,主公派了李恢先生前往。”

“嗯,辛苦你了。”刘封点点头,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按照原本的轨迹,马超会在明年夏末时节才会正式投奔刘备。如今提前了这么久,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刘封心中也没底。不过,眼下的局势与前世并无太大差异,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真正让刘封感到棘手的,其实是汉中的问题……

“那件事……你打算怎么办?”辛伍的声音在刘封脑海中响起。

“我还没想好,这件事的确不容易处理。”刘封在心中回应道。

在前世,马超因为与张鲁麾下将领不和,最终选择离开汉中,投奔了刘备。

但问题是,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马超都有一房妾室和一个儿子留在汉中,而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庞德。

“唉,无论如何都要把庞德弄到手才行。如今三分天下的大势已定,值得招揽的人才已经不多了。”辛伍有些惋惜地说道。

“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为了马超将军,我也必须把他的家人救出来。”刘封语气坚定地说道。

“为什么?就算不接他的家人过来,马超最终不还是会投奔咱们吗?”辛伍不解地问道。

“问题就出在后面。”

想到马超后来的遭遇,刘封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当初投奔刘备的时候,马超还不到四十岁,正是武将的黄金年龄。

他还记得,马超率军兵临成都城下时,吓得刘璋面如土色,几乎要当场投降。

然而,当马超得知留在汉中的儿子不幸夭折的消息后,便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雄风。

攻破成都,成了马超最后的辉煌。

在那之后,马超便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不仅在汉中之战的首战——下辩之战中败给了曹洪,之后也再无亮眼表现。

虽然刘备看重马超的名声,封他做了左将军,还赐予了他象征意义极强的“假节钺”,但这并没有改变马超的处境。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马超将军的命的确很苦,他的家人屡遭不幸。”刘封感慨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他第一次遭遇不幸,是被韩遂那老小子坑了,对吧?”辛伍问道。

“没错,马超将军在那一次失去了母亲和几个兄弟。后来,曹操在邺城大开杀戒,将马超的父亲和族人两百余口全部杀害。”

“唉,真是惨绝人寰!这么说来,前不久马超的妻儿在冀县被杀,已经是第三次了……”

就连一向没心没肺的辛伍,此时也不禁沉默了。

人生在世,哪怕只经历一次这样的变故,都足以让人精神崩溃,更何况是接连三次?

“后来我听马超将军的堂弟马岱说,马超将军之所以会变成那样,是因为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和家人的缘故。他一心想着复仇,却忽略了身边的人,而留在汉中的那些人,就是他最后的精神支柱。”

自从失去了在汉中的家人后,马超就如同熄灭的火焰一般,再也无法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每每想到这里,刘封都感到无比惋惜。如果马超能够振作起来,他日进军凉州时,必定能成为刘备麾下的一员猛将。

“话说回来,咱们直接去找张鲁,威胁他交人不就行了?张鲁那家伙,根本不足为惧。”辛伍突然说道。

听到辛伍的馊主意,刘封无奈地摇了摇头。

“亏你还能想出这种办法!”

“怎么了?”辛伍不解地问道。

“你昨天也听到了,就算刘璋投降,想要彻底平定益州也需要时间。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了张鲁,曹操很可能会趁虚而入。更何况,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想要强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唉,算了算了,我的脑子和你一样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种事,还是交给聪明人去操心吧。”

虽然辛伍只是随口一说,但却提醒了刘封。

既然已经决定招揽马超,那就没有必要自己一个人绞尽脑汁,完全可以借助他人的智慧。

想到这里,刘封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走,我们去找军师!”

“吓唬吓唬他就行了。”

“啊?”

