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志,你这幅墨宝请让给我,我收藏了!”
娄半城喜滋滋地说道,不管这个林清扬出不出名,但字是写得真好!
“哈哈,娄董不嫌弃的话,请随意好了。”
二人来到茶桌,娄半城亲自泡起茶来。
“林同志,你也是来巧了,刚好送来点武夷山岩茶,你请品尝下。”
林清扬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端起茶杯,轻嗅了一下,“香气馥郁,岩韵明显,确是岩茶!”
又小小喝了一口,说道:“入口甜美、汤水柔顺、甘甜、细腻,口感醇和,圆顺爽滑,满口生津,好茶,我有口福了。”
娄半城双眼发光,他现在有七成确信,这个林清扬是富贵之家出身,与自己是一类人,不过是隐于乡野、藏器于身罢了。
这种人必定对时局有独到见解,或者是有高人指点!
但一想他的父母情况,又有些不对,心里又翻了个个,始终不解,却不好多问。
见林清扬始终不说正题,娄半城只好开口问道:“林同志,那天你所说的话,能详细讲讲么?”
林清扬点点头,说道:“娄董,朝代更迭时易世变了,原来的老经验没用了,趁着还能走,赶紧走吧,留下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我知道您会说,建国前就支援了许多物资,但那没用。”
娄半城眉头皱起,眼神闪烁道:“我还将娄记钢铁厂交给公家运营,也不行?”
林清扬摇摇头,说道:“钢铁厂上交,您是吃了亏,但您得这样想,权利更迭之下,没有全部没收已经万幸了,对不对?”
娄半城低头想了想,要是像小日子和光头党那样,直接剥夺,自己也只能无奈承受。
“林同志,要是你会怎么做?”
“哈哈,娄董您不舍得,也是人之常情,但重要的是看长远啦!”
娄半城不太明白,疑惑地问道:“长远?什么意思?还请解惑!”
“那我就班门弄斧,讲的不对请娄董理解,首先得说它是穷人的政党,是开了历史先河的。
以前几千年的王朝变幻,不过是换了一桌人吃饭而已。
但今天的政府不同,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而你们是被做主的。
所以,你们的财产乃至生命,都由他们做主,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说的娄半城毛骨悚然,吓住汗来,不敢相信地在嘴里喃喃道:“这个,这个……”
林清扬喝了一杯茶水,又给娄半城和自己倒上,继续说道:“这么多穷人需要安置吧,要吃要喝,要工作要住房吧,政府它一定不会让抱薪者冻毙于风雪的吧!
那么东西从哪里来?
您也知道,光头党带走太多的东西,留下了什么呢?
讲到这,您该明白了吧?”
娄半城两眼失神,大脑里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这是危言耸听,吓唬你的,别信;一个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林清扬没打搅娄半城的思考,自己在品尝这顶级岩茶。
据说岩茶的作用与功效很多,说可以提神醒脑、清热解暑、消炎杀菌,甚至能减肥瘦身、延缓衰老、明目护齿什么的。
反正前世自己没资格喝,也不知道真假,但确实好喝。
娄半城沉吟良久,回过神来,也喝了一杯茶。
林清扬起身道,“娄董,打搅良久,我还有事,就告辞了。”
娄半城连忙阻拦,劝道:“林同志,可不能走,今天就请在寒舍吃餐便饭。”
林清扬心想,我今天这番话已经石破天惊了,你能安心招待我才见鬼了,至少得有十天半个月才能缓过神。
“娄董,今天我还有事,改天再说。”
娄半城看留不住,自己心神也有些恍惚,也就作罢,无奈将人送至门口。
林清扬停下脚步,转身说道:“皆是人间惆怅客,岂有岁月可回头!娄董保重!”
看着林清扬远去的背影,娄半城久久没回神。
娄谭氏在身侧问道:“老爷,那位林同志说的那句话什么意思呀?”
