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是条必经路,李卫东在去年年末就有了念头,想搞个涵盖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产品设计再到品牌推广的一条龙模式。
这种模式一旦成熟,几乎稳操胜券,就像后来的娃哈哈、康师傅那些大集团一样,能有一争高下的实力。
晚上大家一块儿吃了饭,杜琪峰吃完,大概八点多,就急匆匆地继续忙碌去了。李卫东也不清楚他是对未来满怀期待,还是用工作来麻醉自己,反正这些都不重要了。
回程路上,李卫东买了不少玩具和地方特色小吃,回酒店给李锦华打了个电话,然后就沉沉睡去了。
张玉凤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些天听了李卫东谈了许多未来的规划,总觉得像是梦幻一般。他这样大举借债,不说赢面多大,万一输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这数字简直不敢想,但这些天她听到的全都是好消息,李卫东每天都能带来新希望,张玉凤亲眼见证着他的商业帝国一步步向前挺进。
若非在国外学过经济和商业管理,她恐怕已经被这个自信满满的男人迷得神魂颠倒了。
可她用专业知识一分析,发现其中处处是风险,他就是在刀刃上舞蹈!
明天回去后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张玉凤这两天一直在想,自己是否该在李卫东身边多留几天。她和一些长辈讨论过,他们对李卫东评价颇高,什么经验丰富、审时度势、善于借力使力等等。
张玉凤自己总结李卫东,就是个不知羞耻的人,为了赚钱可以放下脸面,时常嬉笑怒骂,显得吊儿郎当,其实是为了掩饰真实意图,给人一副无害的假象,而假象背后隐藏着狠厉的獠牙。
已近深夜两点,张玉凤依然无法入眠,反复翻身,坐起靠在床头,自言自语道:“要不要多待几天?感觉这个人也没啥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李卫东收拾好行李,整理了一个大箱子,搭酒店的车前往机场。中午十一点多落地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工厂。
这二十多天里经历了多少波折,连李卫东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工厂变得更加规范,员工进出都穿工作服,厂门口也硬化了,墙上还刷了标语。
“李总回来啦?”一个人迎了上来,李卫东觉得不太熟,但对方热情地帮他提行李,厂里人多了,不乏拍马屁的。
“高总在吗?”李卫东走到财务室门口问。
“在开会,今天周一,厂里刚做了消防演练。”
“李经理在吗?”李卫东又问。
“李经理出差了,这几天应该在东北,那边刚签了合同,高总派了六人小组过去接管。您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对方自信满满地说,“您可能不认识我,我现在是财务部总监,李经理不在时,厂里的财务状况由我全权负责,我是李总的徒弟……”
李卫东听出对方的自我介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连忙打断:“给她十五万,现在就办。”
“十五万?”张玉凤急了,这一趟提心吊胆,差点把小命丢了,拉着行李箱喊:“当初明明说好的三十万!”
“那天晚上你拉着我胳膊说的就是十五万。”李卫东没好气地说:“想想,别墅区那晚,你是不是说了?”
“我……我……”张玉凤气得直瞪眼,冷笑一声:“三十万,少一分都不行。”
周围不少员工,李卫东一进厂就有人注意到张玉凤,窃窃私语,说老总身后跟着的美女是谁。
现在张玉凤讨钱,还要三十万,还这样说,让人浮想联翩。大家都互相看看,虽然心中八卦之火熊熊,但没人敢问,都低着头避开视线。
他们也理解,男人嘛,有了钱就容易松裤带。
“李总,这钱给不给啊?”
“不给。”李卫东说完拉着行李箱往自己办公室走去。
“你不给我不走,哪有这样砍一半的!”张玉凤紧跟其后,嘴巴不停。
众人见李卫东离开,都围过来想打听消息,周总监清了清喉咙:“别乱说啊,都忙着去,知道吗?”
办公室里,张玉凤怒目而视,冲李卫东吼道:“你怎么能这样?”
“你自己说的,当初亲口说的。”
我当时吓得裤子都湿了,别说减半,就算一分钱不给,我也只能点头答应。这段时间我跟你东奔西跑,动用了多少人脉。“张玉凤伸出手指着他,气得直喘粗气。
李卫东坐下来,瞅着桌上堆着的文件直发愁,现在能用嘴皮子解决的事,绝不多掏一分钱,能省则省。
“给三十万也成啊!“李卫东抽出一张纸,抓起笔埋头苦写了一会,说:“这是一张三十万的借条,明年这时候,你拿着来找我拿钱。“
“正好,我拿去找女人。“
“你……你真是不知羞耻啊!“
李卫东不理她,低头扫了一眼文件,都是各地建厂的原始资料,该签名的地方得签上!