听到庞统的建议,刘封顿时愣住了。

由于左臂的伤势,庞统的肩膀被绷带固定住,无法自由活动。他本想放声大笑,却牵动了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

“哎哟……”

“军师,您没事吧?”刘封见状,连忙关切地问道。

“哈哈,没事没事,死不了就行!说起来,我还得好好谢谢你呢,要不是你小子,我这条命可就交代在落凤坡了。”庞统指着自己左胸的伤口,笑着说道。

“您说的是哪里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看着眼前谈笑风生的庞统,刘封心中感慨万千。如果不是他及时出手相救,庞统恐怕真的会像历史上那样英年早逝。

“怎么,被我刚才的话吓到了?”庞统笑着问道。

“的确有些意外,如果激怒了张鲁,让他发兵来攻,那可如何是好?”刘封担忧地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张鲁毕竟是益州人,如果我们和他彻底撕破脸皮,很可能会导致益州内部发生动乱。”庞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看着庞统云淡风轻的模样,刘封心中不禁怀疑,他该不会是在耍自己吧?可是,如果真的像辛伍说的那样去威胁张鲁,那又该怎么说呢?

“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庞统接着说道。

“难道张鲁会对我们言听计从?”刘封不解地问道。

“当然不会,不过你之前不是说过吗,张鲁这个人胆小怕事,而且优柔寡断。”

“还请军师明示。”

刘封连忙坐直身子,认真聆听起来。

“当年刘焉去世,刘璋继位后,张鲁便封闭了汉中,公开与刘璋决裂。他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益州内部有不少人对刘璋心怀不满,另一方面也是仗着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称霸一方的野心,只想守着汉中这一亩三分地,做个土皇帝。否则,他也不会放着大好的机会不去扩张势力,反而跑去做了五斗米道的教主。”

“我听说,张鲁在汉中作威作福,俨然一副土皇帝的做派。”刘封说道。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他根本没有进军中原或者益州腹地的打算。”

“可是,他之前不是还帮助马超对抗曹操吗?”刘封不解地问道。

“那是因为曹操主动进攻汉中,张鲁为了自保,才不得不与马超联手。而且,他更倾向于躲在马超背后,让马超冲锋陷阵,自己则坐享其成。”

听完庞统的分析,刘封心中渐渐有了一些头绪。

“原来如此,辛伍那家伙,空有一身蛮力,关键时刻还得靠军师您出马才行啊!”刘封忍不住在心中感叹道。

辛伍原本还想反驳几句,但看到刘封警告的眼神,只好乖乖闭上了嘴巴。

“虽然曹操已经放弃了进攻汉中的计划,但张鲁肯定不会忘记这件事。如果我们再添油加醋,让他相信我们也会对他构成威胁,他必然会方寸大乱,毕竟腹背受敌的滋味可不好受。”庞统笑着说道。

“我们可以告诉他,如果马超投靠了我们,他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刘封补充道。

“哈哈,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庞统抚掌大笑,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既然如此,那我们派谁去一趟汉中呢?法正先生文采出众,不如让他走一趟?”刘封问道。

“不妥,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口才,而在于能否震慑住张鲁。”庞统摇了摇头,否定了刘封的提议。

“那郭中郎如何?他之前在葭萌关与张鲁的人交过手,应该比较了解他们的底细。”

庞统再次摇了摇头。

“依我看,黄忠将军老当益壮,不如让他和魏延将军一同前往,必定能够马到成功。”

庞统依然摇头否定。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刘封一眼,缓缓说道:

“张鲁与益州关系匪浅,最近这段时间,他肯定一直在关注益州的战况。所以,我认为,应该由你亲自走一趟,毕竟你才是这次益州之战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将领。”

“我?可是……我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事情……”

刘封差点就把“我在前世也没有经验”这句话说出口,还好及时刹住了车。

当然,这也得益于辛伍在一旁的怒目圆睁。

“你去最合适不过了。一来,你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张鲁不要与我们为敌。二来,你毕竟是主公的义子,你的承诺更容易让他相信。”

听完庞统的建议,刘封顿时茅塞顿开。

虽然心中多少还有些忐忑,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好,我这就动身前往汉中!”刘封咬了咬牙,坚定地说道。

通往汉中的道路崎岖难行。

刘封一行人从郭俊镇守的葭萌关出发,沿着被称为“马鸣阁道”的栈道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阳平关。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刘封特意带上了辛伍为他准备的大量财物,一路上可谓是步履维艰。

好在刘封身体强健,再加上那些熟悉山路的羌人士兵的帮助,他们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目的地。

“公子,这些财物都是您的吗?”一名羌人士兵好奇地问道。

“当然。”刘封笑着点了点头。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您居然舍得拿出这么多财物!”