娄半城没有转头,机械地回答道:“在无知的时期做了选择,在知道的时候承担后果,拿最好的时间换最深刻的教训,那就回不了头了。”
说完,娄半城就清醒过来,交代道,“今天的事不能外说,也不要提这位林同志来过咱家。”
出了娄公馆,林清扬骑车来到前门大街,今天打算买些白酒存着。
比如说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陕西西凤酒。
(四大名酒是在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名酒。在这里提前说出来了)
据说茅台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汾酒有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泸州曲酒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凤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哈哈,这个谁也不知道时间真假,听听就行。
在前门大街找了很久,买到的酒不多,只有个几十瓶子。
但在“同丰”酒铺却打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在北新桥雍和宫大街报恩寺胡同口外的恒聚永酒店,有不少酒买。
(在那时的京城,酒铺是以卖酒为主,不提供酒菜的。卖菜的酒铺,叫做大酒缸。)
林清扬一听,这不离南锣鼓巷不远嘛,于是骑车来到恒聚永酒店。
进去一看,发现与“同丰”酒铺一样,也是论两买。
林清扬心想,怕是这里也买不到多少,但既然来了,鼻子底下是嘴,问问就得了。
伙计一听要的量大,还是要好酒,立马找到掌柜。
掌柜问道:“同志,你要买多少酒?”
林清扬回答道:“掌柜,我家呢有个酒窖,就想存点酒,留着以后喝。
但我想要点好酒,像汾酒、西凤酒、泸州曲酒和茅台,如果有呢,来个三五坛子都行。”
掌柜客气地说道:“那您请进里边,咱们里边谈。”
进到酒庄后庭,看到屋里摆着整整齐齐的酒坛子,边上挂着牌子,标明酒名、产地。
掌柜道:“同志,您说的几种酒,我这都有,但不能多卖,可以各让三坛子,行不?”
林清扬当即说道:“行,就按掌柜说的来。我现在给定金,今晚上来拉,可以不?”
掌柜也痛快,立马说道:“可以,就晚上八点吧。这样,您先来挑好。”
林清扬跟着掌柜来到地下酒窖。
下到酒窖,温度立马低了二十度,里面的凉爽与外面的酷热像是两个世界。
“咦!”
林清扬发现有不少瓶装酒,上面商标写着“成义烧坊回沙茅酒”。
“掌柜的,这些是什么酒?”
掌柜过来一看,说道:“这是贵州茅台镇产的,是解放前成义烧房酿的酒。
但现在不是改成茅台了嘛,所以,这酒很少人要了。”
林清扬心里挺高兴的,竟然有这样的运气,见到了茅台酒的前身,自己可得收藏起来。
过几十年,在大家以喝茅台为荣时,自己拿出茅台他爹,那太有话题和面子啦!
“掌柜,您给介绍介绍,好的话,我也收藏点。”
掌柜一听很开心,能把这些积压的酒卖了,多出流动资金,还能腾出地来好存放其它酒。
“行啊,同志爱听我就白乎白乎,这茅台酒前身是贵州茅台镇上三家烧坊。
分别是始建于1862年的‘成义烧房’和始建于1879年‘荣和烧房’,到1929年,又有一家‘恒兴烧坊’。
出的酒名字叫某某烧房‘回沙茅酒’,但大家为了区分,就对应三家老板的姓氏,一般人将三种酒区分为‘华茅’、‘王茅’、‘赖茅’。
不过呢,三种酒传统工艺一年只能一酿,还要经过五年的窖藏。
所以呀出酒少价格高,你像成义酒,每瓶售价半个银元,荣和酒最贵,每瓶2个银元。
到了1949年,还被定为国宴用酒。
去年也就是1950年开始,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接管和赎买方式,将成义、荣和和恒兴三家私营烧坊国有化,成立了国营贵州茅台酒厂。”
林清扬这下知道了茅台酒的来历,想想后世的茅台酒,成了一般人喝不到也喝不起的国酒,也是喝的假酒中最多的酒。
以后,自己可是能随便喝到,还能喝更早的酒,心里涌起一丝自豪。
“行,掌柜的,这些酒你给个实在价,合适我就包圆了。”
“那好啊,林同志,我先让人统计下多少,再来定价,成不成?”
林清扬笑了笑,回道,“掌柜的,那是应该的,我可以等会。”
………
“林同志,12坛360斤酒,加136瓶回沙茅酒,992元。”
(找不到建国初期成义酒价格具体的历史数据,有知道的请告之,我立即添加上去。)
“掌柜的,我给大黄鱼行不?”
“可以的,林同志,大黄鱼官方价950元,就算992块,成不?”
林清扬点点头,这是个中间数字,大家都方便,点头道:“成,不过,今后这些酒继续给我留着。”
这算什么条件嘛?掌柜心里高兴,忙不迭的点头道:“好说,以后一定给留上,三个月后你再来一趟就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