白原市的“美滋味”食品原料加工厂已经全面投产,并且近期打算扩大规模,员工人数将增至七百多,到时不仅能供应本地,还能供给河北新建的工厂。
今年开年以来,生产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已经深入挖掘,覆盖全省六市二十七县,月利润增长到三百多万。
李卫东翻阅着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粗略估计,“美滋味”在本省的利润上限大约在五百万左右,年利润约六千万,食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能达到百分之十二。
这个占有率惊人,以后最火的食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也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三。有这样的高占有率,完全是因为当地食品企业稀缺,市场产品种类单一,就像现在的电视剧,播一部火一部,并非制作比未来的好,而是因为就这么一部。
一个省一年六千万的纯利润,李卫东如果把十六个厂全建起来,也算得上一方富豪了。
六个厂占地总共一万一千四百亩,几乎快达到每厂两千亩,李卫东对这种圈地规模毫不惊讶,现在地皮根本不值钱。
六个地方总共获得了低息、免息贷款共计八千九百万,大部分被列为专款专用,不能提现,只能通过银行转账,有的地方甚至还规定了必须把钱花在指定的几家建筑公司上。
将近九千万的资金,前期建几个厂子绰绰有余。李卫东看了眼非专款的约一千六百万,用来购置大型生产线是足够的。
房门被人轻轻敲了敲,高志伟出现在门口,李卫东抬头道:“进来吧!“
高志伟进门瞧见张玉凤鼓着腮帮子坐着,心里有点犯嘀咕,但也听说两人似乎闹了矛盾。
“李总,您直接来厂里了?“
“坐吧,先把厂里的事处理了。“李卫东翻动着文件问:“生产线联系得如何了?怎么没见到相关的单据?“
“这。“高志伟抽出个信封,放到桌上。
“高志伟,你自己看着办吧,事情办成了,但钱不能给。“张玉凤没好气地说。
高志伟一脸为难地看着李卫东。
“她要三十万,说要一半。“
“三十万?“高志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看向张玉凤:“不是说好三万的吗?“
“三万是三万的状况,你问他这段时间发生了多少事,我差点就没命了。“张玉凤回想起那个晚上,脸上仍显露出后怕。
高志伟知道事情棘手,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危险,惊讶地说:“怎么会这样?李总你不是说只是点小麻烦吗?“
“对啊,小麻烦,我又没缺胳膊少腿的。当时她喊的是,少了就给一半。“李卫东怕高志伟夹在中间难堪,合上了文件夹说:“行行行,三十万,让财务走账。“
张玉凤盯着他说:“三十万解决不了问题。“
高志伟起身走过去,悄声说:“我和李总商量一下,你要多少?“
“我要三百万!“
“多少?“高志伟音量提高了好几倍。
就连李卫东也被震惊到了,睁大眼睛看着她,说:“你是连一分钱都不想要了?“
张玉凤确实不想要钱了,就在刚刚那一刻,她心里有了决定,她想留下。这么多年学习的经济理论和商业规则,在实战上却不熟悉,而她认为李卫东恰恰相反,这个人有着丰富的商界实践经验。
“不给我就不走了。“张玉凤索性耍起了无赖,反正这段时间跟着李卫东也学了不少。
“你找的那位啊!”李卫东冲着高志伟说:“价值三百万的千金小姐。”
高志伟有点犯难,可是一瞅张玉凤似乎没那么恼火,更像是故意找个借口,再瞧瞧李卫东,他刚才也隐约听见了些闲言碎语,眼下见到这情况,似乎心里有了数。
“你们之间的事儿,你们自己解决吧。”
“这……”李卫东颇感无奈,眼下的时间紧迫,只能先把这个事儿放一边,问道:“财务报表呢?”
“嗯,还有人事报表。”高志伟打开文件夹。
李卫东点点头,签了字,翻到后面有几个不认识的人,眉头微皱:“这几个人不是咱们厂的吧?”
“这四位是最近应聘的,挺有能力的一个人……”
“行了!”李卫东抬手打断了他的话:“那边厂长的人选我已经物色好了,事情也交待给他了。”
“哦?”高志伟一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点头:“李总在那边有熟人啊?”
“刚认识的,我觉得他挺能干的。对了,李经理什么时候回来?”李卫东疑惑道:“那个财务总监是怎么回事?”
“那个人算是李总的学生,这段时间也辞职了,对内部财务很熟悉,就是给个头衔,李经理目前管理这些分厂,刚开始,忙得团团转。”
李卫东点点头:“厂里的事我就不多插手了,生产线的事情一定要安排妥当,那些临时租用的工厂基本上都已经布置好了,赶紧让生产线入驻,尽早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