刘封在平定益州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获得了数量惊人的赏赐,其中不乏蜀锦、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

这些来自偏远地区的羌人士兵,哪里见过如此阵仗,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之前派去送信的人,可有回复?”刘封转头询问身旁的护卫。

“回禀公子,张鲁在得知您要亲自前来后,便派人前来迎接了,估计很快就会到了。”护卫气喘吁吁地回答道。

就在众人艰难跋涉之时,刘封却像是在欣赏风景一般,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回忆着前世的经历。

他记得,当年他跟随刘备平定益州后,也曾沿着这条路进军汉中,从曹操手中夺取了这块战略要地。

“看来,这段历史又要重演了。”刘封心中暗道。

经过长途跋涉,刘封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汉中的门户——阳平关。此时,一名陌生男子正等候在城门前。

刘封也从未见过此人,但当他看到对方的信息时,立刻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杨昂:【表情】【表情】【表情】【表情】【表情】]

“还好,和我们预料的一样,来的人是杨昂。”辛伍的声音在刘封脑海中响起。

“当初进攻葭萌关的时候,就是他带的队,这次他再次出现,也在情理之中。”刘封在心中回应道。

就在刘封和辛伍暗自得意之时,杨昂却趾高气扬地走到他们面前,用居高临下的语气问道:

“你就是刘封?”

看到杨昂傲慢无礼的态度,刘封冷笑一声,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了剑柄上,一股凌厉的气势瞬间爆发开来。

原本还优哉游哉地坐在马背上的杨昂,顿时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仿佛下一秒,刘封手中的宝剑就会刺穿他的喉咙。他脸色苍白,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就在这时,站在刘封身旁的一名护卫突然上前一步,指着杨昂的鼻子怒斥道:

“大胆!这位可是当朝宜城亭侯、左将军刘备的长子刘封刘公子!还不快快下马行礼!”

杨昂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慌慌张张地翻身下马,对着刘封深深一拜。

虽然他在汉中张鲁手下位高权重,但张鲁也不过是个自封的“师君”,朝廷册封的官职也不过是镇民中郎将、汉中太守罢了。

更何况,眼前这位可是让整个益州闻风丧胆的猛将,就连刘璋麾下那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也纷纷败在他的手下。想到这里,杨昂心中顿时一阵后怕,态度也变得恭敬了许多。

“是在下失礼了。在下杨昂,奉师君之命,特来迎接刘公子。”

“原来是杨祭酒,久仰大名。听说师君只将‘祭酒’一职授予那些精通法术之人,看来师君对您十分器重啊。”

刘封先是客套了几句,然后故作不满地训斥了那名护卫:

“你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呵斥他人?还不快向杨祭酒道歉!”

“是,属下知错了。”护卫连忙低头认错。

虽然这一切都是刘封事先安排好的,但杨昂并不知情。看到刘封如此“平易近人”,他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不过,之前刘封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杀气,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因此在为刘封引路时,他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刘公子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已经在阳平关内为您安排好了住处,请随我来。”

“哈哈,那就有劳杨祭酒了。对了,还有一件事……”

刘封说着,转头示意身后的士兵将一个箱子抬过来。

“我听说,杨祭酒精通占卜之术,师君也经常向您请教。这次我来汉中,特意为您准备了一点薄礼,还请笑纳。”

“这……这是……”

杨昂疑惑地走到箱子前,好奇地打开了箱盖。当他看清箱子里的东西时,双眼顿时放光,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看来,辛伍对杨昂的评价果然没错,这家伙的确是个贪财好利的家伙。

“这些都是给我的?”杨昂指着箱子里的财物,难以置信地问道。

“当然,这只是一点小意思。如果我和师君的会谈能够顺利进行,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到时候,我定当好好感谢杨祭酒的帮助。”

“哈哈,刘公子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杨昂兴奋地说道,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

看到杨昂上钩了,刘封和辛伍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