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波才,你怎么看!

换源:

  “咯咯——”

张禅儿咯咯一笑,笑嘻嘻地望着张百仁,见他和其他士卒那样拘束,不觉有些无趣。

转身正要离开,却听张百仁突然开口问道。

“你……你怎么会来这里?”

“咦?”张禅儿闻言,诧异转身,微微歪着头望着张百仁,疑惑地说道。

“我跟我二伯来的呀,二伯在帐内和你们渠帅商议军事呢,我觉得太无趣,就出来走走咯……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

望着张禅儿那美丽可爱的脸庞,张百仁犹豫一下,说道。

“……你还记得么,奇变偶不变……”

张百仁结结巴巴地将把上辈子的暗号说了一遍,直说地张禅儿满脸的莫名其妙。

“奇变?这是什么?偶不变!是符咒吗?”

张禅儿歪着脑袋看了张百仁半天,忽然咯咯笑道。

“你很有趣呢……和营内其他的士卒不一样,你叫什么?”

她……她不是?

张百仁愕然地张了张嘴,见对方根本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他的心中涌起无比的失望。

原以为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乱世的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同命相连的人。

却没想到那只是自己美好的愿望……

“嘿,你这木头疙瘩,跟你说话呢!”

张禅儿柳眉倒竖,气鼓鼓地瞪着张百仁。

张百仁一愣,随即慌忙道。

“我……我叫张百仁,姑娘有何吩咐?”

“哦?你也姓张啊!”

张禅儿闻言,俏脸之上顿时浮现一抹笑意,嘻嘻笑道。

“有趣的名字!我记住你了,张百仁。”

她摆了摆手,转身欲行,口中还嘀咕着。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不然二伯又要唠叨个不停……”

张百仁望着她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手中端着陶碗,心中五味杂陈。

一旦了解到张禅儿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人后。

张百仁原本火热的心早已凉却了一半。

不过对方那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笑靥,却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人公将军张梁的女儿,张禅儿……

而与此同时,在黄巾大营帅帐之内,气氛却是一片凝重。

张宝与波才之间却爆发了意见上的冲突。

张宝端坐帅座,面容严厉,目光如炬,直视着下方的波才。

“波才,两个月前,我兄大贤良师与你等约定期限一同举兵,一同举兵。命你率军沿途北上,与他汇合,共挥师雒阳。”

“如今整整两个月过去,你却仍然逗留颍川……此事暂且不说。

张宝的声音沉稳有力,字字如锤,敲打在波才的心头。

“我本不想插手你军中事务,但是今日却不得不说……我到你营中已有三日,对吧?

在这三日中,你每日仅仅叫部下督建营寨,却对长社毫无进取之意。”

“波才,你莫非是存心怠慢,想要拥兵自重?”

张宝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深深的质疑!

帅帐之内,众人文言顿时皆噤若寒蝉。

望着坐在帅座上的张宝露出严厉逼人的目光,波才抱拳恭谨地说道。

“张将军息怒,末将并非怠慢,只是……”

他话未说完,却被张宝挥手打断。

“只是什么?波才,我黄巾起义,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你身为将领,当以大局为重!”

波才心生凛然,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抱拳道:

“地公将军明鉴,我自从与大贤良师约定,于颍阳起事,期间攻占大小城县无数,不敢有半点怠慢之心。

话语一顿,接着说道。

只是那昏君派遣了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前来堵截,是故未能如期与大贤良师汇兵一处。

皇甫嵩、朱儁二人,乃朝中老将,烂熟兵法于心,又兼行事谨慎。

波才无能,为顾全部下安危,只能徐徐而进……”

张宝闻言,眼中凶光一闪,冷声道:“这么说,是我错怪你咯?”

“不敢当!”

见张宝眼中凶光质疑不断,波才皱了皱眉,抱拳说道。

“听闻大贤良师在广宗与卢值交兵,形势紧迫,波才亦是心急如焚,奈何长社仍然屯有重病。

若是波才挥军北上,颍川其余各地黄巾弟兄势必会受官军胁迫。

再者,皇甫嵩若是趁我挥军北上之际,率军随后掩杀,只恐我军有覆灭之险……”

“哦?是么?”

张宝冷哼一声,淡淡说道。

“那么依你之见呢?”

只见波才眼中精芒一闪,沉声说道。

“长社不除,我颍川黄巾如锋芒在背,坐卧不安。”

“依我之见,唯有拔掉皇甫嵩与朱儁这两颗朝廷爪牙!方能解我颍川黄巾之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