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征

换源:

  军营中,气氛紧张而肃穆,士兵们整齐列队,等待着出征的命令。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一场家庭纷争却意外上演。

“好啊,赵康,你还敢来见我!你个小没良心的,你就是这么答应我的事是吧!啊!”

面对自己二姐的质问,赵康默不作声,不是他不想狡辩,而是这种情况下是讲不了道理的。

他越是辩解只会让误会越是加深,倒不如就定定地站在这里,让赵曦把自己心中的情绪发泄完毕,然后再上前安慰。

赵曦的情绪逐渐发泄完毕,眼中的愤怒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失望,她可以理解赵康的所作所为,无需对方向她解释。

但她依旧感到了失望,并不是因为赵康不允许自己参战,而是赵康的隐瞒让他感到了失望。

看见二姐的怨气消退,赵康这才缓缓上前,轻声安慰道:“二姐此行危险,事关重大,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等到这次出征归来,我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此刻赵曦心中纵是有所不满,但也清楚此刻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了。

她深吸一口气,长呼而出,扭转视线望向了整齐划一的大军,看了一这支军队的雄风,满意的笑了笑,随后对着赵康说道:“活着回来,白城的担子还等着你来扛呢。”

赵康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好不容易甩出去的担子如今又要回到了自己肩上,他也是无奈地笑了笑。

随后,林武作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看赵康已经处理完家务,便对全军下令:“出征!”

龙城大军出征之日,整个城市仿佛都为之震动。

浩浩荡荡的队伍整齐有序地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士兵们精神抖擞,步伐坚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士气。

城外围观的民众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震撼,他们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随着大军的行进,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民众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将士们壮行。

他们有的欢呼,有的惊喜,有人不知从哪里取来的鲜花洒向街道。

“看那是世子大人,还有赵王与林将军!”有眼尖的百姓认出了车上的赵康等人,激动地指着他们呼喊着。

“看那孟将军也在!”又有人补充道。

百姓们的目光被坐在车上的赵康等人吸引。

在人群中,有许多懵懂之年的少女看着赵康,眼中闪烁着崇拜与倾慕的光芒。

“我若是可以被世子大人纳妾该多好啊。”一个少女憧憬地说道。

“做你的梦去吧,世子大人和世子夫人恩爱无比,人家郎才女貌,哪有你什么事。”旁边的少女打趣道。

“我就是想想嘛。”先前的少女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但她的目光仍然不自觉地追随着赵康的身影。

此刻,龙关之外,气氛紧张而肃穆。

十三城的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整齐地列队在广袤的平原之上。

放眼望去,这三十万大军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黑色海洋,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迫感。

军阵之中,领头的是南漠五城的将领,名叫刘渊。

他身材高大威猛,五官立体深邃,头发微黄,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刘渊取了汉名,但他的相貌却透露出非汉人的特征,这是南漠五城多年来与当地异族交融的结果。

南漠五城建立之初,便是与当地的异族共同携手创建。

百余年的时间里,两个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

这种深度的民族融合,也使得像刘渊这样的异族人士能够坐上联军总指挥的重要位置。

只是,在南漠五城里,他刘渊的话就是权威,无人敢不听,看现在坐在联军总指挥的位置上刘渊却颇感头痛。

除去他带来的十万人,区域的二十万人就由北方八城构成,这些人心中各有各的算计,而且部队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士兵拿着农忙用的柴刀就上了战场。

现在大军真正朝着龙关前进,他个人是很抗拒这个决定,龙关地势险要,进退只有一条道路,而且战场宽度狭窄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大军展开。

关于龙城军队他也有所耳闻,对方貌似掌握一种叫做火器的妖术,百步之外就可取人性命,若是再被敌人占据地利恐怕此行会颗粒无收。

但是即便是意识到了这些,他也没办法改变联军的进军路线。

就连这只路线也已经是在作战会议上双方扯皮许久才定下来的。

比起良好的计策,对于一支军队更重要的是纪律性与执行力,哪怕他自己有更好的主意,但是为了意见的同意他还是不能站出来临阵变卦。

他望向这三十万大军,不由感慨:“与这些虫豸共事岂能成事,竖子不堪与谋”

手底下的亲卫听见他的牢骚,连忙提醒他:“刘将军,您可得慎言啊。这里人多嘈杂,说不定你刚才的话就被旁人听去,到时候他们暗地里给您使绊子。”

刘渊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他愤愤地说道:“就让他们去,我看他们敢不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畏与自信,仿佛对任何潜在的威胁都无所畏惧。

他的自信源于他的实力和手底下的十万精锐大军。

虽然他无法实质性地掌握全军,但联军统帅这个位置,又有谁敢轻易坐上来?又有谁能坐得稳呢?

在联军组建之时,虽然各方势力表面上平等,但军内的地位实际上还是要看实力和战功。

他刘渊的底气,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手底下这支训练有素的大军。他甚至想把这个位置让出去,看看那群软蛋有没有能力坐得稳。

这种想法或许与他们南漠人的性格有关。

南漠环境恶劣,五座城市紧围着五处绿洲建立,这种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南漠人彪悍的民风。

他们自然看不起北边那些生活在水土丰盛、环境优美的人。

这种地域性的偏见,就如同西境人都觉得中州人是软蛋一样,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