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柴火噼啪作响,昏黄的火光跳跃着,映照在华佗略显疲惫的脸上。一股淡淡的药香弥漫开来,驱散了夜晚的寒意。他轻轻搅动着药罐里的汤药,思绪却飘到了千里之外的荆州。关羽中毒箭已久,此次旧疾复发,情况定然不容乐观。他必须争分夺秒,尽快赶到荆州。
吴普裹着厚厚的被子,脸色依旧苍白,咳嗽声断断续续。他看着华佗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担忧。他知道师父此行是为了关羽,也明白曹操的霸道和多疑。这一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他不禁为师父的安危担忧起来。
药熬好了,华佗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汤药盛入碗中,端回吴普的房间。“趁热喝了吧。”他将药碗递到吴普手中。
吴普接过药碗,一股暖流从指尖传遍全身。他感激地看了华佗一眼,慢慢地将药喝了下去。喝完药后,吴普感觉舒服了许多,脸色也逐渐恢复了红润。他靠在床头,轻声说道:“多谢师父。”
华佗微微一笑,伸手替他掖了掖被角。“好好休息,明日还要赶路。”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华佗和弟子们便离开了杏花村,继续向荆州进发。一路上,他们昼伏夜出,尽量避开城镇和官道,走的是人迹罕至的小路。
半个月后,“荆州城到了!”子阳指着前方高耸的城墙,兴奋地喊道。
华佗微微颔首,凝视着巍峨的城墙,心中思绪万千。此番前来,他肩负着关羽的性命,责任重大。“吴普,”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大弟子,“你带着通关文牒去与守城士兵交涉,就说我们是来为关将军诊治的。”
“是,师父。”吴普接过华佗递来的文牒,快步走向城门。城门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吴普耐心地排队等候。轮到他时,他毕恭毕敬地将文牒递给守城士兵,并说明了来意。
士兵接过文牒,仔细检查了一番,又抬头打量了吴普和身后的华佗一行人,见他们风尘仆仆,衣着朴素,不似奸细,便问道:“你们真是华佗神医的弟子?”
“正是。”吴普不卑不亢地回答,“家师听闻关将军箭毒复发,特地前来诊治。”
士兵听闻是名医华佗,不敢怠慢,连忙说道:“请稍候,我这就派人去关府通报。”说罢,他叫来一名士兵,让他速速前往关府禀报。
士兵一路疾驰,很快便来到了关府门前。他向守门的家丁说明了来意,家丁不敢耽搁,立刻进去通报。
关平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听闻华佗抵达荆州城外,顿时大喜过望。“快!快将华神医迎入府中!”他激动地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他快步走到府门前,亲自策马赶往城门。
此时,吴普和华佗一行人仍在城门口等候。吴普不时抬头看向城内,心中焦急万分。师父此行是为了救治关羽,一刻也不能耽搁。
远处,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关平。他来到城门前,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华佗面前,拱手施礼:“晚生关平,拜见华神医!一路辛苦了!”他目光炯炯,语气真诚。
华佗连忙回礼:“关将军客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他仔细打量着关平,见他器宇轩昂,举止得体,心中暗暗赞许。
“神医请,我已经备好了马车,请神医移步府中。”关平侧身示意,做了个“请”的手势。
华佗微微颔首,跟着关平上了马车。弟子们也纷纷上车,跟随其后。
马车一路疾驰,很快便来到了关府。关平将华佗一行人迎入府中,安排他们在客房稍作休息,并吩咐下人准备丰盛的酒菜。
“神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先休息片刻,待用过晚膳后再为家父诊治。”关平对华佗说道。
华佗点点头,“也好,老夫也需要准备一下。”
晚膳过后,关平带着华佗来到了关羽的卧房。关羽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他的右臂缠着厚厚的绷带,隐隐可见渗出的血迹。
华佗上前仔细查看了关羽的伤势,面色凝重。他伸手轻轻按压关羽的伤口周围,关羽疼得眉头紧锁,发出一声闷哼。
“毒已深入骨髓。”华佗收回手,语气沉重,“必须刮骨疗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