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敢于向敌人亮剑,想办法干鬼子一炮!

换源:

  【面容沾满硝烟的两名战士并肩而立,李云龙伸手指向一处山包】

【“那是鬼子的指挥部,你的炮得着吗?】

【微胖点的王承柱接过望远镜看过去,用拇指比了比距离:“距离太远,超出射程了】

【李云龙手撑着旁边石头,“帐篷里是小鬼子的司令部,故意把帐篷设在咱射程外”】

【李云龙也不废话,直接问:“怎么样?想办法干他一炮!”】

【仔细看了看距离,王承柱道:“团长,向前推进五百米,准行!”】

【一座泛着冰冷金属光泽的迫击炮出现,黝黑的炮口朝向敌人,随时能轰出炮弹】

在光幕里的画面亮起,崇祯看见那座迫击炮时,据睁大了眼睛。

他恨不能用目光,将这座终于能彻底窥清全貌的大炮,一一扫过。

最好是能够再将它牢牢记在脑海里。

“这迫击炮,看上去就觉得威力惊人。”

崇祯紧紧盯着迫击炮,嘴里忍不住咂舌。

他还是头回真真切切,如此近距离地看清迫击炮上的每一个零件。

越是观看,崇祯越是能够感受到,从这座大炮上传来的可怖气息。

那冰冷的金属外壳,都透着股死亡的冷肃。

巨大的压迫力都随着迫击炮的出现,向靶场上的君臣三人倾泻而下。

崇祯单手背在身后,抬头牢牢看着光幕。

直面这战争杀气带来的震慑力。

他这会却顾不上了,他转过头去,正想叫工部尚书快快记下来。

毕竟,能够如此清晰地展现迫击炮的机会可不多。

准确而言,崇祯至今为止,只遇见这一回。

不过,不用等他去提醒。

工部尚书就自己问宫人借了纸笔。

他随意找了个木头桩子,就蹲在旁边,眼睛盯着天幕,手里却是一刻不停。

见状,崇祯放心地回头继续盯着天幕瞧,看得他愈发惊叹起来。

这迫击炮,看起来可比鸦片战争时的那些大炮。

而且,崇祯敏锐地发现,这迫击炮的体积并不大,只是远远望去显得惊人罢了。

这个发现让崇祯愈发高兴。

“这个迫击炮,务必要记录下来,尽快研制出来。”

体积小,就意味着将士行动的时候方便运输。

随时都能掏出迫击炮来,把敌人轰个对穿。

工部尚书正伏低身,拼命临摹着天幕上的迫击炮。

听了崇祯的命令,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工部尚书对这迫击炮,同样心动不已。

“陛下放心,臣必然全力研制!”

崇祯转回身去,同时注意到了李云龙话中的称呼。

鬼子?

这分明是对倭国人的称呼。

这下,崇祯还有哪里不明白的?

光幕里的这一战,又是打倭国人的。

回想起过去光幕里,一次次在倭军枪下挣扎的面孔,崇祯面色难看起来。

看来,后世对华夏威胁最大的就是倭国了。

按照天幕里看到的,这倭国都快将华夏灭亡了。

崇祯长长叹出一口气,眼睛不愿意从光幕上挪开。

他实在是想知道,华夏最终有没有打赢。

若是打赢,那华夏的危机就迎刃而解了。

若是没有赢……

崇祯目光中露出几分沉痛,仿佛眼睛已经预见了那一幕。

若是没有赢,只怕后世真的没有华夏了。

崇祯此时甚至是有些迫切地想知道。

华夏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

大明洪武位面。

“这小子不错!够果决,够魄力!”

朱元璋眼神全落在了天幕上,准确来说,是落在了李云龙身上。

那股子敢作敢当的魄力和气势,着实是招人喜欢。

能有这种魄力,这小子绝对不是普通人。

朱元璋咂了咂嘴,可惜了这样一个人才。

要是李云龙能够为大明所用,那该多好?

然而朱元璋也只能是白日做梦,想一想了。

不过,大明的臣子,尤其是武将,都没几个是善茬。

各个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将,在战火洗礼里快速成长。

个顶个的,没一个差的。

故而朱元璋羡慕归羡慕,还是转头瞥了眼努力的李云龙身上。

倒是没有因此多生出什么事端来。

不过,想来这一战后,那李云龙也该名扬天下,升职加薪了。

这般想着的朱元璋,抬头时,冷不丁看到的这一幕,叫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李云龙违反纪律后,被罚到了被服厂当厂长】

【李云龙惊愕地道:“降职倒没什么,哪怕让我当个连长呢,居然当我到被服厂,当什么狗屁厂长?”】

朱元璋满头满脸都是困惑,“被服厂厂长?”

他要是没有推测错的话,这被服厂应该是间制造衣服的地方吧。

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战士,居然被扔去被服厂?

做出这个安排的人,脑袋是不是锈透了?

哪怕是违反了军纪,惩罚的办法这么多,何至于把人扔到什么被服厂里去。

就在朱元璋忍不住大骂时,天幕里李云龙局势再一次发生变化。

【李云龙被掉了回去,担任二师师长,负责统率独立团】

【山间小路上,一队人走入,李云龙带着几人人迎了上去】

【李云龙乐得哈哈笑,“赵政委,好久不见,有什么想要问的?”】

【“我代表二师全体指战员,欢迎你来华野担任政委工作,有什么缺点错误还请赵政委批评指正”】

朱元璋脸色和缓了许多。

“这还差不多,这种人才,放在服装厂里蹉跎的话,朕都要怀疑他们到底还要不要打仗。”

下方蓝玉摸着胡子,注意力倒是放在了新出现的这队人身上。

神色间还是颇为不解的模样。

“那李云龙迎接的那个人,赵政委,政委是什么工作?”

居然劳动李云龙亲自出来接,看起来来头还挺大的。

可蓝玉从未听说过政委这一职。

高座上,朱元璋琢磨了下。

那李云龙声称,让赵政委批评指正工作。

这状态,倒有点像是让赵政委还指导军队里的思想。

刚琢磨出这个念头,朱元璋自个就给愣住了。

指导军队的思想?

一支军队,还要有个职位来指导思想?

这是不是太小题大作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